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摘要:在高等体育院校的办学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体”“教”之争,这是发展定位层面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动态性发展问题。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创办初期的办学定位:以体为主,主要源自于国家发展的需要、教育发展的需要和体育发展需要。在此后的办学历程中,体育院校“以体为主”的办学方向受到了60~70年代举国体制的形成(体育体制)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偏向教育(教育体制)的两次“冲击”。体育院校面临专业大而全、行业特色淡化、办学力量分散、教育资源稀释的困境。在体育领域、高等教育领域深化综合改革的背景下,作为行业特色型院校,体育院校如何保持和强化自身办学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思考和谋划的一个重大议题:(一)调整优化战略布局,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二)在体育系统职能的重新定位中承担起培养精英竞技体育人才的使命;(三)建立以运动项目为核心的体育学学科体系,为国家和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四)引进推广新兴项目,为我国运动项目的丰富发展作贡献;专业体育院校的改革发展应该在推进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历史进程中,体现更重要的价值,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赋予中国体育院校新使命。体育强国建设需要体育院校培养一大批具有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能够当担体育强国建设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体育院校具有“争创一流”的发展理念和品质追求,聚焦卓越师资队伍、卓越学生质量、卓越科学研究、卓越体育文化、卓越社会服务。体育院校应把服务国家体育强国战略、教育强国战略、健康中国战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责任和在新时代应有的担当。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历经借鉴与初创、探索与推进、改革与创新三个阶段,从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到多专业、多学科交叉拓展,再到多主体、多领域协同融合进行探索实践。新时代,高等体育院校在遵循融合发展基本逻辑的基础上,主动回应融合需求,多元拓展融合主体,不断充实融合要素,着力打造融合空间,并理顺激活融合机制。南京体育学院“三位一体”模式取得辉煌成绩,但仍需做大做强高等教育、做优做强竞技体育、做精做特科学研究,形成“双核双强”发展格局。高等体育院校要树立融合理念,深化政策引领,强化系统统筹,推进递进创新,完成“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所赋予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4.
体育院校在推动群众体育普及、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推进科技科教兴体、加速体育文化传播等方面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历史贡献。在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重要历史时期,应该总结办学经验,把握历史机遇,明确导向、确定战略,进行科学定位,努力寻求发展对策;以经济社会发展为指南重新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按体育行业的特点确立高水平有特色的办学理念;进一步理顺管理关系,充分发挥共建院校的优势;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践行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围绕全民健身战略和奥运争光战略,力促竞技体育院校化,为我国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竞技体育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先导性部分,是引领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示范性内容,也是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关键领域。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围绕竞技体育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意蕴、历史成就与战略优化展开系统研究。认为,新时代我国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竞技体育在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进程中具有独特的价值。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具有国家政治需求导向功能的竞技体育在服务大国外交、展示国家实力、重塑国家形象、振奋民族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伟大成就。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赋予竞技体育新的使命。竞技体育要紧密对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需要,优化战略路径,拓展功能价值,通过积极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教育强国、文化强国、人才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6.
剖析体育的结构组成,对体育强国的概念进行重新认识,分析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竞技体育超前发展,一枝独秀的不均衡发展状况,指出在建设体育强国的道路上,还有许多路走,并就国民的体质和健康水平;提高群众体育普及的程度;加快体育教育的发展程度;体育科研的成就和水平;体育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继续保持竞技运动技术水平和最好成绩;加快体育法制建设;建设各种体育设施等8方面作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建构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新格局,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政社关系改革问题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强政府、弱社会的发展惯性仍需进一步打破,社会自组织的发展能力有待提高,政府管理的角色和职能亟需转变。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需重视政社关系改革,从强政府、弱社会转变为强政府、大社会发展格局,政府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发展,并与社会力量合作构建多元治理机制。具体包括:深化“放管服”改革,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继续做减法;社会力量加强自身建设,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依据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针对性地扶持社会力量成长;根据参与类别,对社会力量发展提供差异化的帮扶;做好市场监管,引导、规范社会力量成长;积极推进政府元治理、行业自治和多元共治。  相似文献   

8.
摘要: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进程中道德建设的良性发展,认清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我国体育道德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采用文献资料法与专家访谈法,探索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进程中道德失范现象的主要表征,剖析原因,进而提出应对策略。研究表明,运动员滥用药物、裁判员“黑哨”行为、教练员打骂运动员是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进程中体育道德失范的主要表征;体育道德教育缺乏、管理体制不完善、法律制度不健全是体育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诚信引领道德教育、时代性软约束体系的构建、法制重要地位的突出等应对策略。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竞技体育职业化进程中的道德失范问题,探索一条治理体育道德失范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9.
