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仰卧起坐这个练习动作,经常被广大教练员和体育教师用来作为加强腹肌训练的主要手段。但是,仰卧起坐有不同的做法,不同的作法又各有其不同的效果。运用得好,对增加腹肌力量有良好作用;如运用不当,则会产生负作用,从而导致腰部损伤。这个问题已引起国外学者的注意。他们对仰卧起坐练习效果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日本的武滕芳照从1980年4月至1981年  相似文献   

2.
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参加足球运动和跑步运动大学生的五项健康体适能指标进行测量研究。结果显示,跑步练习后台阶试验指数显著提高,并高于对照组和足球练习组;足球练习后体脂百分比显著下降,并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跑步练习组;另外,足球练习后每分钟俯卧撑次数显著高于练习前。这提示不同运动项目对提高健康体适能各指标的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我们民族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民族的未来。体育运动是大学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之一,也是他们在课余时间最喜欢的项目之一,但近些年来,在体育运动中大学生猝死、伤病不断发生,缺乏在运动中的安全健康意识。本文从体育安全健康意识缺失入题,阐述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安全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抽样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郑州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参加健康体质测试的1299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针对样本的体育锻炼的倾向性,课余锻炼的时间、次数和内容等进行问卷调查。所有抽查的学生虽然有99%的成绩在及格以上,但是他们的健康体质测试的总体成绩结构不合理是显而易见的。有70.2%女生和67.3%男生都是为了健康的目的去参加锻炼,然而他们在合理的锻炼时间和次数的人数比例上要低于70.2%和67.3%,这样有56%的学生趋于非健康的边缘。练习内容单一,练习形式过于集中,而学校的场地器材不足,在使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练习方式单一,练习效果不好,这种情况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运动促进健康就是在运动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上,通过健康测评和运动素质测评,为个体制定出全面、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完整运动方案及相关建议,并指导运动训练计划的完成,从而促进和保持个体健康的过程。近10几年来,"运动促进健康"作为改变生活方式、提升健康水平的新理念和新方法,被不断提出和研究。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结合ACSM第61届年会的热门主题,提出"音乐伴随训练"、"合理抗阻练习"和"健身移动辅助工具的应用"是运动促进健康实施领域的未来趋势和有效手段,旨在为进一步推动运动促进健康项目在我国的发展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心率变异(HRV)的影响,本研究对16名长期练习太极拳的老年人的HRV进行的测试。结论:太极拳运动是中小强度运动,长期练习太极拳的老年人运动后的HR和自主神经均衡性能够迅速恢复,比较适合老年人长期练习;长期练习太极拳的老年人心脏的“年轻化”不但体现在自主神经调节作用在运动前后的变化,还反映在运动后的快速恢复;建议有自主神经调节障碍的老年人,应当谨慎从事超过5min的持续性中等强度锻炼,避免诱发部分疾病;如何控制运动量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太极拳改善自主神经的调控作用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7.
摘 要:运动促进健康就是在运动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上,通过健康测评和运动素质测评,为个体制定出全面、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完整运动方案及相关建议,并指导运动训练计划的完成,从而促进和保持个体健康的过程。近十几年来,“运动促进健康”作为改变生活方式、提升健康水平的新理念和新方法,被不断提出和研究。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结合ACSM第61届年会的热门主题,提出“音乐伴随训练”、“合理抗阻练习”和“健身移动辅助工具的应用”是运动促进健康实施领域的未来趋势和有效手段,旨在为进一步推动运动促进健康项目在我国的发展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8.
运动减肥一直被认为是最安全、有效的减肥方法之一。但是目前关于运动减肥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甚至是理论认识上的错误,如运动减肥中关于运动强度的认识,关于力量练习对于减肥的作用等。本文是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论思考,对运动减肥中若干容易被忽略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相关研究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现状,从循环练习构成要素、优势、循环练习特点和循环练习程序设计等方面,对循环练习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系统阐述。作为体育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循环练习法是解决目前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差的有效方法之一。实践证明,循环练习法科学、有效、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0.
