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意义] 研究量化自我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实际意义与发展模式,促使图书馆为用户提供其进行量化自我的技术环境。提升用户的个人认知水平并实现图书馆服务管理模式的拓展。[方法/过程] 通过调研国内外各个领域量化自我技术的应用现状,明确量化自我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意义。在辨析量化自我与传统图书馆服务概念异同的基础上,建立基于量化自我技术的图书馆服务管理体系,明确可用于图书馆场景中的用户量化自我数据以及图书馆应用数据的领域。[结果/结论] 提出量化自我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服务管理模式以及用户行为数据量化的关键技术。图书馆可通过用户数字足迹探寻、建立最优阅读目录等方式创建量化自我的应用体系。量化自我在图书馆的应用仍存在数据支配权的获取、数据可移植性、用户信息安全、负面影响的责任归属等问题,需要建立信任关系、依靠完善的法律来解决。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定义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内涵,建构支持智慧服务的数据属性模型,并进行方法和过程的讨论,从而促进智慧服务的实现。[方法/过程]对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含义进行解释,提出图书馆服务的智慧程度和数据的交互性、交互频度、响应时间以及数据感知深度的关系模型,论述不同数据属性对智慧服务的影响,并提出数据获取的方式。[结果/结论]数据是现代图书馆实现智慧服务的必要支撑,图书馆必须依靠足够的技巧与耐心,挖掘用户的潜在数据,并基于相应的数据交互实现快速、深入、灵活的智慧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移动应用程序(APP)的大量供给及用户注意力稀缺性,导致了其激烈的生存竞争。对于亟待发展的学术APP而言,研究其用户采纳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加以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技术接受模型、期望确认模型等经典用户行为理论模型为基础,结合学术APP的特点,构建学术APP用户采纳意愿影响因素模型;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从而验证模型的适用性。[结果/结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满意度、感知权威及社会影响对学术APP用户采纳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学术APP开发者应当增加资源的可获得性,提升用户对有用性与易用性的感知;强化APP属性,提升用户满意度;严格控制资源的专业性,维护用户对权威性的感知;扩大学术APP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旨在探索我国智慧城市APP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改善智慧城市服务、推动智慧城市技术方案落地、提升智慧城市APP用户体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方法/过程]收集全国140个城市333个智慧APP的相关数据,结合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首先,利用SPSS统计分析APP的区域分布及评分;其次,结合内容分析法对APP的功能描述及15 754条用户评论进行定性分析,归纳APP的类别栏目及用户反馈;最后,结合现状讨论智慧城市APP的未来发展路径。[结果/结论]梳理我国智慧城市APP的区域分布、类型功能、评分及用户评论。当前,我国智慧城市APP分布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按照功能可划分为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生活三大类,整体评分不高,存在技术缺陷、服务质量差、信息不准确、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等6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盼盼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5):140-148
[目的/意义]通过梳理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研究文献,为未来研究个人信息保护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利用CNKI数据库,系统收集关于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国内核心期刊论文,对文献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研究主题,并进行论述。[结果/结论]将现有的研究成果按主题分为5类:国内外实践经验研究、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个人信息保护机制探索、个人信息安全风险与应对、相关法律法规研究,评述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移动视觉搜索能有效地帮助用户从海量的文本、图像和视频等视觉数据中快速找到其感兴趣的信息,对其进行系统研究,能丰富和深化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理论和信息服务思想。[方法/过程]介绍数字图书馆移动视觉搜索的应用需求及表现形式,探讨移动视觉搜索研究历程及其在数字图书馆情境中的重要性,并对数字图书馆移动视觉搜索机制的内涵、分类与架构设计等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提出应从移动环境软硬件资源局限性、用户需求多样性、移动用户体验质量、互操作性、协同管理等5方面着手建设数字图书馆移动视觉搜索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为了给读者提供多种移动服务,方便读者使用图书馆,探讨用微信公众平台构建图书馆APP的技术实现方法。[方法/过程] 采用OneThink内容管理框架开发微信服务程序,整合图书馆的业务系统和各种资源后,通过微信服务程序和自动发送信息程序呈现给用户四大功能模块:资源检索、服务、个人图书馆、用户与图书馆馆员的实时交流。系统后台模块则主要实现系统配置、用户管理及插件的管理配置等功能。[结果/结论] 以微信公众平台构建的图书馆APP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通过相关研究与实践,为运用微信小程序助力学科知识服务提供思路与参考。[方法/过程] 分析微信小程序的特性与服务现状,提出以用户为中心的"大环境、深发现、小前端、富生态"的学科知识服务框架与模式,并从信息服务、知识服务、个性化服务等视角进行服务内容研究。以"干细胞助手"微信小程序为例进行案例实践,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结论] 只要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小程序生态也能承载丰富的学科知识服务应用,从移动端支持用户的科研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图书馆用户信息模型是对用户及其与图书馆互动过程中各种属性的描述,也是用户信息资源化的前提与基础。[方法/过程] 在分析并借鉴几个学习者信息模型基础上,构建出图书馆用户信息模型框架。[结果/结论] 在保护用户隐私权的前提下,如果图书馆将用户信息通过关联数据方式发布,那么各种知识生产与服务系统便可以利用它来扩展服务,从而实现图书馆用户信息资源化之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0.
