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刑法解释是透过文字发现正义的过程。如何在罪刑法定框架内对现行的刑事规范进行符合正义的解释,这涉及刑法解释的限度问题即扩张解释与类推解释的区别。一般来说,作为解释方法刑法允许扩张解释而禁止类推解释。扩张解释与类推解释的本质区别并非结论的不同,而在于论证过程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最基本的原则,但绝对地机械地遵循罪刑法定原则会有一定的弊端,因此对刑事法律条文进行法律解释十分必要,而解释的关键则在于如何科学且合理地在罪刑法定原则的框架内进行解释,为此有必要对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进行界分.从如何进行区分二者以及区分的标准该如何界定入手,对主要学说进行论述探讨,以得出最恰当的区分界限.  相似文献   

3.
限制加重原则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在我国刑法第69条表述为:“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同时该条还规定了应执行的刑期最高不能超过的限度。这一表述结合刑法第99条“以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的立法解释,如执行“以下”和“以上”,分别违背了并科原则和吸收原则各自的适用范围,同时也与限制加重原则的立法本意相悖。建议,应将刑法第69条中的“应当在综合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修改为“应当在低于总和刑期、高于数刑期中的最高期之间。”  相似文献   

4.
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是指刑法条文表面上没有明文规定,但是根据刑法条文之间的相互关系、刑法条文对相关要素的描述所确定的,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要素。它的存在具有必然性、必要性及重要的功能意义。在刑法理论与实践中存在如主观超过要素随意添加等问题,因此,为正确发现、合理界定该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应坚持以保护法益为目的,在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的基础上,以实质解释论为导向,以刑法的目的、精神、原则为界限。  相似文献   

5.
"全部的法典里,法律条款与规定中司法解释是必不可少的"。我国的刑法典是用文字作为其基本的载体,文字简练。而同样的文字往往具有不同的意思,因此我们需要对刑法加以阐明。刑法解释具有很多特征,比如广泛性、多层次性和解释方法的多样性等。以刑法解释功能为前提条件,中国的刑法解释包括了:立法、司法与学理几种解释;而所谓法官解释实际上是法官当进行办案的时候,使用法律条款与进行推理,把法律条款由抽象化调整成针对性的步骤。  相似文献   

6.
形式解释论和实质解释论,作为两种不同的解释立场,在中国刑法领域中引起了不同程度的纷争。学者关注的焦点主要是两种解释是否能坚守罪刑法定原则。从对司法实践中的案例的分析看,形式解释论有利于维护刑法中行为主义、有利于恪守罪刑法定原则、有利于引进德日阶层犯罪论体系,在目前中国的司法实践中应该倡导形式解释论。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国际问题不断增多,国际犯罪在数量、程度、种类上形成一个新的态势,对人类的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作为旨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刑法,越来越受到各国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在简要介绍国际刑法的含义、梳理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国际刑法的六项基本原则进行介绍,并且分析其在当今国际司法实践中的可行性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明文规定是罪刑法定原则的核心要求和当然前提,这一要求和前提强调刑法必须具有明确性,即刑法条文中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内容要明确具体.明确性原则作为罪刑法定的派生原则之一,是对刑法规定抽象性和模糊性的非难.罪刑法定之明确性原则在我国现行刑法中已有一定体现.但在现有体现方式的基础上,还更需要通过对法官适用法律解释权认同的回归和刑事法解释专业体系的兴立的确立,从而更好地限制权力和保障权利.  相似文献   

