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2007年SCI收录安徽大学学术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出版的Web of Science数据来源为依据,针对检索到的2005-2007年安徽大学被SCI收录的论文896篇,从论文数量、论文年代分布、刊载期刊的出版国别、出版语种、收录次数、影响因子等方面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提出了提高SCI收录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中文学术论文下载次数与语言学特征的关系,文章以图书情报学领域被CSSCI收录的7种期刊发表于2014-2017年的6,257篇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选用8个语言学特征指标测度高下载论文(Top 20%)、低下载论文(Bottom 20%)和全体论文的语言学特征。从中值和均值来看,各期刊高下载论文的标题长度几乎都小于总体论文和低下载论文,摘要词汇多样性、正文长度、正文句子长度和正文词汇多样性整体上大于总体论文和低下载论文。从显著性检验结果来看,整体上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但特定平台特定期刊的特定语言学特征指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从样本数据来看,整体上语言学特征对中文学术论文下载次数影响很小,但在特定平台特定期刊语言学特征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CSSCI网络数据库为依据,从论文数量、学科分布、核心作者、被引情况以及来源期刊的角度对1998-2012年间CSSCI收录外交学院学术论文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试图在科学的量化指标基础上揭示外交学院科研以及学科发展的特点,为外交学院以及高校的科研管理及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从内容差异来探索论文未被引规律,不仅是论文未被引现象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有利于扩展基于内容的引文分析方法范畴。[方法/过程]以CSSCI作为来源数据库,以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为样本学科,依据该学科学者的h指数分布特征随机选择200名学者作为样本对象,下载其1998-2015年的所有被收录论文数据;下载样本学科1998-2015年的所有收录论文数据,并离析出对应被引论文、高被引论文的相关数据;以6年为时间窗口,将发表后1-3年内被引的论文定义为被引论文,其余的为未被引论文;析取未被引论文、被引论文、学科整体论文及高被引论文的关键词,按关键词频数从高到低排序,选取排序前50的关键词构成关键词向量,计算关键词向量的内积、欧几里得长度和余弦相似度。[结果/结论]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领域在21世纪初形成较为稳定的研究内容体系,其未被引论文与学科整体论文、被引论文、高被引论文的内容相似度都较低,表明研究内容对论文未被引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网络版ISI Web of Science和EI Compendex数据库为基础,以地址(Address)和出版年(year published)为检索项,对2005-2009五年间该校师生以山东科技大学名义首位完成且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科技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与我省其他四所同类高校: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的论文收录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便更清楚地了解和认识目前该校科技论文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2006-2010年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数据来源,比较分析了中国、印度和巴西三国食品科学技术学科被SCI收录论文(国际论文)的发文数量、被引频次、发表论文所涉学科的分布和被引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在引文分析中,可通过论文的一些属性特征对其未来的被引情况进行预测,并通过预测结果对论文、论文作者、作者所属机构及出版物做出评价。[方法/过程] 从出版物、作者和论文三个方面对影响论文被引的多个因素展开研究,以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被SCI索引的论文作为分析及验证数据,使用逻辑回归、GBDT、XGBoost、AdaBoost、随机森林等算法进行预测,使用多组评测指标对比不同预测方法的效果,并使用GBDT识别对论文被引影响较大的因素。[结果/结论]确定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对论文被引预测的影响程度,构建预测模型,并较好地预测论文在未来一段时间的被引情况。大量实验分析发现GBDT、XGBoost和随机森林的预测能力较强,且预测的时间段越长,效果也就相对越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2000—2009年国内12所较有影响的中医药高等院校科研人员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和论文被引情况的分析,了解国内中医药院校的科研方向、科研实力和科技影响力。方法:从发文数量、学科分布、发表期刊和被引情况4方面对12所中医药高等院校近10年在SCI收录期刊发表的论文进行分析。结果:发文数量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最高,中药学论文最多,并以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论文最多。2006年以后各院校发文呈快速增长趋势。发文期刊多为中国出版的SCI收录期刊,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为3.04。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较少。1篇发表在Lancet上,影响因子最高,为30.758。结论:国内中医药院校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虽呈上升态势,但明显比西医院校低。应加大中医药院校优势学科的培育力度,加强研究生和教师外语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了解SCI的特点、定位、投稿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9.
