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跳深练习最佳下落高度的确定在跳深训练负荷的精细化、个性化控制中至关重要。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对最佳下落高度的评价方法进行对比,认为最大下蹲跳高度百分比法适合运动水平较低且测试器材有限的群体,使运动员在不降低跳深运动表现的情况下降低下肢损伤风险;对训练负荷强度的精确性有较高要求的个体,当其训练目标对触地时间与跳起高度有较高要求时,建议使用反应力量指数法;最大输出功率法、最大纵跳高度法可能导致触地时间的延长,降低跳深练习的运动表现。指出,教练员应密切结合专项特点及运动项目技术动作的专项特征选择跳深练习最佳下落高度的评价方法,今后研究应将重点集中于训练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利用日本Nac16HD高速摄影系统、日本Nac SPORTIA GP—2000型影片自动解析系统、瑞士KISTLER测力系统对10名男子排球运动员进行了原地纵跳、上步纵眺和跳深动作的实测,获得有关人体运动学指标和动力学指标。研究发现:人体踏跳蹬伸阶段动力曲线的形成与人体髋、膝、踝关节的运动状态有关,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对动力曲线的分析来判断运动员踏跳动作的合理性(即是否符合关节活动顺序性原理),并提出了理想的动力曲线所应具备的波形特征。还从对理想动力曲线的分析中提出了上述踏跳动作适宜的关节弯曲角度。本研究结果以期对训练实际中运动技术的诊断有一定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跳远踏跳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运动学、动力学的角度对跳远起跳的生物力学研究加以归纳、总结。运动学指标包括着板角、着板前三四步的步长、起跳时间等;动力学指标以测力台获得的垂直方向的力为主,较详细地总结了踏跳过程的缓冲阶段、蹬伸阶段等不同阶段的力学特征。并用压力中心这个指标分析了不同的起跳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以重心法获得的纵跳高度作为参照标准,比较叉腰纵跳和摆臂纵跳情况下不同高度计算方法之间的差异。方法:采集20名男性受试者叉腰纵跳和摆臂纵跳时的运动学和地面反力数据,分别采用重心法、腰点法、腾空时间法、离地速度法、地面反力积分法计算纵跳高度。结果:5种方法所得纵跳高度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01),与重心法相比,其他4种方法所得结果误差从小到大依次为腰点法、地面反力积分法、腾空时间法和离地速度法,4种方法计算高度与重心法计算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高度相关(0.914≤R≤0.974)。结论:腰点法、腾空时间法、离地速度法、地面反力积分法在计算纵跳高度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系统误差,但在一定程度上几种方法仍可替代重心法,且计算的结果可用于实际纵跳高度的预测。推荐使用腰点法和地面反力积分法计算纵跳高度。  相似文献   

5.
体操运动员腰部竖脊肌疲劳过程中sEMG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动态负荷引起的体操运动员竖脊肌疲劳的肌电图情况,找出体操运动员腰部肌肉疲劳的表面肌电图变化特征。对10名北京男子体操队运动员采用自身重量的竖脊肌动态运动负荷法,诱发腰部竖脊肌疲劳,动作频率为60次/分,试验持续时间为1分钟。得出结果为腰部竖脊肌sEMG信号的MPF时间序列曲线呈线性下降,AEMG时间序列曲线呈上升变化;大部分参与实验的运动员左、右竖脊肌的MPF斜率变化明显不一致。在1分钟的动态负荷运动后,腰部已出现明显的疲劳,且大部分体操运动员两侧的竖脊肌抗疲劳能力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组实验法、体质测试法和统计法,对大学生的运动时间与体质测试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运动时间的长短与学生体脂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与肺活量、纵跳和立定跳远的成绩也存在显著性差异,身体形态、机能和体能的其他指标则与运动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对运动负荷概念和篮球运动心率负荷控制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有关运动负荷的大量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运动负荷研究中基本概念定义的混淆和模糊,从运动训练中引入运动负荷概念的意义和作用出发,提出运动负荷概念本质上是一个生理学概念,运动负荷的构成包括生理性构成与心理性构成,但对于运动训练来说,任何负荷构成的最终和客观的表现都是生理机能的改变,因此对运动负荷的研究和评价应当从客观的生理学指标和规律出发,而不能以外部行为或运动训练负荷控制手段甚至以运动者主观的心理感受来描述和评价。在此认识基础上,本文对篮球运动中心率负荷的控制的有关研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1998年的沙滩排球训练周期前后,对我国12名兼职沙滩女排运动员的弹跳力进行了动力学测试。结果表明,训练后硬地原地纵跳的弹跳时间比训练前显性延长,训练后纵跳高度及与纵跳高度相关较密切的动力学指标较训练前都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提高,表明沙地训练对提高硬地弹跳力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PNF牵伸组和对照组在离心运动前安静时、运动后24h-48h、72h各时段的血清肌酸激酶(CK)、主观酸痛感觉阈、纵跳摸高高度值等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较,PNF牵伸组运动后CK值显著下降,主观酸痛感觉显著减轻,但原地纵跳高度虽有升高趋势,差异不显著。结论:PNF牵伸法对DOMS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但并不能明显增加肌力。  相似文献   

10.
