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国以来,国家运动队的思想文化建设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分析了当前运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文化教育以及竞技体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实施运动队思想文化建设工程,创新运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和科学文化教育体系,繁荣竞技体育文化,提高竞技体育的软实力,不仅是完成2008年奥运备战任务的需要,也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2.
培养跨世纪体育人才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现有的70万体育工作者中,大约有不足50%的才能够跨世纪,如何加快培养跨世纪的体育人才,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应深入研究的一个战略问题。笔者在提出跨世纪体育人才概念的基础上,对培养跨世纪体育人才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培养手段等提出了见解,特别是对如何搞好体育人才的调查,加强体育人才理论的研究,充分发挥现有体育院校的骨干作用等方面的工作发表了建设性意见,以期能够引起同行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浅析美国文化对美国体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利坚独特的文化背景为美国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土壤和理论基调。兼容并包的文化土壤,个人主义,创新精神等核心价值观促进了美国体育的发展和繁荣,也通过体育事业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滇南边疆体育事业发展应该在建设和谐边疆的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政府要通过公共财政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条件,满足人民的需求,弘扬、传承优秀民族体育文化,增进民族认同感.同时,加大学校体育投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而且,要充分发挥体育的外交功能,把边境地区的体育文化交流与构建和谐边疆、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结合起来,以体育为平台促合作求发展,与周边国家实现共同繁荣与和谐.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体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群众性是邓小平体育思想的精神实质。邓小平群众体育思想是充满辩证法的方法论,准确地、完整地贯彻邓小平体育思想,是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思想基础,是繁荣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根本保证,亦是强民富国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群众体育活动是我国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党和国家发展体育事业的要重组成部份。学校群众体育工作是全民体育的基础,提高全民体质必须要做好学校的群众体育工作。而大学阶段是学生生长发育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站,是学生从学校体育走向社会体育的转折点,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阶段。做好高校群众体育工作,将对全民健身战略目标的实现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是国家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败不仅会影响到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水平,更会影响国民体质,影响国家的发展。小学低年级是学生由家庭生活向学校生活的过度时期,对他们的体育也处于由天性的玩乐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的引导时期,这时的引导是否得当会关系到学生是否会喜欢体育课和体育观。当前,我国对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的研究相对较弱,在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体育教育经验对此提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向同行前辈请教。第一,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很重要,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应该摆在首要位置。体育比其它教育更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更需要学生身体力行,那么体育教师如何科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显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红色体育文化思想的历史文本与案例的描述与分析,归纳出对当代体育事业发展有益的思想和经验,从而为今天的体育体制改革提供有益的思想启示。通过文本和案例分析和归纳,梳理出了"五四"时期红色体育文化思想的特征是具有启蒙和救亡双重意义;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体育文化思想的特点是与教育结合;与军事结合;为救亡服务;普及与提高结合;大众化;与劳动生产结合。  相似文献   

9.
对师范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在从教工作中非认知因素的调查郭仲才(洛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洛阳471022)当今,在体育教育改革中,很重视师范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重点应该放在什么方位,是知识、技能亦或是态度?很多学者的观点为三者并重。认为培养出的学生不仅要有丰富...  相似文献   

10.
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问题不容忽视,大部分学生不愿当中学体育教师,学习动机不强,学习兴趣不大。为了培养体育人才,发展学校体育事业,必须要强化专业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1.
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问题不容忽视 ,大部分学生不愿当中学体育教师 ,学习动机不强 ,学习兴趣不大。为了培养体育人才 ,发展学校体育事业 ,必须要强化专业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邓小平体育思想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邓小平体育思想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群众性是毛泽东、邓小平体育思想的精神实质;毛泽东、邓小平体育充满辩证法的方法论;准确地、完整地贯彻毛泽东、邓小平体育思想,是繁荣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根本思想保证,亦是强民富国的重要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3.
"体育"一词含义丰富,它包括体育文化、体育教育、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设施、体育组织等诸多要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体育方面的实践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了世人瞩目的中国特色体育事业。未来的道路上,我们应该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将能建设更加美好的中国体育事业。  相似文献   

14.
文化自信是大国崛起的必要条件,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不竭的精神动力源泉。研究基于中国当代体育事业文化发展趋势,借助于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深入研究中国当代体育事业文化场域变化的内在原因。研究认为,当代中国体育文化场域内,商业文化影响过度,消费主义和虚无主义思潮兴起,破坏了中国群众体育文化结构,影响了中国体育文化场域的正向发展。立足于中国文化自信构建的社会背景,提出重新界定体育价值,利用多元手段去“泡沫繁荣”,构建国内各阶层的体育自信力和文化自信力;基于历史和现实,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避免被西方虚无主义等价值观念侵蚀;强调体育文化之本质,弘扬中华体育文化之精神,培育大国竞技体育之自信等手段,试图摆脱负面体育文化趋势影响,在重构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文化场域的同时,再现当代中国的体育文化自信、体育大国自信。  相似文献   

15.
以党和国家关于从严治政,全面加强管理的的理论为指导,深刻剖析了江苏省体育系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全面加强管理,实现江苏体育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探讨了在当前体育行政部门机构改革的新形势下,做好体育管理工作,大力发展体育事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体育院系学生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人才来源和智力支持。他们素质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趋势。本文着重对体育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现代人素质结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永恒的主题,也是建设与繁荣"海西"的主要内容之一。采用文献资料法与综合分析法,在阐析"文化"与"体育文化"等概念的基础上,回顾了福建体育文化的渊源及特征,展示了福建体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发生的量的突破和质的变化,尤其是在竞技体育领域为中国体育事业的腾飞所做的卓越贡献,并对未来福建体育文化的繁荣提出理性展望。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把握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的定位,把体育事业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大格局中去谋划。”这是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使命责任与担当,同时也是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机遇。要实现中国体育事业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战略性转变,不仅需要国家经济、科技等强大的硬实力为依托,更需要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的积淀。深入剖析和研究建设体育强国的文化基因,是坚定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的先决条件,建设体育强国的文化基因与文化自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文化自信是建设体育强国的文化深层内核,体育强国是文化自信的体育展示。坚定文化自信,为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指导我国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但因其涉猎面广 ,宏观性强 ,因而未直接说明高等体育教育应该如何发展。高等体育院校应该怎样结合自己的实际 ,去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呢 ?从人才培养入手 领会《意见》实质《意见》几乎涉及到新时期体育事业的方方面面 ,要完成中央提出的关于体育工作的总的目标和要求 ,就必须以各种大量的高素质的体育人才作保证。而体育人才的培养要靠体育教育来实现。因此 ,通过学习 ,我们领会到《意见》给全国的高等体育学院…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江南style”能否代替广播体操的现象引发的关于学校体育相关问题的博弈进行了探索性的分析,“江南style”与广播体操的博弈是时代体育文化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一种批判式的冲击。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学校体育的思想文化层面上主要表现出8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我国学校体育未来的发展除了加强各级教育部门对学校体育的重视,提高学校体育的课程地位等因素外,学校体育的发展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必须以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为目标;在学校体育的内容和形式上,要能够适应时代的博弈、适应文化的博弈、适应学生的博弈,迎合时代的发展需求、迎合文化的发展需求、迎合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需求,要不断创新、不断变化、不断丰富,不断自我博弈、不断完善提高,始终保持学校体育内容与形式的先进性、文化性、时代性,才能使学校体育的发展蓬勃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