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摘要:广场舞开展广泛但文化建设研究内容较为匮乏,可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群众体育相关理论和广场舞文化发展理论,从代表性强的群众体育项目中寻找和研究发展规律,是将广场舞从健身项目提升为体育文化项目的有效途径,对充实和丰富群众体育文化生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调查方法,以北京市城六区广场舞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全面调研广场舞活动的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以点带面标杆范例式地对广场舞的多元文化价值进行分析研究,在纵向上将广场舞文化建设分为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三大部分,其中,广场舞物质文化建设是基础,精神文化建设是核心,制度文化建设是保障,三者协调平衡发展。广场舞文化建设完善路径研究包括3个方面:1)精神文化建设完善路径:(1)科学健身观念的引导与转变;(2)个性化定制的设计与完善。2)物质文化建设完善路径:(1)社会共同体的共同参与、资源共享;(2)规范广场舞市场秩序与行为。3)制度文化建设完善路径:(1)加强广场舞组织自治管理;(2)政府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2.
从第一届雅典奥运会至今,现代奥运会已走过一个多世纪的历程,在“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口号感召下,各国运动员都在通过不懈努力,逐渐提高运动成绩,而且人类运动极限一次次被挑战.与此同时,奥运会倡导和平与多元文化的和谐,但就在这100多年间,世界战火并没有一刻停止,冷战乃至地区冲突导致的国家利益与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矛盾似乎并没有因为奥运会而削弱.当今世纪需要淡化矛盾,共谋发展,休闲成为了世界各国认同的新世纪主题,当代奥运会顺应这种世界潮流也表现出了休闲化的趋势,具体表现在大众对奥运会的态度和奥运主题上.  相似文献   

3.
摘要:新农村多元体育文化协同发展,是保证我国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以新农村体育文化多元结构为研究对象,以协同发展理论为理论范式,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新农村多元体育文化协同发展问题。研究认为:新农村体育文化是多元化发展结构,其具有共存性、稳定性、共融性等特点;推进体育文化多元结构协同发展必须建立体育多元文化共同目标价值、组织保障及制度约束机制,从而保证新农村体育文化多元化格局有序、持续发展;建立和优化公平竞争平台、大力传承传统和特色体育文化、鼓励和倡导新型时尚体育、融合发展格局等方面是农村体育文化多元结构发展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奥林匹克运动与中西方文化性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 奥运会与东西方文化要想谈论北京 2 0 0 8年如何“举办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要想讨论诸如“新北京 ,新奥运”以及“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之类的话题 ,就必然会触及中西方两种文化的格调与差异。调和 ,经常是一种文化努力 ,但如果不掌握双方的品格 ,这种调和也是无法实现的。我认为 ,北京举办奥运会给我们提供了讨论中国文化与奥运会关系的良好机会。体育 ,让我们可从新的角度审查奥运会的土壤。这是一件好事 ,不可等闲视之。奥运会是典型的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与此不搭界。但是 ,历史在变化 ,社会在进步 ,对体育…  相似文献   

5.
多元文化视角下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之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多元文化理论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应有之意:1)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要更具“平等观”;2)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要更具交流性;3)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要更具融合性(内聚性)。指出了奥林匹克文化多元化的最大障碍:1)“西方中心论”思想的根深蒂固;2)民族文化(体育文化)自信心的羸弱。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的文化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元文化”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和接受,多元文化中的音乐教育已成为新世纪音乐教育发展的新视点。应以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理念来指导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积极接受全球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挑战,以使我们的孩子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增多的今天,更多地了解世界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7.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思潮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霍勒斯·卡伦首次提出并阐释了"文化多元主义"思想,主张白人社会内部各种文化之间平等;黑人学者杜波依斯则站在本民族立场上开始了对美国黑人历史和文化的学术研究,成为"文化多元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多元主义"思想的启发下,20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界对少数族裔教育政策进行了大范围的讨论,并且在40-50年代开展了"跨民族教育运动",这是多元文化教育改革的初步尝试,为60年代之后"多元文化主义"和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后现代哲学的竞争游戏中,由单一主体所谱写的一元文化体系被相对主义离析为与形形色色主体所对应的多元文化,然而多元文化只是其所攻击的一元文化的"地方版"而已。后现代哲学的系谱学分析披露了一元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发家史",但没有展示出摆脱这一文化困境的可能路径。只有基于中国式"家系学"基础上的族类文化,才能有望摆脱文化绝对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二极振荡的二难文化困境,也才能真正实现不同文化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的文化和谐。  相似文献   

9.
会徽是宣传奥运会最有权威性的形象标志.奥运会会徽在设计理念、思路和手法上体现了丰富的文化艺术特征,反映了主办国和城市的传统文化特色,也诠释了崇高的奥林匹克理想.奥运会会徽见证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与繁荣,展现了奥林匹克运动所蕴涵的团结、和平、友谊、公正、坦诚的体育精神.  相似文献   

