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前高校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面临边缘化的困境,亟需改革.建构主义理论具有全新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对实施和推进英美文学课程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教师可以尝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最大限度地完成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2.
"情境"是建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建构主义所说的"情境",是学生意义自主建构的平台,是教学的 "支架",是"同化"与"顺应"的现实背景,是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空间.解读"情境"的本质内涵,对于正确把握建构主义课程理论的精髓以及促进我国正在实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体育课程改革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要求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新世纪体育课程改革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要求入手,研究认为只有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适应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培养出适应当前学校、社会和市场经济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1 教师方面的三个难点1.1 新的体育课程理念与教师传统教育和教学观念的矛盾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淡化竞技体育的教学模式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因为国家不需要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运动员 ,而希望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有健康的体魄的高素质的现代化建设人才。而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是竞技体育观念、技术教学观念和体质教学观念 ,这种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在中小学和高校中还有市场 ,不解决观念问题 ,体育课程改革只是一句空话。“健康第一”可从两方面来理解 ,一是健康三维体育观 ,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三方面都健康才能适…  相似文献   

5.
论大学生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体育课程改革是高校体育改革的核心.从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以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的理论探讨为基本方法.分析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状态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针对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阐述了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体系、课程范式、学科课程结构、课程与教材评价制度等5个方面的改革方向和发展趋势,为构建符合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教学理念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在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对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进行研究,指出了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建构主义教育观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建构主义在认知理论方面与传统学习理论的不同,并从建构主义具体理论出发.探讨了其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具体从四方面入手:1)建构主义的学习者主体论与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2)体育学习环境的互动性与开放性;3)体育的情境性教学的运用;4)创造性体育学习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高校体育课程模式在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已经暴露出很多问题,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共性发展,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南京工业大学体育部对此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探索,构建了"平台+模块"的体育课程模式,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构建科学创新的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堂教学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着重对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科学创新的课堂教学进行讨论 ,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必须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 ,充分发挥体育创新的优势 ,使高校体育与健康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创造性素质的实践场所 ,提高学生终身体育能力 ,为丰富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创新教育实践和理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和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的重任。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健康教育的需要,终身体育锻炼的需要。高校体育教师在上好体育课的基础上要增强学生的锻炼意识,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增强学生的锻炼能力,以学生为本,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健康向上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文献综述和分析法,概述了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揭示了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基本观点,并针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内容、考核评价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几方面重要环节,提出了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创新人才培养是新时代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战略谋划,普通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阵地,把人才培养过程和体系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前置,是人才培养创改的必然趋势。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事物发展演变原理,对体育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理念、特质、课程设置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团队及就业路径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论证,符合培养体育教师岗位情境的诸多要求,是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新动向,最终目的是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并具有创新能力的体育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师行为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阐述了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有关精神的基础上,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和建设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医学院校实施体育双语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医学院校学生的特点和体育课的特殊性出发,对医学院校实施体育双语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和论证。认为:在医学院校实施体育双语教学符合我国教育课程的改革宗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师资的综合素质,而且医学院校实施体育双语教学的基础条件已经成熟。医学院校实施体育双语教学是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体育课程整体性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系统理论与课程理论为指导,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进行了研究,认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需要从教育观念突破入手,着眼于课程整体性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田径运动课程是世界各国大学体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我国大学更是将田径作为体育教育的基础课程予以开设,但由于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等诸方面的原因,田径运动课程并没有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因此,吸取国外大学田径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走国际化的田径课程改革方向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了.学习和借鉴田径课程改革中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和积极进行国际间的课程交流是田径课程国际化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肩负着大学生身体健康,并培养其掌握健身知识、方法,使其终身受益的重任,随着新世亿纪社会需求人才标准的变革,高校体育培养人才的途径和目标必然随之发生变化,实施体育健康课程是高校体育改革的趋势。为此,用辩证的、理性的、发展的观点,对我国高校体育存在的问题的根源进行再认识,阐述了普通高校实施体育健康课程的重要性并对科学构建体育课程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始于2001年实施的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已历时5年,从理论到实践皆出现了一些矛盾甚至偏离,其间的经验和成就固然令人欣慰,但问题和不足同样值得反思.因此,就新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课程的目的定位、现实性、针对性、连贯性、操作性、反馈性、学科性等问题进行了反思性的讨论,旨在为新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摘要:课程地位难以回归、课程政策难以落实、课程发展难以均衡,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进一步发展的困境所在。运用文献研究法,借助多元的研究视角,对上述3个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研究结论为:1)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视阈下,体育课程基础地位回归的困境,是制度变迁与至善理想的艰难博弈,表现为原有制度惯性的难以克服,整体制度系统的复杂牵制,制度改革成本的巨大投入2)组织传播理论的镜像下,体育课程政策实行的困境,是组织传播的多重挑战,表现为组织传播内容的失效,组织传播结构的障碍,组织传播回路的隔阂3)社会发展理论的管窥下,体育课程发展失衡的困境,是边缘青少年资源获取的匮缺。由此,通过多元视角的尺度剖析现实发展的困境,以期为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有力前行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20.
体育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体育院校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切入点,运用文献综、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创新人才的内涵,体育院校培养与创新人才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管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创新人才由一般素质、创新素质和创新成果三部分组成,从逻辑关系上说,一般素质是基础,创新素质是关键,创新成果是核心;体育院校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知识结构合理、专业水平突出;增加限制选修课程数量,按一级学科设置限制选修课小板块,在确保体育学为核心学科基础上,增加一定比例其他一级学科课程和增加一定比例综合性课程;扩大课程种类,增设艺术类和辩论类课程;更新教学内容,在确保传授好本专业经典知识基础上,突出传授本专业和相邻专业最新、最前沿知识,鼓励教师将重要研究课题取得的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适时地增加一些交叉学科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