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自身免疫性糖尿病(AID)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的,由T细胞介导的胰岛β细胞选择性破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最近研究发现瘦素可与胰岛β细胞、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可能在AID自身免疫损伤中的多个环节上发挥重要作用,因其具体机制非常复杂,并存在不少不明之处。叉头蛋白是FOX蛋白家族成员之一,主要表于CD+CD25+T细胞,参与体内免疫系统的调节,尤其可影响CD+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发育和功能。AID患者体内CD+CD25+T细胞减少,诱导叉头蛋白3的表达或过度转CD+CD25+T细胞,有可能预防AID。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立过度训练大鼠模型,探讨大豆多肽对过度训练大鼠肠道免疫功能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过度训练组和大豆多肽干预组,9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小肠组织SOD、MDA和SIgA的含量以及小肠CD4+T、CD8+T细胞数量。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过度训练组大鼠小肠组织中sIgA含量、CD4+T细胞数量、CD4+/CD8+比值显著下降,小肠CD8+T细胞数量显著升高;且小肠中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与过度训练组相比,SPI干预组大鼠虽然小肠组织中sIgA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CD4+T细胞数量、CD4+T/CD8+T的比值显著升高,CD8+T细胞的数量显著降低;且小肠SOD活性显著升高,小肠MDA含量显著降低。得出结论:过度训练组大鼠小肠SIgA含量降低和脂质过氧化产物增多,是过度训练导致肠道免疫功能降低的主要机制。补充SPI后,过度训练大鼠小肠组织CD4+T与CD8+T的数量得到改善且自由基清除能力增强,可能是补充SPI防止过度训练大鼠肠道免疫功能下降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浆一氧化碳(CO)的变化及CO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高脂膳食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过程中,分别给大鼠以每天60 min和120 min的游泳训练,8周后检测血浆CO和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结果:在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浆CO和cGMP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60 min和120 min的游泳训练组血浆CO和cGMP含量较动脉粥样硬化组明显降低(P<0.05),游泳训练两组之间组血浆CO和cGMP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CO的变化与cGMP的变化成正相关(相关系数r=0.78)。结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浆CO和cGMP含量升高,有氧运动可使升高的血浆CO和cGMP含量降低,CO-cGMP途径可能是CO发挥效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采用放免分析法及氧化酶法对大鼠负重游泳至力竭状态时血清胰岛素(Ins)及血糖(BG)水平进行测定,同时利用免疫组化PAP法分别显示其胰岛Ins-和IAPP-(胰岛淀粉样多肽)免疫反应细胞,通过图像分析方法对实验组及对照组大鼠胰岛免疫反应细胞的面积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力竭状态下大鼠血清Ins↓BG↑(P<0.01)。这种变化是由于胰岛B细胞释放Ins受到抑制所致。同时发现,以往认为从B细胞相伴释放的Ins与IAPP的分泌并非完全一致。认为其差异乃是由于B细胞内存在着IAPP/Ins不同比例的分泌颗粒随机体的能量代谢需要而释放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有氧运动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中血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 AS)发生发展中,血浆中一氧化碳( CO)和环磷酸鸟苷( cGMP)的变化,寻找CO发挥作用的机制,为有氧运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Sprague-Dawley健康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G);高脂肪膳食致动脉粥样硬化组(ASG);高脂肪膳食+60min分钟有氧运动组(EG),每组各10只,EG组有氧运动8周。检测8周前后各组血脂TC、TG、LDL、HDL、VLDL指标,及血浆中CO和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显微观察主动脉切片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EG组TC、TG、LDL、VLDL较ASG组明显降低(P<0.05),HDL较ASG组明显升高(P<0.05)。 EG组可见内膜细胞增生、灶性脱落,中膜平滑肌细胞排列相比ASG组有规律,平整有光泽。平滑肌细胞增生、钙化范围及程度明显少于ASG组。 ASG组血浆中CO和cGMP含量明显高于CG组(P<0.05),而EG血浆中CO和cGMP含量明显低于ASG组。血浆中CO的变化和cGMP的变化成正相关(r=0.84)。结论:在高脂肪膳食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血浆中CO和cGMP含量升高,有氧运动可降低升高的CO和cGMP含量;CO-cGMP结合途径可能是CO发挥效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力竭运动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实验小白鼠进行每天5个小时力竭游泳训练,连续7天。