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曹启林 《考试周刊》2008,(9):236-237
杭萧钢构内幕交易案件被称为"牛市内幕交易第一案",引发社会公众及投资者的普遍关注.证券内幕信息知情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的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进行证券交易或者将该信息泄露给他人,或者根据该信息建议他人进行证券交易,情节严重的,应当追究其相应的刑事责任.世界各主要国家对内幕交易行为刑事制裁上,都作出了不同的规定,总体的原则是通过对犯罪的刑事制裁,规范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以保护大多数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论证券的内幕交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幕交易是一种典型的证券欺诈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将内幕交易列入证券制度规制对象,是各国证券立法的基本作法。  相似文献   

3.
证券内幕交易作为证券交易中的欺诈行为,对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无疑构成了极大威胁。本文全面分析了证券内幕交易行为的性质、规制理由及其构成要件,并对完善我国证券内幕交易立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浅析证券欺诈行为的民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欺诈行为是指在证券发行、交易及相关活动中发生的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虚假陈述、欺诈客户等行为。证券民事责任,是指上市公司、证券公司、中介机构等证券市场主体,因从事虚假陈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反证券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的禁止性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依法应当承担的损害赔偿等民事责任。损害赔偿是承担证券欺诈行为民事责任的主要方式,在实践中要不断完善证券欺诈民事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5.
证券内幕交易归责理论是证券内幕交易制度的理论基础。对此,我国学在证券法制研究中或有涉及,并形成了不同的归纳。笔认为,证券内幕交易归责理论作为评价交易中法律关系的准则,应把内幕交易对一定法律关系的侵害、破坏作为构成自身体系的现实依据,内涵上应是关于内幕交易所侵害、破坏的法律关系的性质的理论,外延上应表现为对侵害、破坏相关法律关系的一切内幕交易行为的理论覆盖。在此基础上,信赖、泄密、受托、受密、窃密、滥用等六种准则共同构成规制内幕交易法律关系的法律基准性原则。  相似文献   

6.
论证券内幕交易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券内幕交易是证券市场中极易发生、危害最大、后果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泄露内幕信息罪的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 ,不能由过失推导。该罪认定要注意划清内幕交易行为罪与非罪的界限 ,内幕交易罪与泄露内幕信息罪和国家机密罪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证券内幕交易是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行为或犯罪行为,它破坏了公平交易的基本法则,侵害了国家、社会或个人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的交易秩序。很多国家和地区法律对内幕交易制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中国大陆法律在这方面的规章制度还不是很健全,并且市场也急需有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出台,本文就此问题作一些讨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禁止证券内幕交易是国内外证券市场有序发展的必要法律保障,我国目前有关禁止内幕交易的证券立法不能适应我国证券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应对各国证券立法进行比较,分析内幕交易立法价值和构成要件等基本原理,进一步完善我国证券内幕交易民事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9.
我国证券内幕交易规则的立法现状和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证券内幕交易规则的立法现状,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对内幕人中的界定不全面、对内幕信息的界定不够准确、对内幕交易行为的规定过于原则、对内幕交易所承担的法律责任的规定缺乏操作性,且处罚力度不够以及证监机构难以适应反内幕交易的需要等几方面,通过对当今国际制裁内幕交易法律规则的比较和借鉴,提出应建立我国自己的内幕交易归责理论,在法律中进一步明确界定内幕人员、内幕信息和内幕交易行为方式,提高相关法规的操作性并加大处罚力度,同时成立专门的反内幕交易机构以加强制裁。  相似文献   

