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学术期刊几大评价体系推出的核心期刊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具有明确的、客观的和可量化的作用。但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核心期刊只能作为评价科研成果学术水平的参考工具。合理利用核心期刊评价科研成果时必须通过运用综合评价、建立面向科研评价的学术期刊分级体系、注重同行评议、注意核心期刊表的动态性和适用性、推行论文成果代表作制、合理确定教学效果和论文的权重、建立科研绩效考核的监督和举报机制等措施加以改进,最终使科研成果的评价更趋合理、公正。  相似文献   

2.
科学论文是科学研究活动的主要产出形式,它记录着科技人员在进行科研活动中形成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科学论文能否发表取决于论文本身对该学科领域现状及其发展有无贡献及贡献大小。科学论文的发表为其价值的体现提供了可能。对科学论文质量进行评估就是分析论文内容的价值所在。通过它不但可以反映刊登论文的期刊质量,而且可以评价论文作者的科研水平及对科学技术发展所做的贡献。一般来说,论文价值的大小除与论文本身因素有关外,还与其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有关。本文试图通过讨论评价科学论文质量的方法来说明评价科学论文的作用与意义。1.科学论文发表前的质量评估科学论文发表前一般采用同行评议方法进行质量评估。1.1同行评议过程同行评议方式主要是发生在论文成文后,发表前对论文的讨论及投稿后的“三审”过程中。该方法是期刊论文质量前期控制的一种手段,是编者选择优秀稿件的有效措施。(1)单位公议单位公议是指作者所在单位的领导或同事对论文的讨论。为防止论文作者署名和内容数据失实问题及保密失当问题的发生,期刊编者应采用在论文投稿前经单位公议的方法,对论文进行核实完善,这样既有利于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也有利于活跃本单位的学术气氛。(2)三审制度审稿制度是以控制...  相似文献   

3.
在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质量论文数量不断增长,如何吸引更多的高质量原创性论文发表在国内期刊,以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和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为基础,分析近10年来,我国高质量原创性论文的产出和分布特点。研究发现:近10年来我国原创性科研成果不断增加,国内期刊承载量不断提升,高质量原创性论文作者以高校为主,国际合作对高质量原创性论文的产出有促进作用。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本文提出通过继续强化政策引导、推动基础学科领域期刊做精做强、加强国际合作和提升期刊运营水平等途径来吸引更多的高质量原创性论文发表在国内期刊,为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论核心期刊作用的异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核心期刊的异化,说到底,是学术浮躁的表现和结果,人们,尤其是科研管理部门不愿意花时间去客观地评研论文,而是简便地以发表论文期刊的水平来代表论文的水平。核心期刊本身并没有错,在图书情报领域,它对于馆藏结构的优化有着重要意义。至于后来它被人用于其他领域,这是连核心期刊的研制者都始料未及的。  相似文献   

5.
学术期刊与论文评价关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期刊作为发表学术论文的主要载体,对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然而,当今学术期刊与学术论文的关系常常被异化,对期刊的评价等同于对论文的评价,而对论文本身的评价也直接影响着期刊的评价.面对这一状况,应正确认识学术期刊在学术论文评价上的功能,贯彻好同行评议制度、严格审稿制度和编辑学术把关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期刊学术载体的作用,为学术繁荣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科研论文本应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因为科研论文来源于科研成果,而科研成果更多是通过国家财政资金培育出来的.目前,受价值观念以及科研评价制度的导向影响,大量优秀的科研论文流向国际英文学术期刊,国家投入大量财政资金创办英文学术期刊,中文学术期刊发表的科研论文呈脱离实际、不接地气的发展趋势,学界的风气愈发浮躁和功利,科研论文难以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起到应有的支撑作用,与之对应的是,科研评价制度难以对科研行为起到应有的引导作用.文章尝试分析这些现象的形成逻辑,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论用期刊影响因子评价论文作者的逻辑前提与局限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勇 《编辑学报》2007,19(2):152-153
目前,用期刊的影响因子取代论文的实际引用次数来评价作者或科研成果,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从影响因子的概念、应用于评价的前提条件和其局限性等方面入手,分析采用期刊影响因子来评价论文作者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合理地将影响因子作为科研绩效评价工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论用期刊影响因子评价论文作者的逻辑前提与局限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勇 《编辑学报》2006,18(6):464-465
目前,用期刊的影响因子取代论文的实际引用次数来评价作者或科研成果,是一个争议的问题.从影响因子的概念、应用于评价的前提条件和其局限性等方面入手,分析采用期刊影响因子来评价论文作者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合理地将影响因子作为科研绩效评价工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刘磊 《出版广角》2016,(13):45-47
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涉及论文作者、学术期刊及责任编辑的版权问题。论文作者的版权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其一旦与期刊签订版权转让协议,也会受到相应的法律约束;学术期刊属于汇编作品,期刊的版权受到法律保护;责任编辑在汇编过程中付出了智力劳动,应该享有责任编辑署名权。期刊社只有处理好作者、期刊以及责任编辑之间的版权关系,才可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投稿指南     
本刊为中国期刊方阵期刊,是当代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重要核心学术期刊之一。本刊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坚守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并重的宗旨,秉持学术规范与同行评审精神,努力为读者奉献高品质的学术、文化产品。本刊与德国的《LIBRI》(SSCI刊)、日本的《図书馆界》等国际性学术期刊签订合作协议,在本刊发表的研究论文将有机会被推荐到这些期刊上发表。欢迎广大作者不吝赐稿!1栏目指南  相似文献   