运用心率及形态机能测试的方法,以及在多种控制课程运动量的条件下,对体育舞蹈课、高水平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课心率指标进行了测试,并与跆拳道、乒乓球、短跑、跨栏练习、健美操等运动项目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一学期课程结束后的学生体质成绩进行对比分析,较详细研究了体育舞蹈课的运动负荷特征及运动负荷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创编出一套适合中老年低骨密度者进行练习的"健身健骨操",并对其健身效果进行评价。方法:设计编制适合骨质疏松人群的健身健骨操,通过实验对其健身效果进行评价。实验选取成都市40~65岁城市居民52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施24周的健身健骨操练习,在运动干预前后,检测BUA、T值、Z值、体脂及闭眼单脚站立等指标,同时在进行健身操运动的过程中,采用遥测心率表对其心率进行实时监控。结果:BUA、T值、Z值、体脂实验前后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余指标实验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低骨密度者通过健身健骨操练习,可以明显改善受试者的骨密度。提示,有规律的从事该操可以起到健骨的作用,同时对健康的其它指标也有改善作用。中老年人骨质疏松人群运动锻炼的心率应控制在(120±10)次/min、不超过140次/min为宜。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两次用留置针对广东省田径队7名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连续采血7次,观察1)人体从事间歇性运动过程中血乳酸、乳酸脱氢酶、血气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2)口服谷氨酰胺对人体从事间歇性运动过程中血乳酸、乳酸脱氢酶、血气指标的动态影响.结果发现:1)在三组间歇运动中每组血乳酸均较前一组有显著性增加.运动后6小时,乳酸就可恢复到运动前水平.LDH的变化趋势与血乳酸相似.血乳酸与血气指标的变化具有高度负相关(r=-0.90).伴随着血乳酸的增加,血液缓冲能力下降;2)在间歇运动中伴随着血乳酸的增加,血液缓冲能力下降.外源性补充谷氨酰胺可以提高间歇运动中LDH活性,减少乳酸生成,增强血液缓冲能力,发挥缓解体内代谢性酸中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了解男性摔跤运动员扁平足与平衡,弹跳能力的关系,为运动员选材和 训练提供参考资料。方法:足印法测量42名男性摔跤运动员的足弓并分型,测定其 单足站立平衡成绩、立定跳远成绩、纵跳成绩。结果:(1)本实验中,男性摔跤运 动员扁平足发生率为35.71%。(2)左侧和右侧扁平足发生率差异不具显著性。 (3)非扁平足和扁平足组的平衡能力、弹跳能力,经T检验差异不具有显著性。(4) 扁平足运动员的训练年限比非扁平足运动员长(P〈0.05)结论:(1)男性摔跤运动 员扁平足发生率较高,是运动性扁平足,提示运动员训练、站立之后应注意足弓的 恢复性练习。(2)扁平足对摔跤运动员单足站立平衡能力、弹跳能力无不良影响, 提示运动员选材时应区别生理性和病理性扁平足。(3)长时间、大强度的运动训 练易引起扁平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河北省中年超重与肥胖人群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针对我省中年超重与肥胖人群的身体特征及机能特点,设计了符合我省中年超重与肥胖人群减、控体脂的运动方案:运动时间分别为120min和30~60min,活动方式以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方案设计体现了运动类型的生活化及灵活多样的运动特色,以期通过持之以恒的运动干预,达到改善超重与肥胖人群心肺功能和减、控体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健身路径对大学女生体质健康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编制适合大学女生参与锻炼的速度健身路径,对大学女生进行一个学期的速度健身路径练习,并对大学女生实验前后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身体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参与选用适合的速度健身路径后,大学女生身体形态指标无明显变化,身体机能的闭气时间指标有非常显著提高、身体素质的立定跳远、800 m、50 m、十字变向跑、十米复制误差走、两手夹尺子指标显著提高,身体成分中的体脂肪、体脂百分比指标具有非常显著的降低。