10.
大众网球文化的传播是新时期我国网球运动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前提。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法,在分析我国大众网球文化传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究了我国大众网球文化的传播策略:培养和推广高校网球运动文化,引领我国大众网球文化传播;构建网球赛事及组织传播网络,加深大众对网球文化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以多元的网球健身活动为主导,传播大众网球文化新理念。以期为网球运动实现社会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项目设置的变化是现代夏季奥运会发展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和独特的现象,项目设置是一届奥运会能否取得成功的核心设计和重要的评判准绳.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比较分析、逻辑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对论题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分析.研究认为:现代夏季奥运会项目设置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奥运项目总量将趋于稳定并出现小幅波动;基础项目、高经济关联度项目和较多体现人文精神的项目会成为奥运会的稳定项目;大项的变化将主要来自边缘项目和备选项目间的更迭;小项的变化将更加体现男女均衡;经济性、观赏性强且适宜市场运作的项目将逐步取代不具有这些特征的项目.奥运会项目设置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目前奥运会项目尚未反映出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奥运会设项改革不仅应体现运动项目类别和性别的均衡性,还应体现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南京将成为第二届青奥会的举办城市,南京以其特有的优势战胜了其他强劲的竞争对手,获得了2014年青奥会的举办权,这不是偶然,而是以其特有的魅力赢得了成功,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实力。本文通过对南京承办青奥会的成功之路进行分析,并与青奥理念结合,发现南京的优势与青奥会理念有许多融合之处:人文之都与青奥文化相交融、经济之冠与青奥方针相统一、科教之窗与青奥目标相一致、体育之苑与赛事管理相配合。南京所具有的优势为青奥会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我们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将已有优势转化为巨大能量,为青奥会的举办推波助澜,为青奥理念的传播做贡献。  相似文献   

13.
奥林匹克奋斗的目标是通过体育运动和教育的结合,使人类逐步向协调和谐、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的创立,不仅开辟了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新天地,传播了奥林匹克精神,进一步加强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的融合,以奥林匹克的特有形式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促成青少年群体的全面发展。南京青奥会的成功申办,为研究青奥会对青少年的教育价值带来一个历史性的契机。以青奥会的视角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挖掘青奥会对青少年的教育价值,并探讨如何实践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全面认识和理解奥林匹克运动 --解读《奥林匹克宪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奥林匹克宪章>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库.解读<奥林匹克宪章>对于我们准确认识和理解奥林匹克运动及其奥运会是极其重要的,同时对于我们主办奥运会,传播奥林匹克理想、宗旨、主义也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个国际性的体育文化运动,其理念和宗旨对中国体育的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奥运会主题曲是奥运会的文化艺术标志和组成部分之一,以冷战期间的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曲为研究对象,运用音乐分析法分析研究了主题曲的结构与形式变化。研究认为,冷战的爆发没有阻碍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尤其是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曲,已从合唱形式的《奥林匹克赞歌》慢慢发展为音乐特色相对鲜明,具有主办国民族性的独唱或对唱形式的典型主题曲,越来越凸显奥林匹克精神和体育文化,对于人类的和平友谊、文明进步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以奥运精神与艺术设计为研究基础,将奥运史上出现的植物元素为研究对象,细致挖掘植物元素在奥运视觉形象中的文化内涵,剖析古代奥运植物元素的寓意与渊源,并从文化的物质性、艺术性、传播性视角分析植物对奥运视觉形象的价值与内涵,以期为丰富奥林匹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华体育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与北京奥运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运会的意义及价值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精神因素,这种精神因素与中华体育精神互为映衬,成为了北京奥运会展示给世人的重要的文化精神大餐.在此基础上,北京奥运会又借助其自身组织结构弘扬志愿者文化精神、组织各种大型文化主题活动、推动文明市民活动、树立祖国意识和强化民族认同感、践行奥林匹克精神等方式提升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咨询法,对比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历届奥运会项目和全运会项目设置,定义了"新兴奥运项目"、"新兴奥运项目文化融合的含义及其显性特征"。从为这些新兴项目的文化融合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的角度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方案,如联合媒体加强宣传、适当开放现有场地、采用免费的方式吸引消费者、官方推动、明确体育社团性质及多办民间赛事等。  相似文献   

19.
对奥林匹克运动与地域文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奥林匹克运动与地域文化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了当前奥林匹克运动价值观的异化现象,并提出了奥运会在六大洲轮流举办的对策,同时指出了奥运会在中国举办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08奥运会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承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次让世界更加了解北京、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民和华夏文明的重要机会,为了举办一届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北京准备着接受全世界的关注和检验。这也意味着北京奥运会需要更多的青年志愿者,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内为筹备有关举办奥运会的各项事业进行无偿工作,可见奥运志愿者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社会学的视角对奥运志愿者的价值和现实问题进行分析,试图诠释奥运志愿者的深层次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