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出现了一个主张农村改良的政治派别——平民教育派,他们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农村社会改良的理论,并进行了局部的实验,鼓噪一时。晏阳初是当时农村改良运动的主要代表之一,他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从事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闻名于海内外。本文拟就晏阳初关于平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作一粗浅的剖析。  相似文献   

2.
"社会化"、"平民化"是黄炎培倡导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他把社会化当作职业教育的惟一生命。他认为职业教育是面向平民的教育,"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作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目前,制约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化、平民化的因素主要是社会群体职业观的偏差,职业教育内部办学思想陈旧,长期传统的入学制度阻碍了职业教育"平民化"的推进。  相似文献   

3.
平民化是池莉小说创作的特征,她的作品展示了平民世俗生活的艰难与无奈,也写出了普通百姓“不屈不挠活着”的进取精神与执着追求。因为对芸芸众生零距离的观注和与世俗平民融为一体的亲和,她的小说被称为“当代平民生活历史的仿真画卷”。  相似文献   

4.
晏阳初,我国现代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也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教育家,他先后在中国与世界发展中国家从事平民教育事业和乡村改造运动,为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心力。在长期的教育与社会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平民教育与乡村教育改造理论。他的理论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有着重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晏阳初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平民教育家和实践家。他毕生从事乡村建设事业,成功地创立了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定县模式”,其平民教育思想至今仍在第三世界广泛流行。20世纪中国乃至全球的识字运动、平民教育、村治、乡村建设、农村复兴等,无不与他有关。文章重新梳理了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与现实来源,深刻领会了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内涵,深刻认识到他的乡村建设思想至今仍有借鉴价值,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化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静 《职大学报》2013,(1):109-113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以民族再造为根本宗旨,在教育实验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细致严密的平民教育理论体系,在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中,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和经验,为我国当代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平民教育运动以大众受教为目的,旨在最大程度和范围教育中国民众,并在识字除文盲的基础上,授以维持生计之知识与技能,这与我国当代高等职业教育之理念相一致。此外,平民教育思想在办学思路、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内容与方法上也对我国高职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晏阳初先后在中国与世界发展中国家从事平民教育事业和乡村改造运动,在长期的教育与社会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平民教育与乡村教育改造理论。  相似文献   

8.
在寻求救国道路的过程中,晏阳初逐渐形成了教育救国思想.他认为必须通过对平民教育来实现自由平等,提倡除文盲、作新民,并在定县开展平民教育实验,以"四大教育"来解决农民的识字问题、生计问题和卫生问题,相对改变了当地农村的落后状况,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尽管定县平教运动存在着一些问题,并因抗日形势的紧张而被迫中止,但却是晏阳初等志士教育救国梦的伟大实践,开启了中国平民教育改革的先河,为国内外平民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9.
王艮开创的泰州学派,受众广泛并成就卓著的是平民启蒙运动。本文分析了原因,引证了林春、朱恕、韩贞、夏云峰、林讷、李珠等下层人士的资料,引述了明代内阁首辅李春芳、思想家李贽和清代大学者黄宗羲、李颐等的评论。  相似文献   

10.
俞庆棠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为改造社会,复兴民族,她一生致力于民众教育的研究与实验,生活教育思想贯穿其民众教育的始终.她的生活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而且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用微波消化样品,并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6种品牌卷烟烟丝、烟气、盘纸、吸收烟气后的滤嘴及空白滤嘴中的钾、钠、钙、镁、铜、铁、锌、铅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在不同种类的卷烟中,烟丝中各种金属元素的含量较高,卷烟盘纸中各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相对较少,而烟气、吸收烟气后的滤嘴及空白滤嘴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则较少.  相似文献   

12.
改变传统单一的办学模式,把生源、职教、就业视为整体同步发展,整体推进,形成产业化,以就业拉动生源,以质量推动就业,是办好职业的三大环节。  相似文献   

13.
大学文化的建构,实质是大学人文精神的内塑.开放教育给电大带来的不仅是规模、平台、模式.而且,也给予了总结精神、内塑理念、倡导人文、创建品牌和张扬个性的机遇和时机.电大的教育层次和影响力可以定位于大众化教育和普及性阶段,但电大文化内核的刻塑却不能满足于大众化.相反,文化内核的刻塑更应深刻包含人文的理念和人性的归宿,更应超越体制结构和传统层级的束缚制约.  相似文献   

14.
运用访谈、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指出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除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生产、生活习惯的演变而逐渐形成的传统体育运动形式。它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生产方式、历史条件、文化水平以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的。具有浓厚的民族性、独特的传统性、广泛的群众性、参与的广泛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数词“十、百、千、万、亿”的组合能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词“十、百、千、万、亿”除了作位数以外其他用法也很常见,虽然都是位数词,但是它们的组合情况有很大差异。本文试从构词能力和句法组合能力两个方面来具体说明它们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采用DTPA浸取液提取土壤中的Fe、Cu、Zn、Mn、Pb元素,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进行测定.该方法回收率在98.4%~102.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7%;检出限低于0.04 mg·L-1.  相似文献   

17.
教育由文化教育和伦理教育两部分构成,并且后者的训练是前者展开的基础与前提.伦理教育就是通过道德训练和美德激励的方式,引导人成为人,成为全人、大人、圣人.基于此一要求,当代伦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引导人回归伦理生活,培养人养成优良心灵,训练人担当超拔 自我的责任;其基本任务是培养人的伦理认知,训练人的伦理践行精神;其基本途径是引导人学会利用厚生.利用厚生之道,其实就是日常生活的小事之道和细节之道.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从每一天的平常生活内容做起,行为有规则,求利有限度,待人有操守,行事有担当.这是伦理教育的最好日常生活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与源泉。儒家伦理中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对于有效培育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具体而言,孝悌忠信是培养公民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礼义廉耻则是构建国家与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9.
书籍的设计虽受制于内容主题,但绝非狭隘的文字解说或简单的外包装.设计者应从书中挖掘深层涵义,觅寻主体旋律、安排节奏起伏,在时间艺术中体现空间感受;运用理性化的意识捕捉住表达全书内涵的各类要素;到位的书籍形式、严谨的文字排列、准确的图像选择、有时间感受的余白、合理的色彩配置、个性化的材料运用……构筑现代书籍装帧艺术设计的新观念、新形态.  相似文献   

20.
摘要:为了解国外体育课程标准现状,为我国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和日本等国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内容、结构和相关社会背景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发现:1)5国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都以现实社会背景为基础;2)以人为本已经成为5国体育课程标准的共同理念;3)5国体育课程标准目标重视技能并兼顾综合素质;4)5国教育标准内容多关注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5)5国体育课程标准都是总分式递进分层结构体系。据此,本文对我国体育课程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提出3点建议:1)正视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等现实需求,重视运动技能;2)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3)完善多级课程体系,提高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