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俗体育旅游是传承民俗文化和发展体育旅游的重要方式;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福安地区畲族民俗体育旅游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表明,福安畲族民俗体育旅游具有区位、自然、人文及民俗体育文化特色等优势,但是,存在的问题是民俗体育旅游实际参与少,各种文化资源没有有效整合,管理与政策落实不到位等。研究提出创新管理体制与机制,加强对民俗体育旅游产业的整体性规划,全面开发民俗体育旅游功能以及民俗体育人才队伍建设等策略,以打造具有畲族特色的福安民俗体育旅游。  相似文献   

2.
麦西来甫既是一种民俗习惯,更是维吾尔族文化传承的课堂,具有独特的影响力,它也是喀什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加大对麦西来甫的开发是喀什打造独特“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凸显喀什维吾尔民族文化旅游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麦西来甫既是一种民俗习惯,更是维吾尔族文化传承的课堂,具有独特的影响力,它也是喀什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加大对麦西来甫的开发是喀什打造独特“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凸显喀什维吾尔民族文化旅游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民俗文化作为各地所特有的民众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的旅游资源,受到各地旅游部门的重视.而民俗自身易同化、易消亡的特点,则要求我们在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将民俗的保护放在首要地位.文章着重通过分析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与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俗体育旅游是一种高层次、高品味、高参与、体验性的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河南节庆中、婚俗中、民间歌舞与游艺活动中的民俗体育活动内容,共同构成河南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成为满足体验经济时代游客需求的独特资源。探讨河南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可以为河南旅游事业的发展以及经济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妈祖民俗扎根于特定的民族生境之中,深深打上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烙印,妈祖民俗在实践中往往与传统存在着断裂,一些新的民俗传统被建构起来。在非遗视野下,应以传承、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妈祖民俗,把妈祖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置入流动的文化生境中。保持妈祖民俗文化的生命力,传承与创新任务并重,其关键在于不能脱离妈祖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7.
畲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WTO资料,文化知识旅游、娱乐消遣旅游,多种需求的非观光旅游已成为现代国际旅游发展的主流,研究并适时开发具有民族特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已成为如何适应旅游买方市场的一个研究方向。 在我国东南部的山区里,居住着一个勤劳勇敢的少数民族一畲族。我国畲族人口约35万人,主要分布于福建、浙江和广东,而福建的畲族达22万多人,为福建省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畲族大多有自己的聚居村落,交错杂处于汉族村落之中,也有村落是畲、汉两族人民杂居在一起,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局面。本文将在民族学调查研究基础上,对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畲族民俗进行综述,并提出一些初步的开发意见。 一、畲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一)经济文化民俗 经济文化民俗包括民间传统的经济生产习俗,交易习俗和消费生活习俗。这里着重探讨一下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几类经济民俗。 1、巧夺天工的手工艺品 ①别致的刺绣  相似文献   

8.
广东昊川市“吴川三绝’’是昊川民俗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吴川市“昊川三绝”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制约其发展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吴川应积极保护和利用自身珍贵的民俗文化资源。通过政府支持、加大合作和交流、设计旅游产品等方式,加强元宵节“吴川三绝”的旅游开发,促进昊川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民俗文化旅游是将民俗文化与旅游经济协同起来,并能够在浓郁的地域文化氛围中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我国属于多民族国家,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如何从现有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中,在遵循生态旅游的理念下规划好民俗文化旅游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当前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促进我国民俗文化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是当地民族世代传承,共同拥有的生活习惯,是民族个性的象征性文化符号。近年来旅游业的快节奏发展,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更有甚者出现民俗同化、异化的现象。因此应加强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觉意识,同时在旅游业开发过程中应加强宏观调控机制,最大限度的降低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同化和消亡的局面;借助旅游业的发展契机开展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1.
民俗是民间文化的一种,泛指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范围内所反映的文化现象,其中包涵着当地原住民习俗中的多种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人生礼仪是民俗事象的一种,是人生在重大节日上举行的如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等仪式。本文以武义畲族婚丧重大人生仪式及婚丧歌曲的田野调查研究,近距离的触及当地畲族较深层次的文化艺术生活,揭示出畲族崇尚生命、恪敬孝道、祈福消灾的民俗文化,以及与此民俗文化密切相关的畲歌音乐特质。  相似文献   