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用户画像模型构建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意义]为了挖掘用户数据背后隐藏的价值,全面了解用户需求,构建用户画像模型,为数字图书馆实现精准服务提供新动能。[方法/过程]针对数字图书馆用户画像的内涵及特征进行剖析,分析用户画像的数据来源及采集处理过程,提出数据驱动下用户画像数据化→标签化→关联化→可视化的驱动主路线,从自然维度、兴趣维度、社交维度,构建多维度、多层级、立体化的用户画像模型。[结果/结论]详细阐述数字图书馆用户画像模型的构建流程,设计用户画像的框架模型,并将用户画像应用于数字图书馆的精准推荐、个性化检索、精准宣传以及参考决策中,以促进数字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升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近年来个人云存储服务的技术安全问题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个人云存储服务用户持续使用率。识别和分析使用云存储服务的技术安全风险的关键影响因素,对于个人云存储服务提供商提供安全云存储服务、提高个人云存储服务用户粘性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方法/过程]基于文献调研、专家访谈、云计算安全报告(Gartner)、云计算安全架构与标准(ENISA、CSA、FedRAMP、MTCS),构建个人云存储服务的技术安全风险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得出个人云存储服务的技术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中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直接影响矩阵,运用Fuzzy-DEMATEL方法对个人云存储服务技术安全风险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及重要程度进行分析,揭示个人云存储服务技术安全风险关键影响因素。[结果/结论]个人云存储服务技术安全风险关键影响因素包括:访问控制、服务/账户劫持、软件安全风险、虚拟化漏洞、数据传输安全。最后,依据实证研究结论,为个人云存储服务提供商构建安全云存储服务提供可行的技术建议。本研究丰富了个人云存储服务安全风险理论研究成果,为个人云存储服务提供商保障用户数据安全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移动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评价指标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针对移动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日益严重的现象,分析评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有利于保护移动APP用户隐私,促进信息平台健康发展。[方法/过程] 分析移动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构建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分析法(ANP)与熵权法综合确定指标组合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移动社交APP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 所构建的移动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指标体系中APP平台原因造成隐私泄露的风险最高,用户原因造成隐私的泄露其次。整体上用户隐私泄露风险派派最高,微信最低,但都接近中等风险。为降低移动社交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移动用户、APP平台以及监管部门各方应当针对不同APP的不同情况,有侧重地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国内学科服务多以馆员主动服务、用户被动接受模式为主,存在用户参与不高,馆员成就感较低等问题,导致学科服务不能形成积极的长效机制。本研究从用户行为习惯角度出发,通过培养用户积极主动触发需求痛点行为,养成依赖学科服务习惯,增强用户黏度和忠诚度,为大学图书馆开展持续有效的学科服务提供借鉴。[方法/过程]依据钩状模型理论和信息交互模型,设计了学科服务用户资源获取和利用的行为习惯及需求调查问卷,通过调研不同用户群在获取和利用学术资源时的行为特点和规律,发现和定位用户的真实需求,由此构建三阶锚定学科服务策略架构。[结果/结论]研究表明,三阶服务策略遵循钩状模型理论,循环作用,互为融通,能够充分发挥各个馆员的特长和团队合作的优势,提升学科服务价值和用户忠诚度,由外部激发用户痛点,痛点由低到高,用户主动触发和完成痛点,由此馆员精准定位用户的需求痛点并提供有效的服务奖励,诱导用户重复投资或升级痛点,从而形成学科服务闭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云服务在图书馆的应用可有效提升图书馆的数据存储与计算能力,但也为图书馆带来众多信息资源安全问题,而云计算服务协议的不规范性更加剧了图书馆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方法/过程] 选取8家云服务代表运营商的服务协议作为样本,聚焦云服务协议中有关信息安全的条款,从数据收集、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数据访问和服务安全等5个方面深入分析当前云服务协议条款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结果/结论] 图书馆应用云服务可能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包括:云服务协议内容缺失,用户信息安全难以得到确切保护;云服务协议表述模糊,尚未建立健全的安全保障机制;云服务协议的制定更有利于云提供商,用户权利易受侵犯。