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有机合成的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如有机络合物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和载体试剂在有机合成中的使用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目前,载体试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也十分活跃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把试剂引入惰性无机载体(如硅胶,氧化铝,硅藻土等)而成的载体试剂,在反应中的效果归结于下诸因素:(1)增加反应的有效表面积.(2)微孔的存在能够攫取反应物,降低了反应的活化熵.(3)由于亲核与亲电试剂的接近产生了协同作用,加速了反应.由于载体试剂有以上作用,把它用于有机合成中对反应有以下作用:(1)提高选择性,抑制副反应的发生.(2)可以缩短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2.
采用廉价的催化剂代替昂贵的金属,低成本的一氧化碳代替氢气乃至光气,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综述了非金属硒在含碳、氮、氧、硫类有机化合物中的催化羰基化反应,以及在Se/CO/H2O体系中一些有机化合物的高选择性还原反应,介绍了近期的一些新进展.催化剂量的硒在温和条件下,即可活化一氧化碳而直接进行羰基化和还原反应,特别是发展了将硝基化合物的还原羰基化与胺的氧化羰基化相结合,合成一系列精细化学品和生物化学品.催化剂硒在催化反应中表现出反应过程相转移的特性,兼具了多相催化与均相催化的优点,是反应过程相转移概念中的典型实例.硒催化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物转化率高,反应选择性专一,原子经济性高,对环境友好,且可部分替代光气合成法.  相似文献   

3.
以苯甲醛、镁、溴代环己烷、溴等为主要原料,经 4步反应合成了光敏引发剂α 羟基环己基苯甲酮,改进了其制备过程中第二步的氧化和第三步溴代反应。其中第二步是以氯仿作溶剂,新洁尔灭作相转移催化剂,在室温下进行反应。与原工艺比较,副产物少,后处理简单,收率高。第三步是以四氯化碳作溶剂,醋酸作催化剂进行溴代反应。改进后的合成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收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绿色合成技术的应用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绿色化学所研究的化学反应及其产物的特点和绿色化学产生的历史渊源进行了分析,并从反应介质的绿色化、催化剂的绿色化、合成技术的绿色化等三个方面,对现代绿色合成技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进展及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格氏试剂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经过多年的研究,人们逐渐发现了格氏试剂的一些新的反应和应用,包括金属催化格氏反应、格氏试剂作为保护剂、还原剂和催化剂等。现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浆液的pH值和焙烧温度以及反应过程中原料的水蒸气比例和反应压力对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异丁烯选择氧化生成甲基丙烯醛反应性能的影响。采用SEM和XPS方法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pH=3.0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异丁烯的转化率要明显高于在pH=1.0和pH=6.0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焙烧温度为400℃的催化剂异丁烯的转化率最高,焙烧温度为500℃的催化剂甲基丙烯醛的选择性最高。加水可以提高异丁烯转化率和甲基丙烯醛选择性,而加压可提高异丁烯转化率,但降低甲基丙烯醛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扼要介绍了Weng盐类相转移催化剂的制备以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用氟化钠/碳酸钾混合催化剂对肉桂酸合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2,苯甲醛:乙酸酐物质的量比为3:8,反应温度为150~170℃,反应时间50min的条件下,肉桂酸的产率可达76.2%。  相似文献   

9.
新教材对有机化学知识内容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本文提出有机化学知识在选修与必修模块中衔接的教学策略中需要注意的三点:明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高考大纲,对照高考试题,通过试题分析明确教学要求;注重在社会背景中认识化学物质,体会有机合成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变式运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在有机反应机理、有机合成、有机习题教学中运用变式,可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使学生牢固掌握有机化学知识的内在规律,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从实验装置和催化剂两个方面,对师专有机化学实验中乙酸乙酯的制备进行改进,重点研究以冰乙酸和95%乙醇为原料,一水合硫酸氢钠为催化剂,制备乙酸乙酯。实验结果表明,酯化的优化条件为乙酸:乙醇:一水合硫酸氢钠的摩尔比为1:1.65:0.072,反应时间30min,产率达64.1%。  相似文献   

12.
包括有机氧化还原和过渡金属催化循环的金属氧化还原催化已发展成为活化惰性C—H键制备C—C和C-杂原子键的有力手段。使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详细探究三重激发态二芳基酮和镍络合物双催化实现四氢呋喃(THF)与芳基溴化物和烷基溴化物之间的sp3 C—H芳基化和烷基化的反应机理。研究表明整个反应包含THF自由基的产生、镍催化下产物的形成和镍催化剂再生3个过程。计算发现,THF自由基由三重态酮抽取THF中的氢原子生成;镍催化循环中的活性催化剂不是实验使用的原始催化剂,而是与实验体系中添加的配体进行交换后形成的镍催化剂;碳酸钠在镍催化剂再生中起重要作用。类似的反应机理对于烷基化反应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13.
卡宾(亚甲基)尽管早在三十年代就用来解说某些有机化学反应,但直至一九五九年通过光谱研究才被让实它的存在。嗣后,卡宾作为一类反应活性中间体,一直成为活跃的研究领域。它不仅在有机合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而且有力地推动了硅烯(>Si:)、锗烯(>Ge:)、卡拜或称碳炔(—C:)等新型活性中间体的研究。同时对卡宾本身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深入。目前,卡宾已成为一类新型的重要化学试剂被广泛地应用在有机研究领域里。  相似文献   

14.
相转移催化是一项有机合成新技术 ,它在有机合成上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可用于各种类型的取代反应、消化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庆还原反应、Witig反应、Michel反应、Darzens反应  相似文献   

15.
类比归纳法具有系统性、启发性、推理性、实践性的特点.在基础有机化学的教学中应用类比归纳法,将有机化学中的各类知识系统化,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脉络清晰的知识体系,启发学生思考,在对相关知识的推理、演绎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间,对三氟甲基苯腈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农药中间体.叙述了在一个反应器中利用NiCl2和P(C6H5)3,用还原性金属粉末原位还原生成的Ni((C6H5)3)3作为催化剂,将间、对氯三氟甲苯转化为相应的芳香腈,转化率分别达到87.0%和82.7%.该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控制,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以改性镍钼作催化剂催化水杨酸(2—羟基苯甲酸)和醇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水杨酸酯。在一定条件下,酸醇物质的量比为:n(C_7H_6O_3:n_((ROH))=1:1.5,催化剂用量为4%,反应温度为回流温度(110—130℃),反应时间4.5h,酯回收率达98%。  相似文献   

18.
反应时温度的控制对乙酸乙酯的制备有很大影响.由曾昭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有机化学实验》(第—版)中乙酸乙酯的制备装置中没有温度计,不利于控制温度.本文对教材中装置稍作改动,配上温度计,便于观察和控制温度.另外对粗产品的洗涤也作了改进,从而使本实验更加完善,容易成功.不仅可以提高产率,而且还节省实验时间.  相似文献   

19.
对化学实验进行改进,优化实验方案,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部分实验的须改进,如氢氧化亚铁的制取,Na2CO3和NaHCO3热稳定性的比较,氨气遇氯化氢生成白烟,鉴别苯和甲苯,铜与浓、稀硝酸反应。  相似文献   

20.
一、苯的溴代实验改进苯和溴水不易起反应,但若有催化剂FeBr3存在则易起反应。按人教社《高级中学课本化学(必修)》(第二册)进行实验,反应剧烈不易控制。现做如下改进,经多次课堂演示,效果较好,而且方便。图1见图1,先在一干燥大试管中加入5毫升苯和1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