12.
指出三峡民俗文化包括节日风俗、服饰风俗、居住风俗、饮食风俗、婚丧风俗和三峡悬棺葬。其特点是:民族风情多姿多彩,巫术民俗占主要地位,地域特色独具风韵。还指出,三峡人正“古为今用”,使三峡民俗文化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3.
加快城镇化进程建设,是和谐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需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现代文明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当中,使民俗体育赖以生存的地域环境发生很大的改变,这种变化使“活态”的民俗体育失去了孕育、滋养它的土壤,使其趋向于现代化,缺乏民俗体育自身的“本土化”风格特性,同时也使常年依附于形式背后的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意识、精神内涵以及民族图腾等民俗特征也随之逐渐消亡。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以城镇化进程中民俗体育的演变为研究对象,进一步研究当今城镇化进程中民俗体育的演变与发展的规律。研究认为:1)城镇化进程中民俗体育演变的因素主要是:职业性质的转变、活动区域的减少、功能性被取代、西方文化的冲击和传统节庆淡化的影响;2)城镇化进程中民俗体育的发展:迎合时代所需,确立合理定位、坚守文化内核,赓续民俗文化之基、盘活赛事运营多元主体,打造品牌赛事体系、秉持和而不同的原则,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助推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耦合共生,构建二者互利双赢的共生系统。  相似文献   

14.
南京民俗体育的特征、分类及其传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民俗体育作为金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秦淮享乐"的娱乐性、"多方元素"的健身性、"武舞相融"的竞技性和"节令岁时"的原生态性等文化特征,其活动形式主要存在于民俗活动、学校体育,以及民俗体育旅游中;依据南京民俗体育依附的时空特性,将项目种类繁多,特征鲜明的南京民俗体育划归为节令岁时类和非节令岁时类两大类;为将南京民俗体育保护与传承下来,南京民俗体育应采取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扩大民间交流与拓展传播路径、创新改造融入全民健身,以及结合景点旅游打造民俗体育品牌等传承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新平县的"花腰傣"有着许多独特的民俗文化。文章通过分析新平县"花腰傣"民俗旅游活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花腰傣"深厚的民俗文化的进一步挖掘、保护的建议和对策,以提升新平的傣族民俗旅游活动,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恨水笔下的民俗描写属于文艺民俗学范畴,这些民俗内容丰富、门类齐全,形象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某些地域特有的生活类型,着力刻画描写了社会前进中中国某些地域特有的民俗生活波澜,显示出了中国人民独特的形象性格和风貌气派.挖掘、研究张恨水作品中民俗,不仅能给当代通俗文学创作提供借鉴,而且具有民俗文化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17.
佛山市处广东中南部,是珠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广东省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提出,要打造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在此契机佛山应抓住历史机遇打破佛山旅游业发展瓶颈。以佛山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为切入点,运用管理学研究方法提出,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旅游业中,依托佛山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积淀,挖掘整理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形成具有自己独特性、稀缺性且不可复制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不仅可以带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推广,同时还可以使佛山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多商机。  相似文献   

18.
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指在民族地区聚集的人们所创造和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西藏地区是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本文从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入手,分析了西藏民俗文化旅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出了提升西藏民俗文化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山东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开放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山东各地依托丰富的民俗体育旅游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推出民俗体育节庆游、民俗体育赛事游、民俗体育演艺游、民俗体育休闲游等一系列主题鲜明的民俗体育旅游产品。但仍存在产品类型单一、地域发展不平衡,认识不充分、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有待完善,发展要素不足、旅游配套体系与产业链缺乏等问题。为此提出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完善相关扶持政策;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加强旅游品牌建设;创新营销推广,拓展市场空间;完善旅游要素配置,提升服务质量等对策和建议。为推动山东民俗体育旅游开发实践及可持续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对承德旅游经济的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要发展好承德旅游经济除重视“食、住、行、游、娱”几个环节外,更应重视“购”和“品牌”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