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体育教学艺术现象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建我国体育教学艺术论新学科,首先必须深入进行专题性研究,特别是对学科对象进行深入探讨。借助唯物辩证法,运用文献资料等科学方法,提出“体育教学艺术现象”新概念,揭示体育教学艺术论新学科的特殊矛盾,规定体育教学论的研究任务,因而也是理解体育教学艺术理论体系的总纲。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论发展:反观与前瞻的沉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改革开放30年来体育教学论学科建设发展的脉络进行了梳理,体育教学论经历了恢复孕育、探索创立、独立发展3个阶段;体育教学论学科研究的重点凸显体育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研究取向;体育教学论学科将在回应时代需求中形成学科视域,在批判借鉴中吸收融合不同视角,在变革实践中提升凝练理论体系,实现体育教学论学科自身发展的独特道路。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论的概念、性质、对象和任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以哲学和现代教学论思想和理论为指导,对体育教学论的概念、性质、对象和任务等基础理论进行研究,为这一范畴问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座谈法和研讨法.研究结论:(1)体育教学论是研究体育教学现象、特征、本质和规律等基本理论问题的一门学科;(2)它是寓理论性与应用性于一体的一门综合性学科;(3)其研究对象是研究体育教学问题;(4)任务是认识和探讨体育教学现象和特征.建议:应加强体育教学论基础理论研究,才能打破制约本学科发展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4.
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必须科学确定其逻辑起点。近30年来学术界关于唯物史观逻辑起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学者们关注到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历史起点是三个因素统一的观点,却忽视了他们同时也阐述了历史起点是五个因素的统一。无论是三因素还是五因素,共同的核心是以“现实的人”为基础。历史的起点只能是多个因素统一的“现实的人”,或者说是“现实的人”多方面因素的同时展开。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处于多方面现实社会关系制约的“现实的人”。  相似文献   

5.
教学论流派是在教学论学科发展过程中,由在教学理论体系上有所创新的教学理论家和众多实践者结成的,并对教学论学科发展或教育教学实践产生广泛影响的教学论派别.时代要求是教学论流派产生和形成的外部动因,而教学论学科内部基本学术要素的适度分散和适度集中则是教学论流派形成和发展的机制和条件.透视我国教学论基本学术要素的结构分布,中层方法论的缺失、教学论话语的荒芜、学科的过度分化、专门问题的持续研究不足以及研究工作中的独立主义和实用主义等五个方面是导致我国教学论未能形成流派的主要因素,也是我国教学论学科发展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科学理论体系是在一系列科学概念及其逻辑体系上建立起来的.建立体育科学理论体系,就必须构建一批内涵明晰,用语准确,合乎规范,逻辑严密,具有稳定性和通用性的范畴体系.明确界定体育这一核心范畴对于建立体育科学理论体系至关重要.体育学理论的逻辑起点范畴有待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7.
理论体系的构建须有一个恰当的起点。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应能够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能够指导会计实践、能够演绎出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可被验证、具有确定性,而目前的主流观点"目标起点论"和曾经出现的"假设起点论"本质起点论"动因(价值)起点论"环境起点论"职能起点论"对象起点论"等均不能完全满足上述条件。基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以会计理论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两大基础——界定经济利益归属的"权责关系"和计量经济利益的"市场价格"为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即"基础起点论"则能满足上述条件,并能引领未来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学科的逻辑起点是学科理论构建的关键概念。在梳理对学科逻辑起点已有的认识基础上,确立了学科逻辑起点的概念,并对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对逻辑起点的规定性上做了一些补充。进而通过对新兴学科“休闲体育”的概念问题及其逻辑起点考察认为,体育休闲的称谓更符合形式逻辑的规范,最后得出体育休闲学的逻辑起点为身体娱乐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立足于课程以及教学论学科发展,着重围绕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基础进行审思。首先分别从知识、技术、社会以及文化等角度出发,简要分析当代课程与教学论需要关注的焦点问题;其次,结合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现存状况,譬如说引入了更多的学科方法和理论、研究领域逐渐深化等等;最后针对如何进一步拓宽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提出几点自身的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前 ,我国现行学科教学论滞后于国家课程标准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的新要求。改造与重构学科教学论 ,是摆在全国高等师范院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是高师院校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阐述重构学科教学论体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体育行为:体育法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定了体育法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体育行为,它是体育法学理论体系赖以建立的最基本的、可以统帅和建构体育法学理论体系的范畴或概念,并以此为起点,进行了逻辑推演。在确定逻辑起点的过程中对"一般起点"(研究起点)与逻辑起点的关系进行了识别;还提出了考虑体育法学自身的实际情况,包括体育法学与法学的关系、体育法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体育法学的发展程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体育法学理论体系构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体育法学教材发现,我国对体育法学理论体系的研究普遍重视不够。认为构建体育法学理论体系可以从多维视角进行考虑,特别要确定学科的逻辑起点,以体育行为作为逻辑起点可以合理地进行理论体系的逻辑推衍。科学的体育法学理论体系至少应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究、应用研究、比较研究和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13.