力量素质练习作为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的重要手段之一 ,历来被教练员们所重视。传统的力量素质练习方法都是围绕着提高肌肉的收缩力而进行的 ,而作为肌肉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在收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弹性成分”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认识。采用对比训练实验的方法证明 :在力量练习过程中重视并加强肌肉中弹性成分的练习 ,对运动成绩有意想不到的促进作用 ,这说明力量素质练习还存在着未开发的领域。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校大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取运动项目,参加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各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采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评价方法,研究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学生们在课外有组织地进行运动训练能有效增强体质,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城厢区莆田五中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学生体质健康的突出问题为研究内容,选取能反映学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肌肉耐力水平的1000米和800米为测试指标、反映上肢肌肉力量和耐力的引体向上测试指标以及反映腹肌耐力的一分钟仰卧起坐测试指标,来分析高中生生理技能的发展水平.并提出针对体质健康突出问题的运动干预,以期能为学生体质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针对"体育与健康知识有多少"这个基本学理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新旧两版《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体育知识进行分析,试图说明体育与健康知识不仅庞大有形,且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层次清晰,为今后科学设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各层次教材中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提供重要依据。研究表明:体育的知识浩瀚如海,为中小学体育知识传授带来极大的空间,也带来教材选择的难题;体育知识更新很快,其更新规律将成为中小学体育知识淘汰更新的依据之一;运动项目知识是体育知识的主体内容,也是中小学传统体育知识教学的重点,如何使运动项目教材化是未来的课题;健康促进与身体锻炼知识是非传统型的体育知识,惯受忽视,其整理和教材化也是未来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对高校健美操运动中柔韧素质练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实验法、调查法,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在健美操运动中柔韧素质练习的影响因素、练习原则、练习方法以及发展柔韧素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证明,大学生的柔韧素质经过科学合理的练习是可以提高的,并能有助于提高运动时肌肉伸展性、肌肉张力、动作幅度、动作质量、动作难度。同时也为高校在健美操运动中进行柔韧素质练习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地掌握大量运动技能,是当前乒乓球教学训练工作的紧迫要求和重要课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调查访问法和比较法,较深入地研究了乒乓球运动技能的基本特点,乒乓球技术教学的一般规律和乒乓球基本技术的教学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乒乓球动运技能具有开放性、精细性和多样性三个重要特点,乒乓球技术教学针对其特点,采用合理的教学程序和有效的练习方法,可明显提高教学质量,缩短教学过程。文章依据研究所得材料,进而深入分析乒乓球运动技能的三大特点,系统阐述乒乓球主要基本技术的教学顺序、教学步骤和练习方法,为乒乓球技术教学提出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日太极拳爱好者锻炼效果及期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中日太极拳爱好者的学练目的、练习效果、今后的期望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运动深受中日两国国民的喜爱,"增进健康、维持体力"是两国爱好者的习拳初衷和共识;由于两国的文化背景和爱好者每周习拳次数的不同,在增进身体健康方面取得的效果不同;高水平教练员的需求是两国爱好者的共同期望;在学练目的、锻炼效果及期望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与两国的社会形态、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他们对太极拳内涵的理解和认识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部分高校体育学院学生针对不同运动项目与准备活动之间的差异进行了调查及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对不同运动项目的准备活动在练习时间、练习强度、练习身体部位、练习内容、不同练习环境及组织形式等方面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研究不同运动项目的准备活动之间的差异,可以为找到适合进行不同运动项目的最佳活动持续时间、强度及内容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贯彻健康教育计划重新认识学校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健康体育与运动竞技的本质属性进行了简要的辨析和区分,并通过健康教育现状的透视和扫描,阐明了学校体育应以健康教育为中心的观点,同时揭示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定势.贯彻健康教育,如何正确解决好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的健康问题,为他们进行终生健康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已成为摆在学校体育界的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的普及,大学生对此项运动的需求不仅是停留在感官的接触,更是渴望参与球场上的挥拍练习。球拍击球产生的球感成为教师们所重视的问题。由于球感涉及范围广,贯穿整个运动过程,故球感训练已成为提高普通高校网球运动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教学、训练、比赛等理论探索和实践出发,对影响网球球感因素进行分析和归纳,提出有效的网球球感练习方法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少年运动员脑电图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动技能的形成就是建立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器的运动条件反射。大脑皮质神经元在机能上进行排列组合,使兴奋和抑制在运动中枢内有顺序地严格按照时期间隔交替发生。在非周期性练习及混合性练习中,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机能非常复杂,且运动过程的演变紧凑,要求神经过程的转换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据文献报导,少年时期神经系统工作能力较低。他们能否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