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术谣言传播是武术传播研究的新领域,主要应用社会学的理论,对武术传播中的谣言现象进行研究.通过梳理、归类影响力较大的武术谣言案例,探讨武术谣言的生成机制并对其进行深层剖析.结论显示:武术谣言不但易沉淀为一种“集体记忆”,对于中国武术形象的塑造、精神的缔造,以及大众传播都有着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在充分认识到武术谣言的危害的基础上,最终提出迈向武术传播的“深度安全”之路的社会学规避策略及路径.  相似文献   

2.
谣言是指有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编造的,利用语言为媒介进行传播,进而误导公众,形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社会现象。而网络谣言作为谣言的一种则是指在网络这一特定环境下产生,通过各种网络平台进行传播的谣言。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强化了谣言的传播速度、广度和渗透强度,也使谣言具有更大的破坏性。近几年,由谣言引发的社会事件层出不穷,分析最具代表性的“十大网络谣言”,可以看到网络谣言传播具有意图多元、有限理性、临时新闻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应从明晰谣言产生根源、建立预防体系、提高大众媒介素养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谣言的产生和传播不仅加强了人们的恐惧心理,同时也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和混乱。本文从哲学认识论层面对谣言进行分析思考,通过分析谣言的评价论本质及其运行机制,试图找出遏止谣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网络谣言是通过网络介质而形成的虚假言论,它既具有传统谣言的虚假本质,又在互联网等新媒体虚拟性、交互性和快速性等特点的庇护下形成新的特质。网络谣言借"网络自由"之名曲解民意表达、传播消极情绪、污染舆论环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严重障碍,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在新时代如何打击和整治网络谣言,关键在于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占领网络舆论高地,净化网络环境。同时,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武器击退网络谣言又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法律的约束、民众的自觉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担当。  相似文献   

6.
很多时候企业危机的发生并不全是自身的责任,来自外部各种渠道的谣言才是危机深化的罪魁祸首。在这些危机中,谣言的无法控制与肆意传播都是导致危机恶化的重要原因。危机中的谣言如不加以及时而有效的控制,就可在一定阶段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从而给企业以致命打击。因此,企业应如何有效应对危机中的谣言传播是我们特别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和分析中外两篇研究网络谣言传播的论文,从研究方法、理论模型等视角进行阐述和对比,介绍中外学界对于网络谣言传播研究的现状,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基于改进的SIR模型构建了考虑自媒体作为信息传播者的网络谣言传播模型.对其系统稳定性进行数值分析,并通过仿真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数据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自媒体的参与将扩大谣言的范围和影响力.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舆情政府控制策略及发布时间点,以有效抑制网络谣言传播、控制舆情.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给网络谣言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分析大学校园网络谣言产生的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健全网络谣言治理机制,构建和谐校园,对促进大学校园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鉴于在线社交网络谣言控制的时效性与及时性,提出一种基于多维特征的两阶段图卷积网络(MSF-GCN)学习模型。该模型试图在尽早的时间实现精准定位核心谣言传播节点,从源头上阻断谣言扩散。通过将MSF-GCN方法与其他基准方法在谣言数据集上进行比对,实验结果验证了MSF-GCN学习模型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前,高校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传播效果尚有较大空间提升。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很多现象级的爱国主义风潮。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本身就是一次完整的传播过程,所以笔者从传播学角度,引入了传播学中的"5W"模式,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将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传播过程中的要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实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的119篇文献为数据源进行分析,获知我国辟谣研究尚处在发展阶段,近两年学者在辟谣创新观点的研究上遇到瓶颈,大部分学者的研究关注点在于理论阐述谣言传播机制、谣言防控治理策略、自媒体平台和谣言热点事件,缺乏有说服力的实证研究数据支撑。因此,未来可从定量研究、防控网络谣言的预案机制、网络舆情监测技术和法制建设实践上展开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层出不穷。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近几年在互联网上迅速崛起。本文以微博的定义为基础,对微博的传播模式,传播特点及相对于传统媒介的新特色,进行了探究。微博独特的传播形式势必会对新闻传播事业产生影响,在具备很多优势的同时,传播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谣言,虚假信息等。所以争对这一新兴媒体,分析微博传播的负面效应,提出应对策略,以促进微博的传播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频繁发生的网络谣言给国家、社会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损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下简称"两高")《网络诽谤解释》的出台虽在一定程度上为全国性治理网络谣言的专项行动提供了法律依据,但仍存在着网络谣言入罪量化标准不合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界定模糊,以及过度解释违背刑法歉抑性等问题。故应从明确入罪标准、数量标准及厘清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具体情形等方面来通过法定程序予以再解释,完善网络谣言的刑事规制,避免对言论自由的过度打击。  相似文献   

