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制约,置身于人类社会的奥林匹克运动也面临着职业化对它的挑战。随着形势发展,奥林匹克运动的业余原则面临着解体,现代体育的特征促使奥林匹克运动向职业化发展,奥林匹克运动职业化是现代体育高度发展下的产物。奥林匹克运动的竞争是通过竞赛场体现的,越是激烈,职业化程度越高,否则,将会处于淘汰之列。  相似文献   

2.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自诞生之日起,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岁月。到今天,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举世瞻目的体育现象,五环标志和奥运会早已被全世界熟知。但一百多年来,它也曾几度陷入危机,也曾产生过许多问题。然而,奥林匹克运动领导人挥斧改革、去除陈疾,使它继续前进。跟上时代步伐、迎合社会需求,是奥林匹克运动永保生机昂扬的秘诀。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兴起的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以后开始的一项伟大的社会实践。研究奥林匹克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分析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兴起的各种因素,可以为更全面、深刻地认识这一当今世界上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社会文化运动提供有益的参考。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研究,结果表明: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是由一个广阔的时代背景长期孕育的结果。在三大思想文化运动、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古希腊传统体育的影响、资产阶级的教育改革、体育的国际化趋势、人们渴望和平的愿望和法国教育家顾拜旦的努力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兴起的奥林匹克运动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成为人类社会团结、友谊、进步的象征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有一个讲文明道德、讲团结友谊的历史传统。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法国的顾拜旦,为奥林匹克运动制定的宗旨是团结、友谊、进步、和平。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期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之目的就在于“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着重强调了体育教育必须注意文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理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奥林匹克运动是在特定哲学思想和特定体育理论指导下开展的国际性体育实践和文化传播活动。如何认识、理解、借鉴奥林匹克运动的理论 ,对我国体育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现实和历史意义。中国的体育理论与奥林匹克运动的理论既不等同也不对立 ,洋为中用、推陈出新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理论 ,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是中国体育理论和实践的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6.
奥林匹克运动是当今世界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社会文化运动,研究这一运动兴起的影响因素,对全面了解奥林匹克运动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资产阶级的教育方式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创造了条件,使体育成为教育的一项内容开始了在学校的实施,为体育在全社会的开展做好了准备。而近代体育在德国、瑞典、英国的发展则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式,体育的国际化趋势更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论当代中国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新焦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的进步改善了社会活动的环境,中国体育的发展提升了中国体育在国际体坛的成绩和地位;;国际社会的一些新变化为世界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世界体育的发展使得自身的国际地位提高;;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日益改善,中国体育国际地位的上升,为中国参与奥林匹克运动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这种背景下,大力参与国际体育事务、加强奥林匹克研究与宣传教育、适时申办并主办奥运会、争取早日为奥运会贡献传统的武术项目、拓展群众体育并协调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尽快实现奥运成绩的突破并进入第一集团成为当代中国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新焦点。新焦点的内容不是单方面为奥林匹克运动做贡献。而是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的互相促进与共同进步。新焦点的发展不是单方面为体育进步,而且为整个国家进步做贡献;;新焦点的实现不是仅为实力增强本身做贡献,而是寻求一种中国与国际社会、中国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新焦点的实现需要中国做出巨大努力,尤其需要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社会文化的迅猛发展与体育运动的蓬勃兴起,给体育文化的发展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通过阐述体育人文观的一些基本观点和分析研究奥林匹克运动新格言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旨在找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两者更好指导体育文化及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与深化。  相似文献   

9.
奥林匹克运动是以体育活动为基本活动方式和特征的一种国际社会文化现象,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奥林匹克运动是当今社会体育教育的一种极其成功的教育方式,是一种符合时代精神,催人上进,可以为我所采用的教育形式,其教育特性使它在新时代表现出了迎合社会发展需求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特性,即奥林匹克运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催化剂;是培养青少年现代化意识的重要阵地;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实验基地。  相似文献   

