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流言:胆固醇过高会增加疾病风险,因此有人认为要少吃鱼肉蛋奶,多吃素。真相:血浆胆固醇水平与三餐中胆固醇的摄入量不是一回事。首先,人体对胆固醇水平有一套调节机制。人体内的胆固醇通常来自两个渠道,即食物的消化吸收和体内的生物合成。研究发现,即便从食物中摄入了大量胆固醇,仍有约60%的血浆胆固醇来自体内的生物合成(人体每天合成1 000~2 000毫克内源性胆固醇,远高于食物中的胆固醇摄入量)。  相似文献   

2.
人体的血浆胆固醇主要来源于食物的摄取和肝脏的合成作用,是人体细胞膜组成以及多种激素类物质的合成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胆固醇在血浆中以载脂蛋白结合的形式存在和运输,主要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等。血浆中胆固醇水平的异常升高,尤其是LDL-C水平的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本文总结了具有代表性的降胆固醇药物的作用机理及主要缺陷并提出对高胆固醇血症治疗方案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胆固醇脂血症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使用便携式胆固醇检测产品,能随时检测血液胆固醇水平,为高血脂潜在患者提供预警,从而为健康生活和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概况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市场上便携式胆固醇检测产品的现状,并对便携式胆固醇检测产品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为不同胆固醇摄入时的心血管参数进行详尽分析,建立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为心血管脆度分析提供依据。传统的分析方法采用数据拟合平均的方法,对于采样到的大量数据,通过平均值的方法,统计出胆固醇摄入量与心血管脆度之间的趋势关系,关系模型不够细致。提出一种基于胆固醇摄入量积分逼近的心血管脆度分析模型,采用积分的思想,对胆固醇摄入量进行非线性积分,同时不断监测心血管脆度效果,建立胆固醇与心血管脆度的映射关系,为详细的胆固醇摄入量下分析提供依据。通过对多种食物的测试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基于积分逼近的方法,建立的分析模型能够非常详尽的表征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大多数人认为胆固醇是高脂肪食品的化身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始作俑者,其实,这种说法有失公允。关于胆固醇,你真的很了解吗?高胆固醇可以遗传高胆固醇和遗传有一定关系。大约0.2%的人患有胆固醇增多症,这种人的血液总胆固醇含量会从300毫克/分升上升到600毫克/分升。如果父母双方都携带胆固醇增多症的基因,并遗传给孩子,孩子会在20岁前死亡。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农业部联合发布了《2015—2020年美国居民膳食指南》,其中一项内容很让人意外,就是取消了胆固醇摄入量每日不超过300毫克的限制。多由人体合成要搞清楚胆固醇对人体到底是有益还是有害,首先要知道胆固醇是什么。胆固醇广泛存在于人体内,是参与形成细胞膜、合成激素的重要原料,因而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物质。浙江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钱展红表示,人体血液循环中,胆固醇主要来自两个途径:体内合成和食物摄  相似文献   

7.
胆固醇有“好”有“坏”,血中胆固醇脂蛋白呈白色蜡状,其中低密度脂蛋白类被称为“坏”胆固醇,它易损伤血管内膜;另一类称为“好”胆固醇的高密度脂蛋白,可将前者自血管壁中清除。好胆固醇好在能将肝外组织细胞内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肝脏代谢后的产物,再通过胃肠道经排便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8.
常服下面10种蔬菜和中药对降低人体胆固醇有显著效果: 1.南瓜:南瓜中的果胶能与人体内多余的胆固醇粘结在一起,因此常食南瓜及其食品,能预防和治疗因胆固醇过高而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病。 2.洋葱:洋葱中含有的前列腺素A,具有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当前在校大学生的血脂状态,为预防青年人血脂异常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223名在校大学生,空腹静脉采血并分离血清,用AU542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水平进行检测,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建议》(2007)中提出的标准分析血脂异常发生率。结果:(1) 223名在校大学生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水平分别为4.22±0. 78 mmol/L、1.24(0.92,1.79) mmol/L、1.23±0.27 mmol/L、2.31±0.76 mmol/L,均在理想范围。其中,甘油三酯平均水平男生高于男生,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水平女生高于男生,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 223例研究对象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理想水平的在90%以上,男女生间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总体升高率为27.35%,男生升高率大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总体降低率23.76%,男生降低率大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校大学生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良好,但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普遍存在,有必要加强大学生的血脂教育,合理控制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0.
《科学生活》2008,(1):68-69
胆固醇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它不仅是人体组织的组成成分,还是合成许多重要物质的原料,但是长期大量摄入胆固醇不利于身体健康,会使血清胆固醇升高,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并诱发脂肪肝。美国洛玛琳达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10种食物可降低胆固醇。  相似文献   

11.
张维朋 《科技通报》2011,27(4):479-483
研究女性胆固醇随年龄变化的趋势.采集大最女性胆固醇数据,以10岁为年龄段,计算每个年龄段健康女性胆固醇平均值,并以女性70岁以下6个年龄段的胆固醇为原始数列,建立了女性胆固醇随年龄变化的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后验差检验合格,预测70~79岁、80以上年龄段的女性胆固醇.预测分析结果表明,灰色系统GM(1,...  相似文献   