速度健身路径的推广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女生体质健康,为大学女生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生物启发模型的自治水下机器人平面轨迹跟踪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自治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AUV)轨迹跟踪的速度跳变问题,根据AUV平面运动学模型,采用生物启发神经网络构造一种简单的虚拟变量,并结合Lyapunov函数设计出平面轨迹跟踪控制律,其控制效果能够达到全局渐进稳定,且能避免产生过大的力和力矩,满足AUV推进器的推力约...  相似文献   

17.
运动后静力牵张对大鼠骨骼肌的生物力学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大鼠进行连续跑台训练,并在每次运动后进行静力牵张练习,目的是探讨运动后静力牵张对骨骼肌的长期影响,为科学训练和科学地指导全民健身活动提供理论依据.成功制作了大鼠运动后静力牵张模型.通过跑台运动使大鼠骨骼肌抗拉伸能力略有增强,但变形能力有降低的趋势,使柔韧性降低,增大了运动损伤的发生机率.运动后静力牵张使骨骼肌变形能力增加,提高了机体的柔韧性,可有效减小运动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次性大强度离心运动以及联合抗氧化剂干预对运动员抗氧化能力、氧化应激以及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运动员16名,随机均衡的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受试对象服药2周后,进行一次性大强度离心跑台运动,分时相测定SOD、MDA、T-AOC、GSH-Px。结果:实验组服药后T-AOC水平即开始升高,非常显著高于服药前水平(P<0.01),运动后实验组各时相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5);SOD活性,实验组服药后有所升高,运动后即刻显著(P<0.05),24 h非常显著性(P<0.01)高于对照组,48 h高于对照组;实验组GSH-Px活性,运动后即刻显著(P<0.05)、48 h非常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运动后两组运动员MDA水平均呈升高趋势,实验组运动后24h显著(P<0.05)4、8 h非常显著(P<0.01)低于对照组,其他各时相升高幅度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联合抗氧化剂能有效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大强度运动引起的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补充亮氨酸对无训练史被试进行抗阻运动所致骨骼肌损伤的影响。方法:16名青年男性大学生据体重随机分为补充亮氨酸组与安慰剂对照组,亮氨酸和安慰剂组被试从测试日深蹲抗阻运动前3周直至运动后4 d分别以每千克体重150 mg剂量摄入150 mL亮氨酸或糊精溶液。测试日各组被试以50% 1RM负荷完成5组深蹲运动,每组20次,组间间歇2 min。深蹲运动前于肘正中静脉采集血样,测量大腿围、纵跳高度、膝关节活动幅度与肌肉酸痛程度,并于运动后即刻、24 h、48 h、72 h和96 h重复测试。ELISA法检测血清CK-MM、Mb与血浆IL-6,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结果:与安慰剂组被试相比,补充亮氨酸显著降低了亮氨酸组被试运动后延迟性肌肉酸痛水平、大腿中段周长及血清CK-MM、Mb、CRP与血浆IL-6含量,而深蹲1-RM值、纵跳高度及膝关节ROM组间差异则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每千克体重150 mg剂量亮氨酸能够削弱抗阻运动所导致的骨骼肌损伤与疼痛,该效应可能与对炎症反应的抑制有关,且推测亮氨酸对骨骼肌蛋白质代谢平衡的调节作用在其中亦有贡献;2)该剂量亮氨酸不能明显促进工作肌机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