摘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生态化培养,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生态转变的关键环节和体育强国建设的基础保障。主要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生态系统结构角度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进行分析探讨。研究表明:生态化的后备人才培养系统,必然具有良性结构以及高度耦合、协同的组分和要素;空间和时间维度上无序发展、框架与运行结构分离、二元对立结构,是当前我国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系统的结构症结;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多元化”结构,具有“立体型”“渗透化”“交融式”特征,是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系统生态发展的基础;通过树立生态化培养理念,完善政府主导功能,立足全局、统筹兼顾,优化、整合后备人才培训要素等途径,来促进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系统结构的生态化。为提升人才培养系统生态效应及竞技体育生态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和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新时代背景下,探讨日本竞技体育政策演变的历程与特征,对于推动新时期竞技体育发展和奥运备战工作具有现实意义。研究认为不同政策导向下的日本竞技体育跨越了“脱亚入欧”期、快速崛起期、改革转折期、渐进复苏期、全面复兴期五个阶段,贯穿了以军事性、功利性、保守性、振兴性、争先性为中心的政策主导思想。日本竞技体育政策服务于不同时期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政治利益需要;打造了“一贯制”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培养与保障体系;构建了科技、信息、医疗、训练、服务等“一体化”运动员援助体系;特定时期缺乏持续性,未处理好与大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关系。提出拓宽我国竞技体育政策目标,服务于新时代国家利益新诉求;完善奥运备战援助政策,大力提升科技助力、运动员援助、训练参赛等科学化水平;健全适应中国国情的多元化、“一贯制”后备人才培养政策体系;强调政策的延续性和包容性,推动竞技体育持续发展和带动社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根据医学院校体育教育新要求和新发展的需要,在厘清价值取向和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分析目前高等医学院校体育公选课的价值取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探讨符合医学院校特点的体育公选课价值取向,为医学院校体育公选课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对中、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中美两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的比较研究,分析其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并结合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借鉴其成功经验和科学管理方法,探索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合理管理体制,为我们进一步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办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为健全和完善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制度,尽快与国际接轨,为建立和健全各种法规制度,为提高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社会化程度,为我国高校体育改革和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校优势体育项目对提高学校知名度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高校发展竞技体育的目的和提高高校知名度的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从突出高校发展优势体育项目来提高高校知名度和高校开展优势体育项目的重要性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充分挖掘通过发展优势体育项目来提高高校知名度的潜能。  相似文献   

14.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证研究法等对批判性思维与创新人才培养、体育院校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缺失的原因与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可行路径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研究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创新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核心要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我国高校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体育院校作为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摇篮,为积极响应十八大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培养目标战略要求,进一步推进体育院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理应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全面融入到我国体育院校的育人观念、育人体系和育人实践中,努力创建以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文化,充分发挥批判性思维在深化体育院校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中的应有作用。借助于批判性思维求真、公正、反思、开放的思维范式,更好地培养体育技能和思维素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体育人才,推动我国尽快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新时代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步,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体现为一是学校体育综合价值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在推动青少年体育发展中显“弱”;二是传统的体校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发展活力不足,显“残”;三是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尚属起步阶段,各方面均显“嫩”,尚不能支撑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发展。《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是新发展阶段推进我国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贯彻《意见》要求,转变观念:要促进体育回归教育更多更好依托社会资源,积极扶持社会体育组织,促进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当下“体教融合”具体应从: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细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深化体校改革,完善社会体育组织和,加强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6.
中美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美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分析两者的管理机构、运行模式及其效益,并结合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借助于美国NCAA的成功经验和系统科学的管理办法,探索适合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合理模式,为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办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为我国高校竞技体育改革与发展,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摘要:主要采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包括非介入性研究方法、专家访谈法、历史学、社会学等,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进行分析,审视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几十年来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现状。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发展过程和多元内容进行详细的挖掘,力图从新的视角解读和探索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模式,并为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研究认为:1)竞技体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渐进积累与逐步深化的改革发展过程。2)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已经初步形成;政治、经济发展体制决定了体育发展的模式。中国足球协会脱离国家体育总局,标志着我国体育体制改革进程进一步深化。3)通过研究对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体育管理新体制,以及进一步推进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前竞技体育训练和技术水平越来越高,竞争之激烈,要想获取竞技体育对抗中的胜利,必须具备力、技、智三个基本条件.在实力相当的条件下,就是谋略和智慧的竞争,硬拚硬打是难以取胜的,具有高度智慧和学识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必然会在竞赛中处于一种主动的态势.所以研究竞技体育中的战术谋略,也是广大教练员所关注的一个十分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谋略概念与涵义、谋略的历史发展、谋略与哲学关系、谋略产生的机理及其谋略的基本属性等方面辨析.阐述了在竞技体育中,教练员及运动员如何运筹策划,斗智斗勇,示形用诈,虚实变化,奇正转换,随机应变,打乱和破坏对方的战术企图,在激力对抗的竞技体育较量中取得优势的谋略内涵及其属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9.
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高校竞技体育既属于高校体育的提高部分 ,也属于国家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体育中充当着双重角色 ,起着双重作用。为增强我国竞技体育国际竞争能力 ,尽快实现我国高校竞技体育走向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及奥运争光战略目标 ,真正反映我国大学生整体素质和高等教育的育人力度 ,通过对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实质、发展背景、发展现状及与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的比较分析 ,重新审视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及相关的深层问题。为培养高水平的国际一流运动员 ,为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深入挖掘、整合我国体育文化资源,分析竞技体育文化发展现状及实现跨越式进步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打造我国竞技体育文化品牌,增强体育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中国特色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塑造良好国家体育文化形象,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