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为提高跳跃运动员成绩,提高训练的实效性,训练中针对运动成绩出现的"高原现象",依据田径跳跃项目的训练特点,制定一些助力训练法.以普通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在实验训练中尝试了这些助力训练法,发现对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成绩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扬州大学田径运动会和扬州大学田径代表队参加江苏省及全国大学生田径运动会跳跃项目的运动员进行调研,发现"失常"现象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田径跳跃项目中,并对其失常的原因、生理机制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改进和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扬州大学田径运动会和扬州大学田径代表队参加江苏省及全国大学生田径运动会跳跃项目的运动员进行调研发现,“失常”现象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田径跳跃项目中,经过对其失常的原因、生理机制进行的分析,提出改进和调节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跳跃是田径运动项目中之一,跳跃项目是一项体能类极强速度的周期性运动,专项体能在跳跃运动员竞技能力总体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对体育强省之一——广东省传统跳跃项目现状分析,根据项目的特点,对我省青少年在跳跃项目的人才训练提出科学依据及方法。希望在学术研究上能给予各界学者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奥运会和世锦赛田径项目设置演变历程进行研究,旨在为各类学校体育的田径理论教学和奥运会、世锦赛田径项目科研工作提供参考.研究显示:奥运会历史上出现过许多非规范性的田径比赛项目,现今奥运会和世锦赛均设置47个比赛项目.其中,奥运会男、女走跑类项目演变经历了60年和80年时间,世锦赛女子跑类项目设置演变经历了22年时间;奥运会女子跳跃类项目和投掷类项目设置演变均经历了72年时间,世锦赛女子跳跃类项目和投掷类项目设置演变均经历了16年时间;奥运会男子投掷类项目设置演变经历了12年时间;奥运会男子全能类项目设置稍晚,女子项目比男子项目晚近80年,世锦赛男、女全能类项目在第1届世锦赛就已完成设置.奥运会、世锦赛田径项目设置呈现女子项目向男子项目相统一、相规范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选择八种常用手段,将三种双腿跳跃练习进行组合,另把五种单腿跳跃练习进行组合,对两组14名跳跃项目运动员进行8周的训练,获取了5项身体素质和BIODEX等速测力仪及KISTLER三维测力台的各项指标训练前后的测试数据.实验研究发现,不同的力量练习手段对人体作用是不一样的,轻负荷、重负荷、单腿练习、双腿练习对人体肌肉的影响有各自的特异性.因此,在力量训练中,选择正确而有效的手段和适宜的运动负荷与强度,把各种不同手段进行合理组合,才能求得最佳的综合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7.
依据我国撑竿跳高项目现有训练水平,将撑竿跳高与其他田径跳跃及体操项目特征作以比较,认为撑竿跳高不仅反映出体能类项群的特征,而更多反映出技能类项目的本质属性,并提出借鉴技能类项群的训练理论和方法,重新规划我国撑竿跳高项目的训练方向.  相似文献   

8.
提高我国撑杆跳高运动水平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认识项目特点是开始运动训练过程的前提,撑杆跳高是一项“有着高度空中技巧性的速度力量型跳跃项目”。提高我国撑杆跳高运动水平的对策是:走技术型发展的道路;重视运动员全面发展;重视青少年的专项基础训练;重视项目的普及和建设。  相似文献   

