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退役运动员安置政策的演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已经颁布实施的退役运动员安置政策为依据,结合退役运动员安置难这一社会现象,从历史演进路径入手对退役运动员安置政策进行了文本解读。研究认为,退役运动员安置经历了强调"妥善、得当",注重公平、注重效率,兼顾公平和注重效率与公平并重三个阶段。安置政策发展中存在着政策目标过于短视、政策措施的调整与政策环境变化不适应和政策的负效应逐渐凸显等问题。建议以社会公平为基点,调整安置政策,改革运动员培养体制,走"院校化"的运动员培养道路,从根本上解决退役运动员安置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赛艇运动员退役后就业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我国的专业赛艇运动员再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以及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因素进行深刻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赛艇退役运动员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运动员退役保障、安置体制不健全、运动员综合素质低下、退役运动员就业渠道窄、运动员训练体制不合理、法规体制的矛盾冲突等。从赛艇运动员相对其它体育项目的运动员再就业更困难的原因出发,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解决赛艇运动员退役再就业难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3.
退役运动员就业保障政策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关政策文本,认为退役运动员就业保障政策经历了国家包办期 (1949—1977 年)、协同转型期 (1978—2000年)、奥运红利期 (2001—2011年)、全面深化期 (2012年至今)4个阶段。从政策演进来看,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保障政策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协同,由政府单一管理趋于社会共同治理;政策内容从简单安置到注重教育、人力资本等智力手段的长期培训;政策主题不断细化,政策执行、评价体系日益完善。指出,未来退役运动员就业保障应继续深化社会协同治理,倡导政府、企业、学校等多方协同参与,并进一步提升退役运动员就业保障政策体系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从建设和谐社会视角阐述了我国优秀退役运动员人才定位问题,对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对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和保障情况进行了简要回顾,同时分析了在不同时期安置保障政策所取得的成效,最后提出在当今形势下我国优秀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安置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优秀运动员退役安置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湖北省优秀运动员退役安置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调查湖北省优秀运动员退役安置现状入手,剖析了湖北省优秀运动员退役安置难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湖北省优秀运动员的退役安置对策,旨在为湖北省制定优秀运动员退役安置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保障的制度缺陷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制度层面来看,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导致退役运动员就业难的深层次矛盾。此外,现行退役运动员就业保障制度还存在重形式保障轻实质性的扶助,重货币补偿轻就业保障,重制度保障缺立法保护等问题。研究认为:贯彻有助于运动员"终身发展"的理念,推进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的渐进式改革;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完善退役运动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正确认识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社会扶助性,建立健全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保障的法制体系等是今后建立健全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保障制度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7.
摘要:我国每年都有大量专业运动员退役,他们需要改变其角色行为模式以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和职业角色更新的要求。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统计分析法的方法,运用社会化理论和角色理论,对退役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我国的体育制度研究我国专业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中角色转换问题。研究表明:运动成绩、运动等级、工作关系、社会交往、家庭支持与其职业转换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工作关系和社会交往的影响最大。运动成绩与退役运动员职业角色转换呈负相关性;组织分配的职业转换程度明显高于自主择业的职业转换程度。通过研究结论,认为退役运动员角色转换的途径包括:培训是基本途径;角色交流是重要途径;实践是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职业能力基本特征的分析,结合已开展的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对江苏省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职业技能培训的实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江苏省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容是按照不同岗位的技能要求,设置培训课程模块;培训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实践体验等多种方式,保证了培训效果和培训质量;并提出江苏省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职业技能培训的实施应该明晰总体构想、提早职业规划、设计培训内容、丰富培训形式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摘要:社会转型中运动员发展的“单位”空间被日益挤压,使学训矛盾突破“单位”限制成为行业化的社会矛盾。为此,主要采用制度分析法、文献资料法,以单位体制转型为视角系统的辨识了学训矛盾生成的制度机制,批判了学训矛盾的泛“单位”化认识。研究认为:在单位体制转型期中,运动员的发展已脱离原有单位体制的资源供给,形成了多元主体与多元制度共存的培养体系,而学训矛盾成为这一多元培养体系的关键问题和发展动力;学训矛盾正是在单位体制转型过程中发生了制度性激化与演化,形成新的态势,使运动员的发展具有复杂的制度性风险机制;以此为基础,从运动员发展需要出发,论证了创建学训制度的价值内涵,并在其中阐述了学训制度促使运动员培养体制的变迁方式。目的在于,打破人们对学训矛盾认识的“单位”壁垒及其化解的合理化困境,转换到基于运动员个体发展的“学训制度”的化解策略上来。  相似文献   