测定训练组和对照组T细胞转化试验和白细胞促凝血活性(LPCA),用大肠杆菌、志贺福氏杆菌灌胃,用肺炎链球菌涂抹口、鼻、咽部。结果显示,力竭运动后,训练组T细胞转化率和LPCA活性水平较对照组降低,训练组细菌感染率高于对照组。提示运动员过度训练可能降低肌体的免疫功能,增加感染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运动量及年龄因素对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有关运动后淋巴细胞对丝裂原的增殖反应性变化 ,在运动与免疫研究领域有许多矛盾的报道 ,通过研究不同运动及年龄因素对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变化 ,结果表明 :力竭游泳使淋巴细胞对 L PS的增殖反应减低 ,因此可能会损害与 B细胞相联系的免疫功能。力竭游泳似乎对 T细胞的转化活性影响尚不确定 ,与运动量有关 ,亦与实验对象的年龄有关 ;不同运动量的运动对 T细胞转化的影响不同 ,似乎运动对 T细胞转化的影响缺乏渐变性。脾细胞比肠淋巴结细胞对 Con A诱导的增殖反应强烈 ,但二者的变化趋势相同 (r =0 .75 ,P <0 .0 1)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ApoE基因缺陷小鼠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有氧运动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及运动对血浆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浆L-精氨酸(L-arginine,L-Arg)与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dimethlarginine,ADMA)比值的影响,以探讨NO及其底物L-Arg在运动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ApoE基因缺陷小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和运动组(游泳运动,2 h/次,5次/周,共10周),分别测定粥样斑块面积,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中NO水平,利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血清中ADMA与L-Arg的水平,另对血清肌酐和肾脏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小鼠斑块面积显著减小40%(P<0.01),小鼠血浆NO水平升高15倍(P<0.01),L-Arg/ADMA比值显著升高10%(P<0.05)。结论:有氧运动使血浆L-Arg/ADMA比值升高,促进L-Arg的利用,NO合成增多,可能是运动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研究旨在探讨一次不同抗阻训练方案对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迁移和凋亡的影响。通过实验法15名无训练经历的健康青年男性分别进行一次以促进肌肉肥大(H-RT组,方案:70%1RM,10RM,3组,组间间歇1.5 min)和以改善肌肉耐力(E-RT组,方案:60%1RM,15RM,3组,组间间歇1 min)为目的的抗阻训练方案。并于训练前、训练后即刻、训练后2 h和24 h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表面标志物CX3CR1和annexin V表达量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迁移和凋亡(用阳性表达率表示)。得出以下数据:(1)CD4+T细胞在H-RT组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24 h,annexin V和CX3CR1阳性表达率显著性升高(P<0.05)。E-RT组annexin V阳性表达率在运动后即刻降低(P<0.05),24 h显著性升高(P<0.05);CX3CR1阳性表达率仅在运动后即刻升高(P<0.05)。(2)CD8+T细胞在H-RT组和E-RT组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24 h,annexin V和CX3CR1阳性表达率均显著性升高(P<0.05)。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CD4+T淋巴细胞亚群对于急性抗阻训练的免疫反应存在运动方案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观察力竭运动应激后对小鼠脾脏T、B淋巴细胞钾离子通道表达的差异性,探讨力竭运动应激对T、B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复制小鼠力竭模型后从脾脏中分离出T、B淋巴细胞,测定淋巴细胞转化功能,溶血空斑形成实验,流式细胞仪T淋巴细胞周期和分型,RT-PCR、Western blot测小鼠脾脏T、B细胞Kv1.3的表达。结果: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Kv1.3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Kv1.3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力竭运动应激小鼠T淋巴细胞功能受抑制(P<0.05),B淋巴细胞功能未受到明显影响(P>0.05)。结论:力竭运动应激导致小鼠脾脏T、B淋巴细胞Kv1.3 mRNA和蛋白质表达呈现差异性,进而影响淋巴细胞功能,提示力竭运动应激条件下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可能与钾通道有关,为进一步研究运动应激导致免疫抑制的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运动和脂蛋白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体内所含的脂蛋白有四种类型,其中,低密度脂蛋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冠心病最主要的脂蛋白,而高密度脂蛋白则可以大大降低二者的危险性.运动可以通过影响脂蛋白前体以及脂蛋白亚组分水平,来提高机体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体内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对扬子鳄(Alligator smensis)、蝮蛇(Agkistrodon blomhoffii brevicaudus stejneger)、多疣壁虎(Gekkojaponicus)外周血液中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这三种爬行动物单核细胞中都有少量嗜天青颗粒存在.扬子鳄单核细胞中嗜天青颗粒较粗大,多疣壁虎、蝮蛇单核细胞中嗜天青颗粒较小.在扬子鳄、蝮蛇外周血中观察到两种不同发育状态的单核细胞,显示单核细胞是在外周血液中完成其发育过程,且在成熟过程中胞核、胞质及嗜天青颗粒呈现动态变化.还对三种爬行动物淋巴细胞超微结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显示,淋巴细胞具有高度特化和高度保守性.  相似文献   