15.
自媒体视域下我国体育危机公关特征及预警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自媒体的特点及其带来的传播变革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自媒体背景下体育危机传播的特点:自媒体成为体育危机爆发的导火索;引起社会舆论热潮的时间迅速;自媒体成为危机爆发初期信息的主要掌控者;易形成各种流言或谣言甚至引发失控局面;危机处理过程中会形成多元的声音.探讨了自媒体背景下体育危机公关的特征:自媒体与传统媒体一样走向体育危机公关话语前台;新兴体育公关"意见领袖"崛起;自媒体使用者成为体育危机公关利器.并对危机的预警机制进行了研究:明确"警义":自媒体背景下预警的涵义;洞察"警兆":选择合适的经纪人和经纪公司成立专门的自媒体信息监控小组;主动出击:建立自媒体条件下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设置议程: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摘要:全民健身品牌赛事的实施,对于推进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与引领作用。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质性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就全民健身品牌赛事的构成要素进行了质性研究。旨在丰富全民健身品牌赛事理论体系,为赛事学、品牌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为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打造提供实践参考。研究表明: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构成要素由基础要素、核心要素、延伸要素、传播要素和个性要素5大核心体系组成,其中基础要素是根基,核心要素是灵魂、延伸要素的生命,传播要素是杠杆,个性要素是风格。多数全民健身品牌赛事在运行过程中,较为重视全民参与、项目普适、社会认同、持久延续、影响效应、赛事竞争、政策保障、积极快乐等构成要素的打造,对激励机制、商业运作、符号标识、历史传承等构成要素的潜力挖掘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7.
“秦火火”、“立二拆四”的被捕,再次引发了受众对微博谣言的高度关注。本文从“秦火火”式微博谣言入手,从微博自身的特点、受众心理等多角度分析谣言滋生的原因,并对微博谣言的防范与治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传播淫秽物品罪"的犯罪核心环节是"淫秽信息的传播",可以纳入传播学视野予以解析。传播淫秽物品罪属犯罪形态的传播现象,它的传播要素均显示了与正常传播迥异的特征,如传者身份的隐匿性,动机的恶意性,内容的诲淫性,道德的腐蚀性,价值的缺失性,媒介的微缩性与在线化,受众动机的深层性等特点。因为它是隐秘状态的传播,因此对谁是受众、受众接触淫秽色情与其可能产生畸形性行为、性罪错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目前尚有许多难点,一般认为,通过模仿效应、脱敏效应和引动效应等消极的传播机制而产生社会危害。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与蔓延对性道德的销蚀及性观念的蜕变,娱乐化大潮席卷下的大众传媒"性话语"对现实的误读及对受众的误导,网络空间的理性缺失等都可能为淫秽色情信息提供传播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特定的信息传播活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传播由若干要素构成,即教师、讯息、媒介、大学生、反馈、干扰和环境。围绕诸要素提高传播的有效性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普及,现在的政治谣言借着网络快速扩散。网络政治谣言比起传统政治谣言来,危害更为严重,控制也更为困难。网络政治谣言内容涉及面广,如政治内幕、政治腐败、重大突发性事件,等等。该文从社会政治环境和传播者个人心理两方面探究了网络政治谣言的产生原因及如何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