9.
撑竿跳高是田径项目中技术较复杂、难度较高的项目之一,和其它跳跃项目不同,撑竿跳高是带器械性质的跳跃运动.对我国七名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在1999年上海举行的全国田径赛中的插穴起跳动作进行了生物力学分析.实验中采用一台NATIONAL-M9500常速摄像机进行实地平面多点扫描拍摄,应用爱捷人体运动解析系统进行解析,用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出了运动员在插穴起跳阶段的一些动作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田径远度跳跃项目中不合理技术的最终表现与各环节技术因素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剖析,同时对当前我国技术分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远度跳跃项目中,不同技术环节、技术阶段间都会存在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关系;目前我国对远度跳跃项目的技术分析,多是对分解后的技术环节进行局部的、孤立的指标量化,缺乏对技术因素链的利用;远度跳跃项目运动员的不合理技术可以通过技术环节因素链、技术阶段因素链、技术动力传递因素链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技术分析的客观性与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加强预备役部队基础课目实战化训练能够提高官兵的身体素质,打牢专业技能和作战指挥能力,为推进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生成打下坚实基础.当前,在预备役军官基础课目训练和考核中,还存在满足于成绩合格、整体作战能力不够强、武器与人结合不够紧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创新训练方法,端正训练态度,改革考核评定办法;强化组织指挥,形成整体作战能力;强化实战环境训练,实现武器与人的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12.
在进行垂直跳练习的同时,加之杠铃练习及静力性练习的综合性练习方法比反复进行单一性垂直跳练习对于垂直跳能力的提高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对跳跃成绩的提高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优秀少年艺术体操选手体能训练有效手段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理论分析以及对5名艺术体操个人项目优秀少年选手历时9个月的训练实验研究,表明少年艺术体操选手在竞技提高阶段,体能训练的重要任务在于提高机体承受大负荷的训练能力,提高下肢弹跳爆发力、下肢力量耐力和1min30s持续工作的混合代谢能力。体能训练的有效手段为持续或间歇跑跳练习;模拟成套徒手练习;专用循环素质练习以及抗阻力提踵、半蹲立起、跳起4类体能训练手段。实验队员的体能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技能训练得到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4.
跳跃运动力量的发展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跳跃运动中要重视专项的力量训练,在训练中制定有效的训练强度和负荷,就跳跃运动中力量的发展和机制进行综述,以科学地运用超等长力量和深跳训练,防止训练中过多的IIb肌纤维转变为IIa肌纤雏,并制定更合理的训练计划和原则,培养出更优秀的跳跃运动员.  相似文献   

15.
以现代运动训练控制原理为指导,依据青少年的生理解剖特点,借助统计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手段,从影响弹跳力系统的有关身体素质因素入手,限定性地展开对弹跳素质具有影响效力的诸素质因素的定量分析,遴选与确定反映少年男排弹跳素质发展水平的检查性测验项目体系,构建了四种弹跳能力预测与评价诊断最优数字模型和弹跳力训练发展的动态数字模拟模型,为科学地控制少年排球运动员弹跳训练进程提供数字模式依据和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选择把竞技体育田径跳跃项目教练员人才培养作为研究主题,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竞技体育田径跳跃项目教练员人才培养的现状、开发特点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对策,并构建了教练员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期对我国竞技体育田径跳跃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摘要:试图从竞技运动表现的整体属性和系统功能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阐释竞技运动专项的核心及其训练理念。研究结论:竞技运动专项的核心应是主导和决定竞技水平的专项核心能力;基于项群理论分析各亚类项群的专项核心能力;以田径项目为例,论述分析专项核心能力的方法,指出短跑是以专项素质、神经反应和动作的经济性为核心,竞走和中长跑是以专项素质、技术经济性和心肺系统能力为核心,跳跃项目以专项素质、技术协调和适时爆发能力为核心,投掷项目以运动链的优化整合与蓄势爆发能力为核心;提出从竞技需要出发,密切结合专项特征,紧抓专项运动链的系统功能区域,优化选择训练方法和手段,合理安排训练负荷,将专项素质能力与专项技术、神经系统、心智调控综合发展的训练理念,以期能为竞技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摘要:弹跳力是排球运动员的重要专项素质,选择恰当的动作训练方法、合适的力量主题是提高弹跳力的重点。通过专家访谈法构建弹跳力诊断模型,通过测试法分析弹性贡献、摆臂贡献和助跑贡献等诊断指标,通过实验法验证相应力量主题的动作训练对弹跳力的提高效果。发现:1)排球运动员弹跳力功能诊断模型包括蹲跳、下蹲跳、摆臂下蹲跳和助跑起跳四个测试动作,弹性贡献、摆臂贡献、助跑贡献三个诊断指标,通过诊断标准可以有效评价个体弹跳力弱环节,通过相应力量主题的动作训练可以针对性地提高弹跳力。2)弹跳高的运动员也可能在诊断指标中存在弱环节,弹跳力与环节动作的速度力量、爆发力、反应力量以及摆臂幅度高度相关。3)提高弹跳力,弹性贡献大的运动员应进行最少8周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反应力量的动作训练;弹性贡献小的运动员进行最少4周速度力量/反应力量的动作训练。摆臂贡献小的运动员,改进摆臂幅度,同时加强摆臂动作的爆发力,可以提高摆臂贡献,进而提高弹跳力。助跑贡献小的运动员,进行助跑动作的速度力量和反应力量训练对弹跳力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