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年来,热休克蛋白成为运动医学界又一研究热点,研究表明热休克蛋白与运动有着密切关系。本文从热休克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出发,对不同运动应激方式对骨骼肌细胞热休克蛋白的影响进行综述,并对这一新的领域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述了运动后热休克蛋白在机体的骨骼肌、心肌、脑、肝等部位的表达,并对其可能的机制加以推测。研究运动与热休克蛋白之间的关系,从而对运动与训练中的损伤保护及防止过度训练等潜在研究价值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述了运动后热休克蛋白在机体的骨骼肌、心肌、脑、肝等部位的表达,并对其可能的机制加以推测.研究运动与热休克蛋白之间的关系,从而对运动与训练中的损伤保护及防止过度训练等潜在研究价值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在应激状态,细胞快速合成一组新的蛋白质,称为热休克蛋白.研究表明,骨骼肌含有多种热休克蛋白.热休克蛋白随肌纤维类型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达,表明热休克蛋白表达具有肌纤维类型特异性.骨骼肌疾病和运动都能诱导热休克蛋白表达增强,然而热休克蛋白在骨骼肌内的诱导、调节的分子机制和它在维持骨骼肌功能方面的作用还没有被完全理解.对骨骼肌热休克蛋白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的改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离心运动后热休克蛋白70在骨骼肌细胞内的表达特征,探讨热休克蛋白70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进行一次性大负荷离心运动,于运动后即刻和24 h取腓肠肌,冰冻切片,用腺苷三磷酸酶法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观察热休克蛋白70的亚细胞分布特征。结果:安静状态热休克蛋白70分布在Ⅰ,IIa型肌纤维,IIb型肌纤维中没有分布。离心运动后热休克蛋白70从胞浆内移位到Ⅰ,IIa,IIb肌纤维的细胞膜和细胞核。结论:热休克蛋白70作为分子伴侣,在肌纤维遭到应激时移位到细胞膜和核,可能对细胞膜起保护作用,也可能在膜损伤后,移位于此帮助蛋白合成修复。  相似文献   

6.
热休克蛋白及其对运动的应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休克蛋白(HSP,heathockprotein)是应激后细胞内优先合成的一组蛋白质,又称为应激蛋白(CSP,stressprotein),或分子伴侣(chaperones)。它具有重要的细胞功能,如细胞内运输,新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的折叠、组装与转运,变性功能蛋白分子的降解,线粒体蛋白质分子的跨膜转位等。剧烈运动能够诱导热休克蛋白的合成,目前研究发现在运动应激时HSP70家族的诱导表达和运动时应激强度呈正相关,不同类型的骨骼肌纤维中HSP70的表达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热休克蛋白是生物体在不利环境因素刺激下应激合成的一组特殊的蛋白质.实验表明,经过预应激处理后,生物机体对再次热休克或其它应激刺激产生耐受;而其它应激刺激作用于机体后,亦使其获得对热休克的耐受.因此,在对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提出通过HSP70途径来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避免或减小大强度运动对肝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HSPs(热休克蛋白)的功能与特性、运动引起HSPs表达的生物学功能以及HSPs表达后对酶、免疫、抗氧化、分子伴侣的作用和对凋亡的影响,从中总结HSPs对运动训练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热休克反应对急性运动大鼠心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热休克反应对急性运动大鼠心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室温安静组,室温运动组,热休克反应安静组,热休克反应运动组。热休克反应组进行热暴露处理;热暴露处理24h后,运动组大鼠进行一次急性运动,急性运动结束16h后取样。检测各组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和SOD的活性,检测安静组心肌组织HSP72的含量。结果:1)与室温安静组相比,热休克安静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的HSP72浓度显著升高(P<0.01);热休克反应安静组大鼠心肌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与室温安静组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2)热休克反应运动组心肌MDA含量显著低于室温运动组(P<0.01),SOD活性高于室温运动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休克反应可减轻急性运动所致大鼠心肌组织SOD活性下降的程度,抑止MDA含量的升高。说明热休克反应预处理能够减轻急性运动大鼠心肌的抗氧化能力,减少自由基的生成,减轻自由基所致的损伤,对急性运动所致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热休克反应对急性运动大鼠心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室温安静组,室温运动组,热休克反应安静组,热休克反应运动组.热休克反应组进行热暴露处理;热暴露处理24h后,运动组大鼠进行一次急性运动,急性运动结束16 h后取样.检测各组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和SOD的活性,检测安静组心肌组织HSP72的含量.结果:1)与室温安静组相比,热休克安静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的HSP72浓度显著升高(P<0.01);热休克反应安静组大鼠心肌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与室温安静组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2)热休克反应运动组心肌MDA含量显著低于室温运动组(P<0.01),SOD活性高于室温运动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休克反应可减轻急性运动所致大鼠心肌组织SOD活性下降的程度,抑止MDA含量的升高.说明热休克反应预处理能够减轻急性运动大鼠心肌的抗氧化能力,减少自由基的生成,减轻自由基所致的损伤,对急性运动所致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一次力竭离心运动后大鼠腓肠肌HSP70表达的变化,及针刺对运动后不同恢复时间骨骼肌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安静对照组,单纯运动组和运动加针刺组。除对照组外,其他大鼠均进行一次力竭离心运动。单纯运动组运动后不做处理,运动加针刺组在运动后立即进行针刺,具体方法为从远端斜刺(进针角度为30°)穿过腓肠肌肌腹,并留针5 min。在运动后即刻、恢复12 h、24 h取大鼠腓肠肌进行分析。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检测HSP70蛋白的表达。结果:1)一次性力竭离心运动后即刻、12 h、24 h组腓肠肌HSP70蛋白表达水平均增高,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HSP70蛋白表达于运动后即刻增加最明显,随后逐渐下降。2)一次性力竭离心运动后对腓肠肌进行针刺,仅12 h组HSP70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一次性力竭离心运动后,相同时间的非针刺组与针刺组比较,针刺组在运动后即刻和24 hHSP70蛋白表达明显低于非针刺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4)一次力竭离心运动后,非针刺组HSP70蛋白在细胞胞质内广泛表达,针刺后即刻HSP70蛋白主要在细胞膜和细胞核表达,随后逐渐分布到细胞质。结论:1)一次力竭离心运动后即刻即可诱导大鼠腓肠肌HSP70蛋白高表达,随恢复时间的延长HSP70蛋白表达下降。2)一次力竭离心运动后针刺骨骼肌,可抑制运动诱导的HSP70蛋白高表达。  相似文献   

