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运用三维运动学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现役4名最优秀的女子链球选手旋转技术进行研究发现,张文秀旋转过程中重心整体上下起伏程度偏大,用力阶段上体伸展幅度大,对器械的控制能力较强,符合右脚"晚抬早落"的技术要求,王峥重心上下起伏程度大,左侧上体转动速度过快,对器械的控制能力差,存在提前转动对器械加速的现象。刘瑛慧旋转阶段重心起伏程度较小,对器械的加速现象不明显。郝帅旋转过程中对器械控制能力差,加速现象不明显,手臂有提前用力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采用Dartfish解析法,选取角度、高度、距离等指标,对巩立姣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最好成绩2022 m的推铅球滑步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并与新西兰选手ADAMS Valerie进行比较,指出:巩立姣在团身动作阶段,右腿屈膝程度小,呈现躯干下潜、臀高肩低的姿态;在背向滑步右脚离地瞬间,左腿摆动过高,重心向投掷方向移动不充分、躯干起伏较大;在右脚着地瞬间,滑步距离较短、左侧肢体的回扣松散,超越器械幅度小;在左脚着地瞬间,左脚落于投掷中线上,两脚间左右距离过小、前后距离过大,超越器械不充分。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改善建议,为其今后技术训练和水平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摘要:女子链球是我国田径的优势项目,为了进一步探索项目的内在规律和对运动员技术完善提供帮助,推动该项目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运动生物力学拍摄和三维解析的方法,对我国两名最优秀女子链球选手的投掷技术进行研究,发现:我国两名选手普遍存在对器械持续加速能力偏弱现象,特别是第4圈和最后用力阶段,整个旋转中第四圈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都存在球体力量向身体方向转移的拉球、左肩回撤现象)。同时存在器械斜面角偏大以及右腿上腿不积极现象,右脚有延迟着地和速度慢的现象。其中王峥旋转技术中第三圈存在的问题比较大,双支撑阶段左膝关节伸展幅度过大,肩带多余肌肉参与用力,上肢的放松和舒展程度较差,造成器械运行轨迹缩短,以上是王峥技术改进和完善的方向。张文秀的技术主要问题是进旋转速度慢、第四圈向身体方向拉球等问题,造成第四圈双支撑阶段加速距离的缩短,以上问题是张文秀技术完善的方向。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我国运动员的优势和存在问题,为技术运动员改进和提高运动成绩提供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优秀男子链球运动员旋转技术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高速摄影及影片解析,对我国三位优秀男子链球运动员的旋转技术特征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三位优秀运动员与国外优秀选手相比,在旋转时单、双支撑时间分布、链球加速途径,重心位置变化及链球运行斜面变化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训练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两台SONY摄像机对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黄海强进行同步拍摄,并运用德国SIMI软件进行解析.研究结果:成功与失败试跳相比,起跳阶段缓冲幅度小,最大缓冲瞬间膝关节角均值大13.24°,缓冲阶段膝关节角变化幅度均值小10.48°;起跳腿离地瞬间重心Y方向速度(侧向速度)差别较大,与膝关节在起跳缓冲阶段缓冲旋转动作幅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三维摄像法和录像解析法,对河北省三代女子铁饼奥运选手肖艳玲、宋爱民、苏欣悦和陈扬的投掷技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4名运动员在动作节奏方面存在差异,肖艳玲旋转速度较慢但幅度大,其他3人旋转速度较快,但旋转过程中身体和投掷臂相对放松;宋爱民腾空阶段用时最短且保持了加速趋势,其他3人在腾空阶段的旋转速度都出现了明显下降;4名运动员在转换阶段对身体和投掷臂都进行了很好的控制;在铁饼出手瞬间,肖艳玲、宋爱民和苏欣悦的左侧支撑十分稳固,且右髋的转动与右腿的蹬伸都非常充分,而陈扬的左侧支撑和右侧蹬转都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7.
以第十届全运会男子铅球项目前6名运动员的滑步技术为研究对象,运用运动学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的滑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右腿摆动最高速度基本上出现在右腿积极蹬伸阶段,但存在着右脚蹬地角较大、滑步时间较长、右髋角较大等问题,从而减小了身体重心的水平速度,增大了身体重心的垂直速度,使滑步阶段铅球速度和身体重心速度相应减少,从而影响最后成绩。  相似文献   

8.