12.
《科学生活》2013,(5):66-69
众所周知,海参不但是菜肴中的珍品,而且因其胆固醇含量低,脂肪含量相对少,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高血压、冠心痛、肝炎等患者及老年人可安全食用,对治病强身有好处。  相似文献   

13.
说说胆汁酸     
<正>胆汁酸是胆汁的主要成分,它由胆固醇演变而来,肝脏组织通过代谢胆汁酸,可以高效地减少肝脏内胆固醇的堆积,从而减少胆固醇对肝脏细胞的损伤。胆汁酸由肝脏中的胆固醇合成,储存在胆囊中,当人体摄入食物后,胆汁酸就被分泌到十二指肠腔中,促进脂肪消化。当胆汁酸到达结肠时,微生物群将初级胆汁酸转化为次级胆汁酸。部分次级胆汁酸被重吸收到肝脏中,结合后转运到人体循环中。因而由饮食引起的结肠胆汁酸分布的变化,可以在血液中得以检测。人类通过肠肝循环,胆汁酸池大小保持相对稳定,为3~5g,并通过再循环对人体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血液中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已知在人群中LDL-C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并可遗传。然而,影响LDL-C的遗传因素并未被完全揭示。我们在一新疆哈萨克家系中发现LIMA1(也被称为EPLIN或SREBP3)基因存在一个罕见移码变异,该变异影响肠道胆固醇吸收,并导致血液LDL-C降低。在小鼠中,LIMA1主要在小肠中表达,并定位于小肠粘膜的刷状缘上。LIMA1将介导胆固醇吸收的关键蛋白NPC1L1连接到含有myosin Vb的转运复合物上,从而促进胆固醇的摄取。LIMA1缺失小鼠也表现与人表型相似的生理特征,并能抵抗由高脂饮食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通过对小鼠和人的研究,我们证明LIMA1是调节肠道胆固醇吸收的关键蛋白。该工作发表于2018年6月Science杂志。  相似文献   

15.
张瑶 《今日科苑》2007,(17):87-87
胆固醇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它不仅作为身体的组成成分,还是合成许多重要物质的原料。但是长期大量摄入胆固醇不利于身体健康,会使血清胆固醇升高,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并诱发脂肪肝。  相似文献   

16.
生活小常识     
《青海科技》2014,(4):48-49
<正>入秋后11种健康食品助你吃出健康1/牛奶/牛奶含有丰富的乳清酸和钙质,它既能抑制胆固醇沉积于动脉血管壁,又能抑制人体内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减少胆固醇产生。2/葡萄/葡萄、葡萄汁与葡萄酒一样含有一种白黎芦醇,是能降低胆固醇的天然物质。动物实验也证明,它能使胆固醇降低,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所以萄葡是高脂血症患者最好的食品之一。3/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印第安人几乎没有高血压、冠心病,这主要是得益于他们以玉米为主食。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验证胆固醇的提取,以C18反相色谱柱(4.6 mm×150 mm,5μL);流动相:100%甲醇;流速:1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05 nm;进样量10μL,在前处理萃取操作中采用不同混合萃取溶剂(环己烷、石油醚、乙无乙醚、丙酮)分别对于蛋黄中的胆固醇进行萃取,检测和分析含量,分析不同萃取剂对检测胆固醇的含量的萃取效果。结果发现采用石油醚:丙酮(V/V)为6:1的萃取剂萃取效果最佳,胆固醇含量13.94 mg/g。  相似文献   

18.
陈标 《金秋科苑》2014,(6):66-67
最近常常有人问:"血胆固醇过高该怎么吃,怎么连捐血都没人要。"其实要控制血胆固醇,懂得如何控制体重往往是第一要务。因为肥胖和血胆固醇过高就像是难兄难弟,总是一起出现。  相似文献   

19.
中药制剂通心络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洪巨  黄元伟  章黎苹 《科技通报》2004,20(1):66-69,72
目的 用高胆固醇饲料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通心络生药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对血脂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30只雄性健康家兔,随机分为三组:①对照组10只,喂以普通饲料;②高胆固醇组10只,喂以含1.5%胆固醇的饲料;③通心络组10只,喂以含1.5%胆固醇的饲料和通心络生药0.72g/(kg·d).12周后测定:①血脂;②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比值及斑块面积;③RT-PCR法检测主动脉中VCAM-1mRNA表达的水平.结果 通心络组和高胆固醇组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通心络组低于高胆固醇组(P<0.05);通心络组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比值、斑块面积和主动脉VCAM-1mRNA表达量均低于高胆固醇组[(0.57±0.06)vs(1.06±0.09),P<0.01;(38.93±3.42)%vs(71.75±3.82)%,P<0.01;(0.59±0.15)vs(0.91±0.18),P<0.01].结论 通心络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降低血脂和主动脉组织VCAM-1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正>最近常常有人问:"血胆固醇过高该怎么吃,怎么连捐血都没人要。"其实要控制血胆固醇,懂得如何控制体重往往是第一要务。因为肥胖和血胆固醇过高就像是难兄难弟,总是一起出现。根据统计显示体重每增加百分之十,每100毫升血液中的血胆固醇含量就会上升12毫克;血压的收缩压则平均上升6.5毫米汞柱,这也表示罹患心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