10.
2020年人类社会进入到21世纪的20年代,恰逢新的"奥运年",文章运用历史学、文化学及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回溯与梳理中国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从差异走向融合的历程,对构建多元平等共享的世界体育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认为具有浓重西方文化色彩的奥林匹克运动进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体育在经济基础、文化形态、思维方式、伦理与价值取向及认识与观念等方面存有差异。中国体育在发展中既保留了中国传统特色与精髓,又吸收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精华,并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五千年文化基础上,不断向外传递中国文化,逐步实现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交流与融合。中国体育离不开奥林匹克,奥林匹克亦离不开中国,两者彼此相融,相互依赖。进而指出中国在2022冬奥会举办之际,应充分利用奥林匹克平台传递中国理念,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宣传中国,并为奥林匹克和人类文化作出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奥林匹克体育与中国传统体育之差异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产生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奥林匹克体育与中国传统体育属于不同的体育体系,研究双方的差异,对全面了解奥林匹克体育与中国传统体育的内涵及探讨二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交流和融合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表明:长达数千年的封建制农业社会,使中国形成了内容丰富、层次较高的传统体育活动形式,为人类体育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却烙有农业社会的印记.奥林匹克体育则是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后的产物,与中国农业型体育文化相比,在价值观念、理论认识、运动方法、管理方式和物质设施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也正是这些差异,孕育着中国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体育融合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体育软实力和南京青奥会精神的解读,认为承办南京青奥会,弘扬奥运精神,对南京城市体育软实力的影响具体体现在:(1)让南京城市广大市民真正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提高健身意识,成为推动南京城市体育文化发展的精神动力;(2)青奥会的举办可以更好地把中国传统体育精神传达给外国朋友,使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新魅力,促进中华体育精神在新世纪、新时期的弘扬;(3)南京青奥会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精神将带动南京公共体育精神的巨大飞跃;(4)青奥会所特有的青少年教育功能,将为南京城市营造了良好的竞赛氛围、文化氛围、体育人文氛围,有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提出借青奥会之东风,提升南京城市体育软实力的策略选择:(1)利用青奥会契机,重视南京城市营销,提升南京城市体育文化辐射力;(2利用青奥会契机,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以保护整理文化遗产为核心,提升文化传承力;(3)以青奥会为契机,以"文化名牌"打造为重任,提高文化创新力。  相似文献   

13.
摘要:奥林匹克运动与我国大众体育互相促进,关系密切。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历史分析法,旨在通过探讨奥林匹克运动与我国大众体育双向驱动的基础和内涵,以期推动二者协调发展。结果表明:奥林匹克运动与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经历了初步接触、曲折历程、顺畅发展及初步互动、全面发展及深入互动四个阶段;二者相近的终极目的、相似的组织结构、相同的活动内容,使其有坚实的互动基础;二者思想层面双向驱动表现为奥林匹克思想体系促使我国大众体育的思想发展、我国大众体育的独特思想促进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的完善。组织层面表现为奥林匹克组织体系为我国大众体育组织制度提供借鉴、我国大众体育的组织制度对奥林匹克组织体系的补充。活动层面表现为奥林匹克活动体系加速我国大众体育活动内容的现代化、我国大众体育的活动内容推动奥林匹克活动体系的全球化。二者双向驱动中要警示以下问题:准确把握奥林匹克运动注重教育、文化培养人的思想内核;借鉴奥林匹克的组织制度要注重先进性和实际国情相结合;并保护好、传承好、创新好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尝试性地为解决奥林匹克运动与我国大众体育双向驱动中的问题提供借鉴,推动二者协调发展,早日实现“体育强国”的梦想。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顾拜旦体育思想的悖论、根源及其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研究表明,顾拜旦体育思想主要存在着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平等与不平等、全民化与精英化等方面悖论。顾拜旦体育思想的悖论对奥运会的政治基础与政治理想、奥运会的社会融合与社会参与、奥运会组织框架与组织基础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导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存在异化现象与内在危机的关键成因。这就为今后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在实践上加强奥林匹克的制度设计同时,在理论上完善、充实顾拜旦构建的奥林匹克哲学体系。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可以丰富和发展顾拜旦构建的奥林匹克哲学体系,对于化解顾拜旦体育思想悖论所导致的现代奥运会的消极影响提供了发展思路与方法论。  相似文献   

15.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和谐共存、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精神,为世界体育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通过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和奥林匹克体育文化底蕴的对比分析,认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天人合一"的理念,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与未来社会人类对体育文化的需求理念一脉相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必将成为世界主流体育文化,这对于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顾拜旦构建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理论大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产生的背景和顾拜旦的言论等文献的分析,认为:顾拜旦把人的和谐发展与世界的和平发展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出发点,通过奥林匹克的文化活动培养和教育青年.为了保证奥林匹克运动理想的实现,他设计了各种仪式、文化活动,制定了各种制度保证奥林匹克运动的神圣性、独立性和纯洁性.顾拜旦架构的奥林匹克运动既继承了古代奥运会的宗教精神、教育价值和审美艺术,又根据历史条件赋予时代精神,提出了崇高的奋斗目标,使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连接了古代文化、现代精神和未来理想,成为促进人类的和谐、和平发展的社会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7.
奥林匹克运动作为西方先进文化的产物,其“公平竞争精神”、“和平精神”、“人类理性精神”已深深植根于拥有5千年文明历史的东方大国的文化土壤之中;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传统体育的“注重和谐,身心协调”、“积极入世,精忠报国”、“人伦纲常,等级森严”折射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体育伦理思想。对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冲突和融合的分析,促进中国传统体育伦理和现代奥林匹克的融合,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推动中国体育事业和现代奥林匹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国内竞技体育发展现状,认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非均衡性具体表现为:奥运项目与非奥运项目发展的非均衡性,奥运项目分布的非均衡性,奥运项目内部发展的非均衡性,以及奥运项目与大众体育、学校体育项目发展的非均衡性。为了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我国奥运项目的均衡发展,缩小我国竞技体育项目分布的地区差异,协调好奥运项目与非奥运项目发展的同步性,以顺利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