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历时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学中"情爱"一直是比较隐讳的体裁,只有当情爱的文学话语和时代的主流价值取向保持一致时才具有合法性,它的价值和意义必须与时代的文化理想达成一致;从共时的角度来看,本文通过现代性的手法来论证"革命加恋爱"模式产生的原因,通过一系列典型文本的实例及分析,揭示出"革命加恋爱"小说中所蕴含的现代性特征,并从中国现代性追求道路的转型中探求"革命加恋爱"模式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李清照从本体论的角度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理论。所谓"别是一家",意指词是与诗不同的一种独立的抒情文体。词作只有保持自身独立的文体特征,才能不被诗所代替,在文学之林中占有独立的地位。如果说诗词同源从渊源的角度提高了词体的地位,那么,李清照则是从词的本体论出发,进一步确立了词体独立的文学地位。  相似文献   

3.
诗的本质是"气"。而"气"的实质为"力",形式为"流"。现实生活与主体精神交汇而成"气"。"气"由诗人个体调节而组织成诗,进而构成诗的特殊的时空。诗的目的、评价与创造,全由"气"从根本上决定了。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国家利益出发进行了民族主义的政治文化转向,在这一背景下,延安开展了文艺"民族形式"运动。对"五四"新文艺重新评价成为"民族形式"论争的焦点,是形成文艺"民族形式"论争思潮的关键因素。对"五四"新文学重新评价的深层根源在于中国文学民族化与现代化的先天悖论,在于文学所属意识形态发生转变的政治历史需求。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父亲"作为传统、权威、生命和文化本原的象征,始终是文学无法回避的主题。先锋派作家余华,通过"无父""渎父"和"弑父"的方式,颠覆了"父亲"这一传统、权威、生命和文化本源的代表,也使他的小说叙事具有了后现代性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气"是中国传统文论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一个文学批评范畴,它包含着中国人对文学、艺术以及审美的独特体验。曹丕首开"文气"论,孟子哲学体系中又以"养气"之说为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理论对后世影响颇深。试图就"文气"论与"养气"论加以展开,探求疏通二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荷花淀"派是当代文学中以孙犁为代表作家的,反映京、津、冀地区农村生活情趣的文学流派。活跃于20世纪50年代,正式定名于1980年在河北举办的"荷花淀"派座谈会上。学界对"荷花淀"派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是否具有存在意义一直争论不休。本文受杨义先生《流派研究的方法论及其当代价值》一文启发,从流派研究的方法论出发对"荷花淀"派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流派进行了理论考证。  相似文献   

8.
作为20世纪80年代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廖辉英特别关注婚恋小说中的两性关系及男女形象塑造。其笔下大量出现的"失势男人"和觉醒女人的形象,传达了作者对性别议题的深层思考。"失势男人"解构了男权中心文化主宰下的男性形象,对女性的觉醒起到了反面启蒙的作用,并为女性的主体建构提供了某种可能性。透过作者塑造的这两类人物形象,可以看到廖辉英为探索一种合理的两性关系所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流浪"是文学世界中一个古老而又历久弥新的母题,以"流浪"为母题的文学作品贯穿整个文学史。在中外文学史的舞台上"活跃"着许多"流浪者",而"流浪儿童"是在"流浪"母题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个次母题。中国的"流浪儿童"母题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而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流浪儿童"文学使流浪儿童文学走向成熟并最终定型。这一时期的"流浪儿童"文学有着特定的叙述模式,并以独特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屹立于文学史之林。  相似文献   

10.
"非常规"物理实验的特点决定其从开展教学所选用课程资源的来源和所体现的实验教育取向两个方面可以充分实现"生活化取向",使物理教育中的这一不公平现象得到有效缓解。从微观层面上来说,把体现"生活化取向"的"非常规"物理实验教学与体现"学院化取向"的利用厂制实验仪器开展的实验教学相互结合,能给学生提供更加立体、全面的物理教学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微观层面上的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1.
"兼爱"思想是墨家思想的精髓,至今仍然放射出璀璨的光芒。"兼爱"的伦理涵义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层次:感情层次和利益层次。感情层次就是要求人们相互地、平等地、普遍地爱;利益层次就是爱时必须给对方以利益,使对方在爱中得到利益。"博爱"是基督教教义中的重要思想,它要求人们彼此相爱,爱一切人。"兼爱"与"博爱"有两点是相通的:一是认为人生来都是平等的,大家应该彼此相爱:二是认为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知恩图报是人的一种本性,你爱别人,别人就会加倍地爱你。墨家的"兼爱"思想的人性基础与基督教是相同的,因此把它作为构建现代社会普遍伦理的文化资源,容易被西方社会所接受。  相似文献   