采用近景定机三维摄像测量法、三维运动学分析法,对济南全运会前3名女子铅球运动员进行技术解析。结果表明:滑步阶段李玲左腿摆动与右腿蹬伸配合不合理,李玲与李梅菊右脚着地瞬间身体重心速度和铅球速度差值较大,影响了超越器械动作的效果。过渡阶段3名运动员右髋速度均大于左髋速度,有利于髋横轴对肩横轴的超越和身体肌群的有效拉长。最后用力阶段3名运动员右髋、右肩、右肘和铅球4个环节的速度逐渐增加,用力顺序合理,但加速能力不同。3名运动员铅球离手时左侧撑蹬技术均不甚理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屈髋屈膝现象,影响了用力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标枪项目的研究领域,对交叉步结束后右腿用力形式和右脚支撑技术的研究,是国内学术界长期以来关注的焦点问题。交叉步结束右腿着地后的主要任务是尽量减少单支撑的时间,使左腿尽快的着地并尽可能的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快速形成双支撑用力,使身体形成最佳的发力姿势,为最后出枪创造条件。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三维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交叉步结束后右腿运动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单支撑阶段,我国运动员右腿缓冲时间普遍较长,右膝缓冲的幅度相对较大,多数运动员右膝最大缓冲在身体重心或右髋移过支撑点后的一段时间出现,单、双支撑阶段我国运动员右腿各环节保持速度的能力较弱、加速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全国田锦赛男子铅球选手最后用力阶段三维运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我国男子铅球运动员运动技术的现状及其落后原因,采用美国Ariel运动录像快速反馈分析系统对2008年全国田锦赛前8名中采用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7名运动员进行运动学分析,取其最好一投成绩来进行图像解析。结果表明:7名运动员存在左脚着地时膝关节角度控制较为适宜,但器械出手瞬间膝关节角上升不到位,前后差值不太理想;在器械出手瞬间运动员有不同程度屈髋后座现象;部分运动员右踝角、右髋角、右膝角伸展程度不够理想;最后用力所占总时间的比例较大;在最后用力过程中,存在右髋、右肩过早加速特征,整体动作速度欠积极,对球的持续加速能力较差,环节用力的顺序不尽合理,加速施力效果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11.
研究体育,不能不研究孔子,孔子是当下中国体育及其研究无法绕过的"界碑";孔子是个迷,只有解开这个迷,才能开启体育乃至中华民族继续健康发展的进路。  相似文献   

12.
优秀男子链球运动员力量素质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与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对我国 2 1名优秀男子链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进行了研究。筛选出对链球运动成绩有显著影响的主要力量素质指标 ,建立了我国优秀男子链球运动员力量素质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 ,并指定出相应的评价标准。为科学诊断链球运动员力量素质发展水平 ,最优地控制力量训练过程 ,提高训练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尔菲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从专项训练学角度研究了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结构及评价标准,建立了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指标体系、预测模型,制定了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并列举了应用实例。为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定量监控、板块训练提供了方法学途径和条件,这种从运动专项本体角度进行方法学问题研究意义重大,有助于推动我国专项训练学的发展,特别是在多赛事的今天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锤锻模工作环境恶劣,使用寿命短。模具失效后的进一步修复成为延长锤锻模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目前常用的局部焊修和整体下落的修复方法都存在着不同的缺陷,针对两种方法的不足,就45Cr2MoVNiSi锤锻模提出用整体堆焊修复工艺,可以大幅提高模具的综合机械性能,最终提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采用现场技术采集与运动生物力学解析的方法,对第11届全国运动会女子链球决赛前8名运动员最后用力投掷技术进行运动学研究。结果表明,掷链球最后用力技术由单支撑和双支撑两部分构成;我国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链球一直处于加速状态,但是链球速度的增量对出手速度的贡献不是很大;单支撑最后用力阶段肩髋轴间夹角较小,链球与肩轴的夹角较大,以致影响了最后的用力效果。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部分优秀链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方法,对我国13名优秀链球运动员的12项身体素质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找出了影响链球运动成绩的6项主要身体素质及其对成绩影响的主次关系。在此基础上,与国外优秀链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了对比,从中发现我国链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不足,并对今后的训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两台JVC9800高速摄影机,对江苏省3名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的投掷技术进行拍摄和解析,并对旋转阶段的单、双脚支撑时间分布、链球加速距离、髋足角、链球运行斜面、身体重心变化等进行运动学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8.
通过观察标枪、链球、撑杆跳三个项目优秀女子运动员冬训期间血红蛋白(HB)、血清总睾酮(T)、血清铁蛋白(SF)的变化规律,发现女运动员在冬训期间HB变化不大,均在正常的范围;血清总T呈上升趋势;而SF在整个冬训期间呈下降趋势。不同项目变化特点有差异,标枪和链球项目运动员的血清铁蛋白处于正常范围,但是撑杆跳项目的运动员SF整个冬训期间均低于正常值,提示训练虽然使运动员的铁贮备下降,但不是主要因素,饮食中铁摄入过少是引起缺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