12.
多媒体技术与网络背景下的现代运动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多媒体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运用、运动训练在网络背景下的走向和认识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作者的 见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3.
衰老的机制到目前为止没有确切的理论解释,许多研究表明衰老与HSP70的关系密切.论文对HSP70与衰老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着重探讨了运动诱导的HSP70对衰老机体的作用,以期为运动延缓衰老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游泳运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间质形态学及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8只SPF级雄性WKY大鼠为正常对照组(C组);20只SPF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H组)和SHR+运动组(EH组),每组均10只,各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运动组大鼠进行为期12周不负重游泳训练,每周训练6天,休息1天。第1周为适应性训练,从第2周开始维持60 min/d的运动时间至12周结束。干预周期结束后检测检测各组大鼠CVF%、col I和col III;QRT-PCR检测心肌Smad3,放免法检测AngII,Western-blot法检测NOX2、TGF-β1、HSP90蛋白表达。结果:(1)C组比较,H组大鼠心肌CVF%、colI、colIII、血浆AngII、心肌AngII、心肌NOX2、TGF-β1、Smad3mRNA、HSP90表达显著性增加(P<0.05或P<0.01);与H组比较,EH组大鼠除了心肌HSP90蛋白表达显著性增加外(P<0.05),其余指标均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结论:游泳运动能较好降低SHR大鼠心肌col I和col III蛋白表达水平,改善心肌间质纤维化,主要通过降低AngII介导NOX2表达,抑制下游TGF-β1/Smad3通路激活,其中HSP90作为其上游因子,在其中可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刺足三里对运动大鼠自由基代谢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针刺足三里穴对运动大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采用跑台递增负荷训练模型,观察一般情况、Hb、肌糖原、肝糖原、肌肉及肝组织中的SOD、MDA含量和HSP70表达.结果发现,针刺足三里穴能改善运动大鼠整体健康状况,减轻大鼠体重、Hb以及肝糖原、SOD含量的下降,降低MDA含量和HSP70表达.提示针刺足三里穴可通过激发机体内在调节能力,改善自由基代谢,促进机体对大强度负荷的适应,起到延缓运动性疲劳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落实一系列有关武术进学校的号召,促进亿万学生身心健康,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推动武术事业发展,创编广大学生喜爱的真正武术操是一项利在千秋的大事。为此,我们采用文献资料法广泛梳理发掘以往武术操的经验,吸收众多操的优点,通过长期武术教学实践深度认识武术操核心内容与价值,反复实验多方征求专家学者意见,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教学实验,完成了《功夫青春》武术操的创编和初步实验工作,已经成为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主要武术操之一。本研究还有待大面积推广后,不断完善修订,需要从生理等多方面进行更深入研究,也期待在学校武术系统工程的支持下加强实施的教学、培训、评价等工作,真正让武术操服务亿万青少年。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活跃的澳大利亚”计划纲要与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特点,指出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都将计划目标定位于民众的广泛参与。在此基础上,澳洲的计划纲要特点体现在:覆盖面极广;将理性的健身与更在成分的娱乐、休闲、竞技有机融合;注重体现澳洲体育人文精神。我国计划纲要特点为:重点突出了青少年和儿童的体育参与,表现出特殊的民族亲情;突出社会各特殊人群的体育参与。两个计划比较,一个开阔、抽象、活跃,另一个则具体而务实。  相似文献   

18.
大众体育的社会学视野—发达国家大众体育印象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社会学研究方法,从发达国家大众体育的社会背景入手,全面分析了发达国家大众体育发展中自然和人口素质,经济发展,化渊源,时间结构(余暇时间),生活方式,城市化,体育设施,社会福利,宽松的教育9方面社会因素,认为:其优越的自然和人口因素是催生其发达大众体育的重要成因。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发达国家的大众体育的特点:1)地域辽阔,地形多样,气候迥异,自然环境优越;2)体育设施星罗棋布;3)健身与旅游、休闲和娱乐紧密结合,服务质量很高;4)交通极为发达,人们去健身或娱乐的场所十分便利;5)社会自组织能力强;6)政府将大力提倡大众健身运动视为降低医疗开支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