在此环境下,图书馆应当进一步明确图书馆用户数据的所有权,强调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为使图书情报机构能全面获取用户真实信息,准确感知用户兴趣和偏好,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提出一种可信第三方的用户个人信息获取模型。[方法/过程] 该模型通过构建第三方平台存储个人信息,并向用户与图书情报机构提供个人信息管理与应用服务,实现精准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提高图书情报机构信息资源的利用率。[结果/结论] 可信第三方平台的提出可以克服以下不足:①目前在图书情报机构资源平台注册的用户,其个人信息易被恶意攻击的黑客和某些不良资源商私自传播、滥用和篡改;②部分缺乏安全感的用户使用虚假信息注册;③图书情报机构通过 IP地址认证合法用户的方式不能有效地管理和服务用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通过分析探讨档案用户需求、用户期望及用户感知与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以证实用户感知理论在档案服务质量研究中的适用性,进而为从用户感知角度研究档案服务提供相应理论基础。[方法/过程] 根据文献阅读构建档案用户期望与用户感知质量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验证或修正;借助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得出档案用户期望与感知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 档案用户服务需求是用户产生服务期望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档案用户期望与其感知的服务质量之间存在正向作用关系,用户对实际感知的服务质量的评价随着用户对档案服务期望值的提高而提高。该结论使得用户感知理论在档案服务研究领域的适用性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微博转发是实现微博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对用户转发行为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微博信息传播机制,对热点话题检测、舆情监控、微博营销等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往研究中用户兴趣表示不够全面准确以及未考虑情感差异对用户转发行为的影响,提出一个融入情感差异和用户兴趣的微博转发预测模型。[方法/过程] 该模型首先从维基百科中提取概念语义关系构建维基知识库,将其作为语义知识源对微博文本进行语义扩展,解决语义稀疏问题;对语义扩展后的用户历史微博进行聚类,提取用户兴趣主题和主题对用户的影响力;然后计算微博中各类情感的情感强度,提取情感差异特征;最后结合用户行为特征、用户交互特征、微博特征、用户兴趣特征和情感差异特征,运用SVM实现微博转发预测。[结果/结论] 在新浪微博真实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 针对我国科研工作者获取国外学术信息过程中涉及的隐私保护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对策与防范策略,并探讨大数据与区块链隐私保护技术及其实现隐私保护的可行策略。[方法/过程] 通过对国外学术数据库平台网站的访问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发现这些数据库平台除了在其自身网站中插入收集用户信息的脚本外,还存在使用第三方平台脚本对用户信息进行实时收集的情况,并对此结果进行分析,挖掘其关联性。[结果/结论] 通过大数据技术,科研用户访问国外学术数据库信息可为数据库商及其合作伙伴或政府机构所获取利用,致使科研用户的隐私信息发生泄露的风险,从而导致个人安全问题、财务问题,甚至国家安全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随着移动社交软件用户量的增加和功能的丰富,其用户使用过程中引发的隐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移动社交软件隐私安全对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将对社交软件服务商完善功能和行业部门加强对隐私安全的监管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方法/过程] 基于信息生态视角建立移动社交软件隐私安全对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运用结构方程实证研究方法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结果/结论] 信息内容安全是用户愿意使用移动社交软件的最关键影响因素,其次是信息人素质和信息环境对使用态度也产生正向影响,移动社交软件使用态度对使用意愿产生正向影响,而信息技术对使用态度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向校外用户提供借阅服务时收取押金的现象,寻求可覆盖大部分用户的免押金信用借阅体系。[方法/过程]分析高校图书馆所遇信用问题的产生原因,对比国内外高校图书馆面向校外读者的借阅制度。[结果/结论]在信息化社会中,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中的用户信用体系由用户信用信息体系、用户信用评价体系、用户失信惩罚制度、用户信用教育体系、信用风险转嫁机制等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