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初入大学的新生 ,由于环境的变化可能会产生很多不适应而影响学习、生活、交友等 ,本文在分析了大学生活特点的基础上 ,着重阐述了大学新生的环境适应和目标调适的方法及途径  相似文献   

2.
大学新生入学后面对环境、同学、教师等变化,会产生一系列不适应表现,尤其是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尤为明显。因此,学校要开展朋辈团体辅导,调适大学新生人际关系,充分发挥高年级心理委员作用,有针对性地制定辅导计划,提升新生人际交往能力,让新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学校各个团体,开展健康丰富的大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3.
大学新生入校后,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方面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问题。辅导员应通过帮助大学新生及时调整认知,明确职业规划,设立学习目标,把握好二、三课堂,全面体验学习和生活等途径,助力大学新生尽快实现角色转变;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通过打造党团建设品牌、利用融媒体、加强家校沟通等方式,积极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新生入学后普遍存在着角色转换问题,都面临日常生活、学习方法、人际关系等方面所带来的困扰。运用NLP原理对高职新生进行心理适应教育中,探寻讨加强高职新生入学心理适应教育的途径和有效方法,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及人文心理环境,使其用尽量短的时间以大学生的角色进入大学生活,充分享受大学生活的乐趣,积极发展自我,塑造自我,获得心智上的成长。  相似文献   

5.
大学新生进校后会面临一系列以前没有遇到的问题,包括学习方式,生活环境,人际交往,理想信念等,本文理论联系实际阐述了大学新生需要适应的五个转变,为整个大学生活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在初入大学校门时,陌生的环境与人际关系,使其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都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心理方面的调适显得尤为重要。对高校大学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做出合理的安排,积极开展新入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正确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7.
一些大学新生在入学初期,由于缺乏思想准备而感到不适应。表现出几种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失落心理;空虚、迷茫心理;自我意识失调等。针对以上心理问题,帮助大学新生逐步适应未来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适应新环境;规划好学习生活;谨慎演绎爱情童话;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8.
大学新生刚入学后由于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环境的变化,在适应性上存在诸多问题,对此,我们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积极培养其多种兴趣和能力,增强其自信心,这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大学新生刚入学阶段,学习环境和教学方法都与中学有了显著的不同;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和心理状态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因此,大一新生入学阶段的辅导员工作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部分大学新生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导致种种心理问题。教育者应根据新生的特点找准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提升新生的心理调试能力和心理免疫力,帮助新生顺利渡过困惑时期。  相似文献   

11.
由于职业技术院校的办学特点和教育目的与普通高校不同,职业院校的大学生有其自身的心理特点。职业院校的新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自卑、人际交往障碍、学习焦虑、与异性交往方面的困惑等。针对上述问题,职业院校新生应该找准角色定位,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建立合理的生活和学习秩序,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顺利渡过入学适应期。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体育运动情境下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新生心理卫生状况,从源头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抓好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文采用Scl-90症状自测量表对来自全国十余个省、市的521名体育教育专业大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通过因子分析。本次调查未得出经常进行身体锻炼的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其他专业学生的因果结论。这与已有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揭示处于体育运动情境下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体育运动情境下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新生心理卫生状况,从源头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抓好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采用Scl-90症状自测量表对来自全国十余个省、市的521名体育教育专业大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进行因子分析.本次调查未得出经常进行身体锻炼的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其他专业学生的因果结论.这与已有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揭示处于体育运动情境下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4.
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人际关系的改变、学习方式和方法的差异,以及对就读高职院校的认识偏差,高职新生会产生诸多不适应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其生活、学习和发展。高职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高职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只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特别是中师刚进校的新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为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学校必须加强和重视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与教育。  相似文献   

16.
由于种种原因,大学新生在完成个人角色转变以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主观幸福感较低。相关工作者应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的幸福感和焦虑水平进行干预,以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使大学新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17.
体育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心理健康测查表(PHI)》量表,对652名体育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体育院校大学新生躯体化、抑郁、焦虑、病态人格及兴奋状态因子心理问题检出率相对较高;与全国常模相比,焦虑、病态人格、疑心、脱离现实与兴奋状态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生源地的体育院校大学新生脱离现实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家庭经济条件的体育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给学校进行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提供参考,我中心采用UPI《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表》对全院3609名新生进行心理测量和分析。结果显示:大学新生中心理可能存在心理障碍者或不健康者占10.2%,其中心理已经出现异常的学生占到2.3%,反映出我院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基本正常;由"既往病史"与"精神遗传"的群体相对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教师要格外关注;学生主要心理症状集中在"情绪""交往"与"自卑"三个方面:另外,只有3.43%的学生"曾经接受过心理卫生的咨询和治疗"。这说明我们目前的心理卫生服务现状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基于以上情况,结合大学新生心理特点,建议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开展系列心理主题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服务、营造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等多个方面来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