介绍SCI、EI、ISTP国际三大检索系统及其收录期刊论文的范围、原则和特点等,指出要尽可能地掌握论文向信息源期刊投稿,写好英文摘要和参考文献,以及要向国外的期刊投稿,多参加国际会议交流等方法,以提高论文在三大检索系统的入选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统计了2001年国际著名检索工具SCIE、SSCI、AHCI、EI、ISTP、ISSHP中收录的以武汉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的学术论文数,总计880篇,并对这些论文在各院系分布与排名情况、论文绝对篇数在3篇以上(含3篇)的作者分布情况及论文在SCI、EI期刊源中的分布状况等,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同时,将2001年的论文与2000年进行对比分析,说明我校整体科研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上海师范大学化学学科用户近五年(2006-2010年)被SCI收录论文为对象,对收录的论文及其引文数据进行整理、统计,重点对引文数据从引用年代、引用频次和引用期刊所在库的情况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以获取化学学科电子期刊库对于化学学科科研的保障现状,为化学学科的数字资源优化和建设提供相应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讨论了2007年第一作者署名单位为南开大学的科技论文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SCI收录情况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现状,与前些年学校论文、与2007年国内一些大学论文被SCI收录情况进行比较,以便清楚地了解和认识到南开大学在国内主要高校中SCl论文收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调动广大师生撰写高质量学术论文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南开大学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李根 《编辑学报》2018,30(2):178-180
为深入把握研究前沿,并了解其中高被引论文的特征,以ESI 数据库中(数据截至2017 年6 月底) 全球最受关注的前10 位(TOP 10) 研究前沿中的高被引论文(共计486 篇) 为样本,利用Excel 2010 对其涉及学科、来源期刊特征、作者地域分布3 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希望能为国内期刊在追踪前沿学术论文,以及提升论文影响力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科技论文评价中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文献计量学指标论述了科技论文的定量评价方法。利用Delphi法确定论文发展、论文被引用和论文被收录的权重系数。根据期刊影响因子,论文被引用频次及论文被检索工具收录情况定量分析科技论文的质量。同时引入不同排序作者的贡献率指标,以合理分配论文得分,综合确定科技论文得分标准。  相似文献   

15.
从SCI论文统计分析看学校科研水平及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北京林业大学教师1980—2001年被SCI收录论文的统计数据,分析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学科领域的不同,教师在被SCI收录论文上发生的差异和变化,并以此为依据,对该校的科研管理和发展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6.
期刊学术论文的被引缺失研究——以情报学期刊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德俊  孙振  庄重 《图书馆论坛》2012,32(3):175-180
学术论文被引可以为学术论文质量的判定提供依据。论文以部分情报学刊物中被引缺失的论文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引文数据库》网络版为统计源,从数量比例、篇均引文率、被引缺失论文的基金论文分布、被引缺失论文的研究主题等视角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期刊的被引缺失论文指标应纳入期刊评价体系,并从稿源选择、学术研究规范培育、期刊间合作等视角提出提高期刊质量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MEDLINE收录天津学者学术论文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79—2003年MEDLINE光盘数据库考察了天津学者在国内外发表论文的文献信息,对出版国、收录频率、发文期刊篇数、作者单位等指标进行了文献分析,用以揭示天津医学科研的现状,为制定学科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前,科技界在国际学术交流中普遍使用英语。国际著名检索系统在收录论文或期刊时,一般也都倾向于英文。1999~2002年SCI(光盘版)收录我国科技期刊数量每年均为14种,数量很少,其中英文版期刊12种,中文期刊只有2种;在被SCI收录的1442种发表有我国作者论文的期刊中,英文版科技期刊占了绝大多数,为1436种。2002年被《SCIE》收录的我国31572篇论文中,英文为26953篇,占收录我国论文总数的85.41%[1]。这些数据说明,英文是我国科技论文和科技期刊走向世界的一种不可替代的语言工具。2002年我国科技期刊的数量为4457种,经过70多年的发展才有190种…  相似文献   

19.
日本文部省在2005年3月一份报告中指出,近年来,日本科技学术论文质量与影响力令人堪忧,而中、韩两国科技学术论文在质与量方面后来居上。特别是在数学与信息学科领域,中国论文被引用量已经超越日本。文部省通过对日本科学情报和美国ISI数据库统计分析表明,2003年日本论文总篇数屈居美国排行次席。众所周知,平均1篇论文被引用次数反映该论文的影响力。然而,从1997~2001年期间,日本论文影响力沦为世界第19位,居于欧美诸国之下。日本论文被引用度入围10%的论文量次于美国、英国、德国之后居于4位(中国12位、韩国14位)。报告书指出,2001年韩…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出版的WebofScience中的SCI-EXPANDED为数据源,针对检索到的2005-2009年东华大学被SCI收录的论文2082篇,借助JCR这一期刊评价与分析工具,从所收录论文学科分区统计分析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今后有待改进和发展的建议,为学校科研管理和学科发展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