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三级跳远运动对速度、力量和技术有很高的要求,目前这三项训练是三级跳远项目运动员日常训练的中轴。而对不同专项素质训练课对三级跳远运动员身体机能影响的研究却因一节训练课包含多种训练手段、同一练习手段多次重复,强度不容易评定而研究较少。本课题以三级跳远突出某项素质训练的综合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尿蛋白及其组分的研究,试图找出能够评定不同专项素质训练课强度的有效指标,为合理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变化及其产生的可能机制提供统一评判尺度。  相似文献   

2.
对影响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成绩主要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三级跳远是一个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技术比较复杂,身体素质与技术高度统一的项目.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中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绝对速度和速度利用率、专项素质、三跳比例、力量素质、竞技能力等因素的分析,寻找出影响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成绩提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与调研、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构建我国高水平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素质指标体系和专项素质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研究结果:1)我国高水平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素质指标体系由专项速度、专项力量和专项跳跃3个层面,助跑三级跳远、立定跳远等5个要素(评价元)构成;2)建立了我国高水平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成绩的预测模型;3)制定了我国高水平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素质的综合评价标准。为教练员确定训练重点、科学诊断运动员专项素质发展水平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体能在三级跳远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构成中具有主导与核心的作用,与运动员各机体形态结构、系统器官的技能水平、物质储备、代谢水平等均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中外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体能结构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得出: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形态结构符合三级跳远运动项目的要求;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机能特征表现为白肌纤维含量和ATP-CP含量比较高;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能力和专项素质与专项技术的结合能力比较差.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验等方法,将卡片式教学法运用于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投掷课教学中,结果表明,卡片式教学法能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利用.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专项成绩和专项素质的提高;专项知识的掌握;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的运动参与、合作意识的培养,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三级跳远是一项技术复杂、且对运动员速度、力量素质要求较高的田径项目。对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来说初中阶段是他们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本文根据这一阶段运动员的生理特点,通过三级跳远动作技术和参与作用肌肉群的分析,提出一般力量训练和专项力量训练等方法,并总结力量训练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摘要:男子三级跳远是我国参加奥运会田径比赛的潜优势项目,专项力量是影响三级跳远比赛成绩和技术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研究我国最优秀的6名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安排。结论:1)我国男子高水平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内容、方法手段、计划与负荷基本符合世界潮流,但训练中缺少单腿支撑进行的蹲、拉、提、举等练习,不够贴近专项需要;2)专项力量训练器材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科技化含量不高;3)专项力量负荷调整控制主要依赖教练员经验与身体素质指标推算。  相似文献   

8.
采用献资料法、调查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时影响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成绩的各种专项素质与运动成绩的主次关系进行排序,寻找出影响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成绩提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训练跟踪法等科研方法,对我国不同时期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训练成绩与年限、训练量、训练强度、训练内容以及身体素质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第三时期的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在训练时间、训练手段以及训练负荷等方面与前两个时期的运动员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调查研究,以期为提高我国男子三级跳远的运动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全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中28名的专项素质数据,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进行筛选,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有效的回归模型,结合专家调查结果,选定了五项专项素质,然后采用“秩和法”对所选运动员的专项素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为了解运动员专项素质水平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转变体育教育思想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教育思想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的成败,只有与时俱进,彻底转变陈旧的体育教育思想,才能适应新时代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拟就改变体育教学功能的单一化、体育教学只注重技术,以及体育教育管理的科学性等问题作深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体育舞蹈是集体操、武术、音乐和动作技能表现能力于一身的一门课程,它在达到提高身体机能、锻炼身体目的的同时,通过舞蹈元素与形体艺术的结合,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舞的形式诠释"动"的概念,通过技能教育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学习了如何展现自身独特的魅力。运用文献分析、教学实验的方法,对参与北方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体育舞蹈教学的学生进行了研究。研究的结果上表明: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教育与学生动作表现能力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13.
对研制体操技术教学 CAI课件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操技术教学是体育院、系体操教学的重点。当前, 由于教学时间减少以及外部条件(时间、空间) 限制等原因, 技术教学的知识涵盖量及教学直观性受到了很大影响, 通过以往常规的教学辅助手段已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而利用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之上的 C A I(即计算机辅助教学) 则能很好地解决体操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它的引入将对体操技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科学化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对体操技术教学 C A I课件的研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论文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本科生毕业论情况以提高论教学工作质量研究发现论教学时间太少、学生选题过于狭窄、研究缺乏创新是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建议树立大体育观、调整论工作进度、改进导师制度是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论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叶敏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22(5):102-103,106
探索在普通高校足球选项课教学中,如何结合足球运动的技术、战术以及大学生身心特点,采用技术动作编排创新法、战术编排创新法和发展体能创新法进行教学,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能力,实现足球选项课教学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6.
运用卢布姆“掌握学习”原理,在大学体育教学加以尝试性实验。结果证明,大学生对通过身躯努力,所掌握的运动技能有较深的感性及理性认识,喜好程度明显超过一般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大多数运动项目,且运用习得的一技之长,进行娱乐健身的次数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浅谈游戏在篮球课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游戏是一种娱乐性的活动,它能灵活地运用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又能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采取篮球教学与游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生掌握技、战术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篮球教学的考核工作是检验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各体育院校的篮球专项考核方法与评分标准不尽相同。为了完善体育院、系篮球专项考评标准化,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实验研究法进行研究,并提出篮球专项考核内容、考核方法与评分标准框架体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考核内容能系统反映出篮球专项学生的技术水平状况,且标准合理、简便易行、便于组织操作;该考核方法的成绩评定标准中技评与达标的相关性较高,正态分布检验显示可靠可行,可以反映出不同学生的真实篮球专项水平,能达到区分优劣的目的;专项考核测试指标及比重较为科学合理,符合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可以有效激励学生对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多元化的体育教学目标对当代高校体育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组织的实施,提出了更加严格要求。通过实验证明以辅助练习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方法,能有效的提高女生的技能学习效率;提高主观锻炼体验中的积极情绪,降低消极情绪;提高女生的自尊水平,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培养。  相似文献   

20.
论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师范性的缺失及加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同时加强专业教育和师范教育,但受前苏联运动技能教学理念的影响,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重运动技能教学,轻教学技能教学;重专业教育,轻师范教育现象。具体表现为:教育类课程门类单一、时数不足、实践性不强;教育实习模式单一、实习周期短等。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指出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决策者及任课教师应转变传统观念,以教师专业化理念为指导,加强对其师范性教育的重视,不断增加教育类课程门类及时数,增强教育类课程的实践性,优化教育实习模式,延长教育实习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