9.
刑法的基本原则在刑法典的制定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罪刑法定原则在基本原则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渊源和历史发展探究 ,确立它的含义和原因。重点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 ,提出了对罪行法定原则适用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刑罚配置的合理方向应当分“两步走”,即:当前实行“轻轻重重”,待社会转型完成之后,逐步实行轻刑化。这样,我国刑罚配置既体现了罪刑均衡原则,又蕴含了刑法的谦抑性、人道性的价值取向;既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刑罚目的,又能够符合世界刑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刑法第311条规定的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的成立以行为人“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为前提条件,行为人对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是否“明知”就成了本罪是否成立的关键。拟从“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的涵义、如何认定、“明知”的形成时间及其与刑法总则“明知”的关系等方面理清相关问题,以抛砖引玉,希望对司法实践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训读法:日本受容汉诗文之津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诗文训读法是一种双向处理汉诗文与和文 ,使二者相互训译转换的语言机制 ,是日本接受汉籍并进而创作汉诗文之津桥。日本对待外来汉字的积极吸纳态度 ,坚持以本国固有语言为本的原则 ,以及灵活的“训读”、“音读”方法 ,是训读法产生的理念基础和技术基础。训读法从产生到定型 ,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嬗变与完善过程。江户时期以荻生徂徕为代表的训读法反对者的尝试与失败 ,证明了训读法产生的合理性、必然性。从现今日本解读汉诗文所采取的原文、训读文、口语译文的三段式结构中 ,可以认知汉诗文训读法的基本形态与工作原理。向使日本一味用音读法处理汉诗文 ,则汉诗文就始终只能是极少数文化贵族独占的“外国文学” ,不可能出现江户时期的鼎盛 ,更谈不上融入日本文学 ,成为构成日本文学的和汉两大体系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互联网犯罪形成一条专业的链条,被称为“网络黑色产业链”,因网络犯罪具有隐蔽性等特征,导致网络犯罪在司法实践中难以认定。必须对网络黑色产业链进行有效刑法规制:在刑事政策方面,采取“打早打小”的基本战略,实现对网络犯罪从规制刑法到预防刑法的转变;在完善立法方面,应构建公民信息保护机制、加强网络服务提供者安全管理责任义务;在微观方面,明确上中下游之间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形。  相似文献   

14.
罪刑法定已经成为我国刑法的法定基本原则,其蕴涵着法律适用的稳定性和平等性。“严打”作为我国的重要刑事政策,对维护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社会治安具有重要作用。但从法理学角度看,“严打”与罪刑法定精神相背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我国刑法的产生、发展和完善过程的分析,试图对21世纪我国刑法的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小说”一词随着中国古代典籍至少在平安时代就传入日本,但在日本被用作近代小说(novel)的代名词,却是明治维新以后的事。这时候正好是近代小说形式在日本确立的时期。本文试图明确“小说”一词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确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劳动侵权案件大幅度上升,严重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刑法是其他部门法的保障法,对于劳动侵权行为,如果国家在运用民事、行政的法律手段,仍不足以有效抗制时,则必须运用刑法手段予以解决。然而,就惩治劳动侵权行为来说,现行刑法存在一些不足,必须加以完善,以加强刑法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18.
自从刑事古典学派提出罪刑法定主义并将之确立为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的经典原则,已经过去了一个半世纪。其间,世界发生了剧烈的变动,罪刑法定主义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同时也面临着时代的挑战。我国新修改后的刑法已经明确规定了该原则,有必要对罪刑法定的含义和运用作一些探讨。一、罪刑法定的价值取向(蕴涵)罪刑法定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刑法定的思想渊源虽然可以追溯到1215年英王约翰签署的大宪章,但它作为刑法基本原则的确立,却是十七、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产物。启蒙运动是对中世纪封建专制…  相似文献   

19.
行政从属性是环境刑法重要特性之一,在刑法前置化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环境违法行为被归置为犯罪行为,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即为其中之一。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细则》作为行政规制手段,但刑法相关立案标准中将部分仅属于前置性危害行为纳入其立案范围,使得一些符合形式标准,但实际危害可能极其微小的行为,受到刑罚的惩戒,其与刑法的谦抑性原则背道而驰。本文以非法捕捞水产品行为的个案为切入点,分析具体案件涉及行刑交叉时,如何体现刑法谦抑性;以类案分析为抓手,解析司法实践中存在的罪责刑不相适应的现象;并尝试通过抽象危险模式、具体危险模式、严重污染环境模式等分级惩罚模式的手段,解决行刑交叉时更好地落实刑法谦抑性原则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裸眼井水淹层应用常规测井,结合“测—注—测”技术,分析了水淹过程中的油层变化规律。确定了水淹层定性判别、定量解释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