10.
证券内幕交易是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行为或犯罪行为,它破坏了公平交易的基本法则,侵害了国家、社会或个人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的交易秩序。很多国家和地区法律对内幕交易制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中国大陆法律在这方面的规章制度还不是很健全,并且市场也急需有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出台,本文就此问题作一些讨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证券内幕交易是指知情人员利用所掌握的内部证券信息进行证券交易,或者将所掌握的内部信息提供给他人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内幕交易是信息滥用的典型表现,它严重违背了证券交易中“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危害了证券市场的健康、顺利发展,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因此,不论是大陆法系或是英美法系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将禁止内幕交易作为其证券立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2.
内幕交易的规制是发达国家证券立法的三根支柱之一,内幕信息作为内幕交易的核心载体。如何正确界定内幕交易行为的关键点在于确立内幕信息的认定标准。在内幕信息的判断这一立场上,各国立法规定并不相同,但一般认为内幕信息应当具有非公开性、重大性的特征,我国立法确定的认定标准,表面上似乎规定周延,但实际上存在标准模糊、规定笼统的缺陷。文章试借鉴英美证券法的理论,以我国证券立法规定为基础,以此提出相关对策,以求对内幕信息判断标准的本土化重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证券欺诈主要表现为虚假陈述、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由于证券市场的特殊性,各种形式的证券欺诈之民事责任的主体各不相同,虚假陈述的责任主体包括发行人、专业顾问和证券商;内幕交易的责任主体除公司内部人员外,还应包括知情的公司外部人员以及派生的内幕信息人员;操纵市场的责任主体一般是指实施了以人为方式控制证券价格以图牟利行为的任何人,但安定操作行为人在一定条件下可免于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4.
当前,各国对证券内幕交易主体进行规制的理论基础不同,主要以欧盟的信息平等理论和美国的信赖关系理论为主导。尽管新《证券法》对证券内幕交易主体进行修改,但是由于仍以信赖关系理论作为主要理论基础,导致立法存在一些问题:主体范围不一致,部分应当纳入内幕交易主体范围的人员被遗漏等。经过梳理分析已裁判的案例发现,司法认定存在以下难题:部分证券内幕信息知情人员的认定存在争议,对非证券内幕交易主体正当获取内幕信息的认定不尽相同,经过多次传递的证券内幕信息接收人存在认定困境。针对立法与司法中的问题,我国应当以采用二元理论,以信息平等理论作为主要理论基础,对证券内幕交易主体进行立法修正,重新构建主体范围,进一步细化认定标准,并设定不同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15.
我国对证券内幕交易规定了相应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但内幕交易的民事责任制度可以说是缺位的。内幕交易的民事责任是一种侵权责任。建立和完善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已经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在证券市场中,各种交易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监管控制者一直在竭力避免的一个问题,因为这将导致部分人员受到利益的诱惑而利用这种信息的不对称进行不法牟利行为,典型如内幕交易。内幕交易是指部分能够在信息公开前得知公司利好或利空消息的人士,面对道德、法律、利益的考量,最后铤而走险,谋己私利,并损害了以合法方式参与交易的投资人。显然,这是一种破坏市场正当交易的行为,将严重影响交易者对市场的信心,继而不利于市场的健康长远发展。如何在具体的情形下尽量的规制内幕交易行为,寻找其法律规制基础,笔者将对我国内幕交易行为规制的制度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将来的证券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禁止内幕交易是各国证券立法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证券法》没有规定内幕交易的民事赔偿制度。本文从内幕交易的界定、民事赔偿主体、归责原则、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及赔偿金额确定等方面探讨了内幕交易民事赔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证券与期货市场相应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证券期货的内幕交易行为由于违背了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严重危及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从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的定义与危害,国内外关于本罪的立法概况,本罪的概念与特征等方面对本罪进行相关论述,以便对本罪有一个更为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对于一个市场来说是致命的,它直接挑战的是证券市场的"三公"原则,一个内幕交易泛滥的市场是不会有什么光明的前途的。本文从法律的角度透视和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滋生内幕交易的性质、危害和社会成因。从而认为内幕交易是对私权的严重侵犯。针对我国目前证券市场上出现的内幕交易行为,通过此文希望对该行为有更深刻的认识,并提出相关的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20.
周印 《双语学习》2007,(8M):153-154
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对于一个市场来说是致命的,它直接挑战的是证券市场的“三公”原则,一个内幕交易泛滥的市场是不会有什么光明的前途的。本文从法律的角度透视和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滋生内幕交易的性质、危害和社会成因。从而认为内幕交易是对私权的严重侵犯。针对我国目前证券市场上出现的内幕交易行为,通过此文希望对该行为有更深刻的认识,并提出相关的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