11.
投稿指南     
本刊为中国期刊方阵期刊,是当代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重要核心学术期刊之一。本刊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坚守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并重的宗旨,秉持学术规范与同行评审精神,努力为读者奉献高品质的学术、文化产品。本刊与德国的《LIBRI》(SSCI刊)、日本的《圖书馆界》等国际性学术期刊签订合作协议,在本刊发表的研究论文将有机会被推荐到这些期刊上发表。欢迎广大作者不吝赐稿!  相似文献   

12.
科学杂志的未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科学论文肯定还将长期存在,因为如果只进行研究而不发表结果,投入的时间和金钱就不能产生效益,不少人把科学杂志仅仅看作是论文的合订本,这样科学杂志是否还将长期存在,便不象科学论文那样肯定,然而,一项由学术与专业学会出版商协会(Association of Learned and Professional Society Publishers,ALPSP)完成的研究表明,科学论文的潜在作者十分看重期刊的声望,影响因子和同行评议的质量,优秀的期刊还汇聚有关领域的研究兴趣,推进着学科的进步,日趋明郎的是,电子数据库或者电子期刊将难以替代印刷版期刊,这不仅因为作者喜见自己的作品刊在高质量的期刊上,而且还因为电子产品在长期保存方面的许多问题,这些以及有关细节将予讨论。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我国高校最近13年中文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数量的变化趋势.从中国知网获取数据,采用文献计量法分析高校在2008-2020年中文学术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变化趋势,从期刊评价体系、期刊整改政策、优化学术环境政策、破除"五唯"等四个维度进行分析,找出高校期刊论文数量持续下降的原因.研究发现,中文学术期刊论文数量逐年减少和这四个维度有关,作者针对此现象提出改善科研考核制度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期刊并列第一作者论文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晓丽 《编辑学报》2010,22(6):487-489
对国内外3个期刊数据库中的并列第一作者论文从学科分布、年代分布和期刊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并列第一作者是国外期刊比较常见的一种署名方式,尤其是在高影响力期刊和某些科研领域。与国外相比,我国期刊中这类论文较少,且标注方式比较混乱。认为应鼓励科研人员进行科研合作,并以并列第一作者署名方式发表论文。还提出了防范不端署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创造知识,并应用理论成果解决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将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上可以让更多的国际同行了解我国最新的科研成果,为我国获得更多的国际影响力,所以在过去二十多年里SCI论文成为我国科研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这种科研评价导向下,我国学者发表的国际论文数量已居世界第一位,而大量来自国内同行的引用使得我国国际论文的被引量排名世界第二。本文提取1990至2015年Web of Science论文及其引文的数据,分析不同国家、不同学科在国家层次的自引情况,并在不同国家、不同学科之间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排除国内同行的自引后,我国国际论文的真实国际影响力仍然有限,除了临床医学和物理等少数学科外,其他学科仍然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6.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科研档案是在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中形成的科研纪实史料,科研成果和论文发表既体现了疾控科研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又反映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整体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红河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自2001年12月成立13年来,获州级以上科研奖项及在国内专业期刊发表论文进行统计和分析,旨在了解中心在疾病预防与控制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为逐步建立和形成多学科综合发展的科学  相似文献   

17.
以"高等教育""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和"中国文学"三个学科领域为案例,考察非CSSCI来源期刊中高影响力论文的分布状况。研究结果显示:非CSSCI来源期刊中存在一定比例的高影响力论文;不同学科高影响力论文的期刊分布比例有较大差异;非CSSCI来源期刊应尝试分析高影响力论文,并努力刊发有潜力的论文。学界、期刊界、评价界、教育界、科研管理界和作者在重视CSSC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的同时,应十分关注非CSSCI来源期刊等的生存与发展,促进各类型期刊的协调发展,回归学术期刊在及时传播学术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方面原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统计了2008—2013年广东省10所高校图书馆在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从论文年代、核心期刊分布、多产作者、关键词分析、基金支持等方面分析了该地区的科研成果总量情况及其对比,进而提出高校图书馆提高科研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政府对科技投入的增加,科研评价已然成为科技战略管理的重要工具。在微观层面,对研究人员的评价,目前许多研究机构不仅仅关注论文数,也关注论文发表期刊的质量。在实际操作中,从时间和经济条件考虑,大样本的学术期刊评价常常要参照定量指标,如期刊的h指标。虽然该指标学术意义重大,但本研究指出h指标本质问题之一在于:h核选取标准的局部性使得应用它进行期刊分类或排名时缺乏可比性,导致基于h指标的期刊评价方法有理论上的缺陷。针对该问题,本研究提出构造全局性的期刊h指标(Gh指标和Ghadj指标),并在实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Ghadj指标的期刊影响力等级划分新方法,即Lj分类法。通过案例研究与其他期刊评价结果相比,发现Lj期刊分类结果与英国运筹学协会的专家意见更为接近,且更具有实际操作意义。该研究可为科技管理提供学术期刊评价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期刊数据库并列第一作者发表论文的检索,以及与外文期刊相应作者形式发表论文的对比,对我国并列第一作者发表论文的情况进行了调研.认为"并列第一作者"是作者的合法权益,随着科研合作的深入,应该接受并提高其发表比例.文中提出了编辑与编辑部正确处理该类论文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