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摘要:为分析竞技体育对于群众参与带动效应,基于百度指数实证检验里约奥运会竞技体育赛事、奥运会奖牌等外生竞技体育事件关注的影响,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证检验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群众偏好的运动项目社会关注较高;获得里约奥运会金牌项目的百度指数峰值较高;里约奥运期间绝大部分运动项目百度指数显著提升;群众偏好、奥运会奖牌是影响社会关注和参与运动项目重要因素;因此,发展群众体育既要充分考虑群众偏好,也离不开竞技体育赛事、竞技体育奖牌激励。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检验竞技体育对于社会关注体育运动和社会参与体育运动影响,验证竞技体育对于群众体育引导作用,有助于明确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里约奥运会期间出现的一系列事件的解析,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并结合新闻报道和观看奥运会赛事直播等方式进行分析比较,用客观、发展的眼光审视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研究表明:在里约奥运会上各层面的竞技观发生了改变.运动员层面,渐渐从单纯承受奖牌压力渐渐地开始学会享受比赛.国民和体育群众层面,对于体育明星的不理想成绩的理性看待,"傅园慧"现象产生的后续效应都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人从看重奥运成绩到奥运参与感受的转变,这充分表明国人体育文化素质的提高.教练员层面,教练员开始更多的关注运动员的长久发展和尊重运动员个人生命价值.国家层面,体育主管部门竞技观的转变,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两轨并行的态度,同时也是国家自信的表现,虽然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家仍将看重竞技成绩,但是逐渐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竞技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运用经济学中"钟罩"现象理论,提出了竞技体育的"钟罩":即在"奥运争光"和全运会战略大背景下,竞技体育"钟罩"的体现;中国竞技体育中为了争夺奖牌,陷入一切为了奖牌服务的"奖牌钟罩",在这两个大"钟罩"的笼罩下,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道路也陷入了死板的发展模式,作为竞技体育之母的田径项目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发展弊端。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竞技体育队伍是我国竞技体育队伍中的一支主力军,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共夺得7金3银,位居中国体育代表团各省市的第一位;提升广东省竞技体育队伍奥运贡献力应该从突出奥运布局、狠抓传统优势项目、努力提高重点项目的运动水平、开辟新的奖牌增长点、引进国外优秀教练员、加快运动水平的提高速度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对比研究等方法对我国奥运代表团在里约奥运会所获奖牌情况与世界体育发展格局进行分析,归纳里约奥运会我国奖牌特征与我国竞技体育各项实力.分析结果表明:在里约奥运会中我国奖牌结构特征呈"下滑递增"趋势;传统项目略有下滑但依旧为夺金主力;潜优势项目自行车、跆拳道实现突破;基础项目田径、女足、女排有所提升,篮球项目下降最为明显,整体实力明显薄弱.建议我国积极调整发展战略,改革竞技体育体制、优化体育项目结构、完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科学训练方法,保持优势项目,提升基础项目、发展潜优势项目,整体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沉寂多年的日本奥运军团,在雅典奥运会上突然复活,一举夺取了37枚奖牌。通过对日本竞技体育的历史回顾和发展现状研究,以探析日本奥运军团重新崛起之谜。  相似文献   

7.
第29届奥运会奖牌分布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比较法、归纳法和对应分析的方法,对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奖牌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得到的结论是:奥运奖牌呈逐步分散特征,体育强国所获得奖牌比重呈下降趋势;洲际竞技实力特征表现为欧洲最强,亚洲稳步上升,美洲保持平稳,非洲、大洋洲相对落后。  相似文献   

8.
百年夏季奥运会项群洲际竞技实力分布态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奥运会百年历程的发展,世界各洲际在不同项群上展现出不同的竞技实力,各洲际奥运会上所获的奖牌是代表其竞技实力的主要指标。应用经济学中波士顿矩阵法又称四象限分析法将奥运奖牌占有率和奖牌增长率双指标结合分析,确定竞技实力分布态势的4种类型:占增双高态,高占低增态,低占高增态和占增双低态。百年奥运4个历史阶段中,各项群竞技实力分布态势特点表现为:欧洲在所有项群奖牌占有率均具明显优势,4个阶段呈占增双高态或高占低增态;北美测量类项群各阶段均呈高占低增态或占增双高态,其他类项群多呈低占高增态;亚洲第4阶段制胜类和得分类项群实力较强,均呈高占低增态或占增双高态;中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实力较弱,各类项群4阶段均呈低占高增态或占增双低态。奥运会奖牌分布态势研究是竞技实力研究的一个新形式,它为今后竞技体育实力评价体系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初西部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及目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分析了西部地区竞技体育的主要现状,即竞技水平明显滞后于东部地区及中部地区、体育事业经费短缺、奥运贡献度低、优势项目少、发展非均衡性突出等,依据梯度发展、取长补短、适度发展等原则,结合西部地区的地域、人文等特点,提出构建21世纪初西部地区竞技体育层次发展战略及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不同培养模式对提高国家竞技体育水平和推动高校体育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以清华大学的田径运动员胡凯,中国人民大学奥运跳水冠军郭晶晶,北京体育大学奥运举重冠军张湘祥为案例,对我国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模式进行研究,为高校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促进我国高校成为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摇篮。  相似文献   