10.
探析我国优秀运动员退役安置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役运动员安置难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导致退役运动员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运动员培养机制的不合理,整体就业形势严峻,运动员自身素质匮乏和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为此,我国于2007年9月颁布了《运动员聘用暂行办法》,为解决运动员退役安置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早期的犬儒主要指犬儒学派的创始人安提斯泰尼、第欧根尼与克拉底及他们的门徒。如果将早期犬儒置于奴隶制度及城邦走向衰落的背景中来理解,那么其言行上的个人特征就凸现出来。在此基础上,犬儒长期被人们忽略的对自由的追求得到了揭示。  相似文献   

12.
艺术是生命的必然产物 ,生命的奔腾突进是艺术的内核 ,生命的活力与动感流泻到艺术品的每一个角落 ,艺术品的构造成分和组织方式是动感的 ,是生命的舞蹈  相似文献   

13.
摘要:太极拳风靡海内外,但是近年来有报告对其安全性提出了质疑。分析已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证实太极拳安全性。检索MEDLINE/PubMed,EBSCO host和the Cochrane Library从建库到2016年2月的文献。纳入标准:1)随机对照试验;2)两组平行;3)太极拳是核心干预;4)详细报告不良反应。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表评估纳入文献质量。研究结果:最终24项研究(26篇文献;2003-2016年;共1794受试者)符合纳入标准。12项研究报告了完整的随机序列生成和分配隐藏。太极拳与运动或非运动干预相比,严重、一般、干预引发的不良反应均无显著差异。与非运动干预相比,包含不良反应监测预案的研究与未提及的研究在一般不良反应发生数量上有显著差异(RD=0.05,95%CI:0.00,0.10;P= 0.05)。对于心脏病人来说,太极拳干预与非运动干预相比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数量存在显著差异(RD=-0.11,95% CI:-0.20, -0.03;P= 0.01)。研究结论:在随机对照实验中,太极拳干预与其他运动或非运动干预相比是安全的,特别是适合心脏病人练习。希望今后的研究采用更严谨的研究方法,纳入足够的样本量,报告高质量的不良反应数据,这样才能更好地总结归纳评价太极拳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中国艺术元素体现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和体现。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在体育学视野下的中国太极拳似乎到了穷途末路的困境。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文化学和艺术学的角度对中国太极拳和中国艺术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太极拳的圆美、中和、妙悟、气韵、心境以及艺道六个特性与中国艺术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并认为中国太极拳是一种典型的中国艺术。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哲学视角对文化起源的动因进行解析,探索体育文化起源的动因以生成体育文化起源观.依据体育文化起源观,确立体育文化本质观以及体育文化发展观.体育的文化本质观认为,体育的本质是体育的文化补偿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对体育内涵要素特征的分析,定义文化哲学范畴的“体育”.  相似文献   

16.
综观基督教的道德原则,爱无疑为统摄一切观念的核心与总纲。基督教中爱的观念中包含两个层面:上帝之爱与人之爱。人类应与上帝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爱上帝、爱他人,完成人与上帝之复和。  相似文献   

17.
摘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中国武术作为研究对象,从艺术学的视角对中国武术自身所表现出的“程式化”艺术特征进行了尝试性的理论探析。研究认为:武术技术技法是构成中国武术形式与内容的要素,其因自身的“规范性”和“标准性”,构成了中国武术的“程式”,而由武术技术技法组成的武术套路,则成为了一种高度“程式化”的表现形式。通过“提纯”与“美饰”的艺术表现方法,以及以“虚拟”显“真实”的艺术表达方式,武术拳家们对武术技术技法和武术套路进行了“程式化”操作,实现了对中国武术的艺术化处理,赋予了其艺术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孔子的学说超越了旧的局限 ,做出了合乎时代需要的选择。在宗教观方面 ,他高扬理性和人文主义精神 ,表现出从主宰之天向自然之天过渡的时代特征。在政治观方面 ,他改革周礼 ,解放主体精神。他发现了中庸 ,试图为道德本位主义的儒学奠定本体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把文学研究当作一种文化存在来追问,必然关联到作品的美学风格、创作意图、主旨倾向等,而这又无不受到地域环境与文化生存的制约和影响。基于此,通过对欧阳山《三家巷》的语言风格的呈现、民俗风物的描绘、生存意识的剖析等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美学探求,可以窥见岭南文化的生命本质及岭南文学的叙事依归。  相似文献   

20.
生命——体育教育的本真回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生命的视角审视体育教育,体育教育应以关注与直面生命为起点,点化与润泽生命,促成自然生命与价值生命的整体发展,培育一个身心和谐的全人是体育教育应有之意。我们要深刻认识体育的生命品性,挖掘其中丰富的生命内涵,在体育教育中积极渗透生命教育,不仅有利于改变我国目前生命教育不利局面,建立多层次立体的生命教育体系,也有利于我们更准确把握体育教育的内涵,进一步推进体育课程改革。清醒认识生命在我国体育教育中失落的现状,牢牢竖立“生命为本”的体育教育理念,增强生命意识,在体育课程中确立系统的生命教育目标,将生命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体现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实现体育教育生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