13.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胱硫醚-r-裂解酶/硫化氢(CSE/H2S)系统的变化以及有氧运动对该系统的影响.方法:以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SD大鼠16只做为动物模型,随机分为M组(运动组)每天游泳运动30分钟持续8周(n=8),和不做运动组N(n=8).同时设正常对照组C( n = 8) ,给予普通饲料喂养.然后取静脉血和主动脉组织,分别用沉淀漂浮酶联法、和去蛋白法测定各实验组血中 TC、 TG、 LDL、 HDL、H2S含量,用亚甲基蓝法主动脉组织中诱导型胱硫醚-r-裂解酶的活性.结果:8周末与对照组比较,发现模型组M、N血脂水平明显升高,血浆中H2S含量下降,CSE 活性减少,与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4.
动脉粥样硬化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疾病,因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尚无有效防治措施.大量研究证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血液粘稠度增高之间的密切关系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但其具体机制有待阐明.综述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在国际上颇受关注的蛋白质同型半胱氨酸化.围绕抗氧化酶、内质网蛋白、凝血因子、低密度脂蛋白,以及与钙信号有关的蛋白被同型半胱氨酸化的研究发现,从同型半胱氨酸及其衍生物同型半胱氨酸巯基内酯对蛋白质的共价修饰反应,到使分子结构与理化性质发生改变的生化机制,阐述了这种修饰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研究对胸腺细胞发育具有正性调节的作用的转录因子TCF-1和负性调节作用的Nur77在6周递增负荷运动的应答性特征,探讨长期运动影响胸腺细胞发育的调节机制。方法:1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训练6周,每周6次,每天30 min。分别于第02、、46、周末利用IHC、WB及FQ-RT-PCR技术测定安静状态、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 h胸腺TCF-1、Nur77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TCF-1和Nur77呈现几乎相反的应答性变化:1)TCF-1:对负荷初次应答时运动前后没有明显变化;第2周末和第四周末运动后明显降低,恢复3 h升高,呈"V"型应答曲线;第6周末,则在运动后持续下降。其mRNA应答趋势与其蛋白表达相一致。2)Nur77:第0、2、4周末呈现倒"V"型变化,第6周则持续上升。其mRNA应答趋势与其蛋白表达相一致。结论:随着递增负荷运动的进程,TCF-1及其mR-NA总体水平越来越低,且越来越难以恢复,表明对胸腺细胞发育的正性调节作用越来越弱;Nur77及其mR-NA总体水平越来越高,恢复也越来越难,表明对胸腺细胞的负性调节作用越来越强。这应该是胸腺细胞受长期递增负荷运动影响,胸腺细胞发育受阻且功能逐步下降的重要调节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与运动对血管内皮功能的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主要原因是血管内皮一氧化氮(NO)的释放量减少而失去了NO的血管保护作用。研究表明,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和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患高血压大鼠、肥胖大鼠、糖尿病大鼠,都有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运动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7.
运动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细胞凋亡的研究是运动科学中一个较新的领域.近年来,运动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对运动与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淋巴细胞、肝细胞凋亡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运动引发细胞凋亡的机制进行了探讨,但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差异,关于运动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还需要更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不同氧分压环境之间进行间歇性暴露,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高原富氧间歇性暴露组(E组),高原对照组(C-H组)和平原对照组(C-L组)。连续暴露14 d,每日12 h,检测小鼠免疫器官指数、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和C-反映蛋白(CRP)水平。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