历史唯物主义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解放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最高宗旨。要恢复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就必须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符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有助于确立人在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能更好地体现实践唯物主义根本特征,能够使唯物史观理论体系得以合乎逻辑地展开,能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能动性动因,同时也体现了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教学论的学科性质、地位和内容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生物学教学论课程的名称变更、学科性质和地位,阐述了在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基础上构建生物学教学论学科内容体系的相关问题,并对生物学教学论的教学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体育教学思想讨论和体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入的时期,“体育学科能力”讨论势在必行,但是有关“体育学科能力”的先行研究,为我们留下了尚未解决的二个遗留课题:1)体育学科能力与体育教学目标的关系问题;2)如何把握体育学科能力的具体内容问题.如果这二个课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么有关“体育学科能力”讨论的实际意义就不能明确,这一讨论也就无法深入下去。为此本文从整理这一讨论和探索深入讨论的新视角的目的出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通过学科能力的词义和含义的讨论,探索认识学科能力的视点;2)就体育学科能力与有关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的关系进行讨论;3)讨论体育学科能力在体育教学目标中的位置和内容,探讨当前研究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方略.  相似文献   

16.
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人文精神教育作为改革的精神内核。在这种形势下,教师教育中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应将人文教育作为其精神主旨,重新定位其课程性质、构建其课程内容、调整其教学目标。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在学科性质、内容及课程论、教学论等几方面均体现出其精神主旨——人文教育。准确把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精神主旨,将有助于我们在新世纪新课程背景下形成全新的教师教育理念、开展全新的教师教育工作、培养全新的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高师"化学教学论"学科应该从融会化学教学的学科知识、贯通化学教学法相关知识、触类化学学习者的个体特征知识分析、旁通化学教育情境知识的建构四个维度加强对化学师范生专业品质的培养。"化学教学论"学科在发展走向上应该关注四个方面:促进化学师范生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促进化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提升化学师范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化学教学论的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8.
摘要:为了更好的认识和推动中国运动训练学学科的发展,使其在经历知识引入、学科构建、问题论争为时代特点的发展之后,更快的步入学科“共时态压缩”轨道。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及逻辑思辨等方法,对中国运动训练学的学科内容、研究范式及知识建构三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得出以下结论:1) 在学科内容上,实现从“体系构建”向“问题关注”并由“问题关注”向“问题间关注”的转型;2) 在研究范式上,实现从“描述性研究”向“实验性研究”并由“实验性研究”向“解释性研究”的转型; 3) 在知识建构上,实现从“学科嫁接”向“学科联姻”并由“学科联姻”向“学科内生”化方向的转型;4)中国运动训练学的转型应是双重的,单纯的“历时态”发展轨迹不利用中国运动训练学的“引领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猫论”: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邓小平支持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践及其“猫论”观点、70年代中期旨在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之“全面整顿”实践和理论,是邓小平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起点,是邓小平理论体系萌芽的根本性标志.蕴含于邓小平理论历史起点中的“猫论”,贯穿于邓小平理论整个发展过程和体系结构之中.“猫论”——生产力标准观的借代性指称——是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文学理论界发生了研究范式的巨大转变,其中一大转变即是从作品论转向文本论。此转变应该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上半叶的早期文本观的出现,主要以形式主义的文本观为代表;60年代伊瑟尔接受理论体系中起着过渡作用的中期文本观;60年代以后在后结构主义影响下所形成的新文本观,以罗兰·巴尔特为代表。经过这三个阶段"文本"这一范畴被逐渐赋予新的内涵和历史使命,并与作者的"父权式"控制逐步分离,最终成为一个极具颠覆性、革命性的理论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