11.
"竞技体育强国"论析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世界级赛事比赛成绩,首先是奥运会金奖牌榜排名,是对国家(地区)竞技体育水平发展状态总体评价的首选指标;在大多数国家或地区,不同类别运动项目竞技水平发展不平衡是正常的现象;奥运会赛场上不同项目的竞技结果对国家(地区)竞技体育水平发展的总体评价具有同等的贡献。在21世纪3届奥运会上,我国竞技运动总体水平均进入第一集团,毫无疑义是国际体坛重要的竞技体育强国。面对不同竞技项目的不同赛绩,中国竞技体育界应认真进行结构分析,清醒地认识我国不同竞技项目竞技水平在国际竞逐中的地位,以便科学制定不同竞技项目的发展策略,建设好有重点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强国。  相似文献   

12.
在以往研究基础上,结合现实情况,围绕中国射击射箭队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这一中心,作者从比赛天气、科学研究、力量训练、学习型教练员团队、训练场地标语设置、备战动员和金牌目标等方面提出了个人见解和建议,以期能为中国射击射箭队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28届奥运会我国竞技体操的目标定位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剖析当今世界体坛格局及发展动向,确立了28届奥运会我国竞技体操的目标定位,即力争团体金牌,巩固传统优势项目,拓展新的夺金点。提出了加大后备力量培养工作力度,努力提高教练队伍索质,狠抓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不断更新训练方法与手段,注意项目结构调整和布局的合理性,训练方向应由单一全能型向多元的单项、全能并存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广泛收集史料的基础上,追溯了蹦床运动的起源,比赛项目的设置以及世界蹦床运动的发展现状,特别是我国女子网上单人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获得铜牌后,蹦床项目如何整体快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以及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实现金牌突破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摘要:奥林匹克运动与我国大众体育互相促进,关系密切。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历史分析法,旨在通过探讨奥林匹克运动与我国大众体育双向驱动的基础和内涵,以期推动二者协调发展。结果表明:奥林匹克运动与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经历了初步接触、曲折历程、顺畅发展及初步互动、全面发展及深入互动四个阶段;二者相近的终极目的、相似的组织结构、相同的活动内容,使其有坚实的互动基础;二者思想层面双向驱动表现为奥林匹克思想体系促使我国大众体育的思想发展、我国大众体育的独特思想促进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的完善。组织层面表现为奥林匹克组织体系为我国大众体育组织制度提供借鉴、我国大众体育的组织制度对奥林匹克组织体系的补充。活动层面表现为奥林匹克活动体系加速我国大众体育活动内容的现代化、我国大众体育的活动内容推动奥林匹克活动体系的全球化。二者双向驱动中要警示以下问题:准确把握奥林匹克运动注重教育、文化培养人的思想内核;借鉴奥林匹克的组织制度要注重先进性和实际国情相结合;并保护好、传承好、创新好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尝试性地为解决奥林匹克运动与我国大众体育双向驱动中的问题提供借鉴,推动二者协调发展,早日实现“体育强国”的梦想。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体育发展战略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战略目标,建设体育强国的是2008年奥运会后中国体育新的战略目标。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中国体育的的坚实基础,在中国和广东省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广东体育要从追求奥运会、全运会的金牌数量和排名名次转变到保持相对高的竞技体育水平、注重提高全民族的体质、提高体育发展的科技含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企业参与奥运TOP计划的意义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P计划是奥林匹克运动商业化运作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主要项目,是奥运与商业联姻的骄子。北京申奥成功激励着我国企业迈向TOP计划,参与TOP计划是我国企业迈向国际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参与奥运TOP计划的意义,提出了我国企业参与奥运TOP计划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精粹,发扬了体育精神,用一枚枚金牌证实了我国在奥运项目上的绝对实力。然而,世界体育发展不仅限于奥运项目,还包含着许许多多非奥运项目。这些非奥项目很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样寄予着人们无限的期望。在实际生活中,非奥运项目的发展却是屡屡受阻,影响着中国成为真正的体育强国。本文结合当前我国非奥运项目发展现状,分析了非奥运项目在我国群众基础广泛、生命力顽强,很多项目具有时代特征及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同时也指出当前非奥运项目发展面临诸如经费来源不足、体制政策倾斜有限、项目发展参差不齐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非奥运项目发展需要稳步推进项目的重组进程、增加外部资金来源、逐步减少对政府的依赖、建立非奥项目服务中心和相关配套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必须完成好两个任务:一是要发挥出高超的技术水平,夺取更多的金牌和奖牌;二是通过运动员的比赛,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悠久的历史、灿烂的化和高尚的民族特性。根据上述任务和我国竞技体育的现实情况,奥运会比赛项目可分为四种类型:优势项目;大户项目;热点项目;新设项目。在制定中国体育代表团金牌战略和作战方针时,应该针对四类项目采取不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