12.
魏晋与晚明是两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孤傲嵇康与狂痴李贽最有代表性。他们有共同的士人心态:才高气豪、狂放不羁、厌弃仕宦、离经叛道、置纲常礼法于不顾,分别以"师心谴论"与"别出手眼"的方式放胆为文,以特立独行的人格激烈反抗与批判虚伪的"礼法"社会。为统治者所不容,为世俗小人所不忍;从而因名祸起,因文字而致罪。他们的死,既是个人的悲剧,又是时代的悲剧,值得去反思。  相似文献   

13.
试论太极拳运动的精、气、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极拳作为内家拳种,注重在演练中精、气、神与动作协调一致。从理解内涵、把握特点、形神兼备的角度对太极拳精、气、神的外现与修炼进行阐释,并分别就太极拳对精、气、神的内炼功效进行研究,最后指出太极拳运动精、气、神的内炼与外现是矛盾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莎菲》不能用简单的“道德主题”或“女权主义”概括,在爱情故事的背后,是乱世中先觉者以“边缘意识”自守,在庸俗与空虚的双重诱惑中拒绝沉沦、抵死挣扎的心灵历程.这一“深层结构”才是这篇小说的真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5.
新的教育观念是培养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工具。培养活生生的人的方法有激活人的生命力、活跃课堂气氛、解放学生思想、活学活用、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等。  相似文献   

16.
当刘翔以12s91的最快速度取了2004年稚典奥运会的110m栏金牌后,“刘翔现象”就在神州大地轰然兴起。当刘翔及其教练“被迫”打算出国训练时,人们才开始意识到这种中国式的“后奥运虚耗”已经对金牌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这种“后奥运虚耗”现象已到了需要有关方面加以规范、引导的地步。期望能为减轻中国“后奥运虚耗”的不良影响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夸蛾氏"--"蚂蚁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语文教材选录的《愚公移山》中的“夸蛾氏”都作“夸娥氏” ,属于无本改字。《愚公移山》的故事原出《列子·汤问》 ,其原文是“夸蛾氏”。在该文中 ,“蛾”与“娥”音义俱不相通。“夸蛾”即大蚂蚁。蚂蚁搬山 ,完全符合《愚公移山》的寓意。根据民俗学的研究 ,万物皆有神灵 ,“蚂蚁神”作为大力神的代表确实恰如其分。《愚公移山》神话故事中的“夸蛾氏”就是“蚂蚁神”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材城市化倾向"已经从一个边界明晰的事实概念扩大为一个多方参与的舆论"事件"。其间不仅包含着人们对教育公平理想的追寻、对城市文明"先进性"隐喻的曲折表达,更隐藏着人们对乡村文明日渐远去的缅怀、对农村教育日益被城市教育边缘化的忧患。  相似文献   

19.
“体育大国”“体育强国”与“体育中国”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中国"理念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认为,在我国确立了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战略以后,我国体育形象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建设具有独特中国特征和要素的"体育中国"。"体育中国"以民族性为典型特征,以属地精神和乡土气息为依托,以举国体制为体制保障,以中华体育精神为动力;是对我国独具特色的体育事业和发展模式的综合印象和描述,具有独特的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20.
"有夏"的"有"     
"有"的用法很多,其中有一个用法很特殊,即用在朝代、诸侯国、少数民族及一些姓氏名词前,如有周、有狄、有熊氏.有人认为它是词头,有人认为当训为"国",甚至有人认为是动词.如果从其语音、语义及相关的文献资料加以探讨,其用法会有更明确的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