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背越式跳高“两步”起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运用高速摄影方法 ,对我国高水平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支撑到起跳腿蹬离地面这一过程中身体重心运动和垂直速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 ,论证背越式跳高起跳是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垂直支撑开始到起跳腿蹬离地面结束的“两步”起跳过程 ,指出背越式跳高最大的优越性体现在弧线助跑最后“两步”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运动方向得到改变和垂直速度得到累积。  相似文献   

2.
背越式跳高快速弧线助跑起跳对起跳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进一步研究背越式跳高起跳理论 ,运用文献资料法 ,对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过程进行分析 ,揭示弧线助跑起跳为背越式跳高身体重心运动方向和垂直速度的提早改变和累积创造了有利条件 ,身体由内倾转变为竖直过程 ,身体重心和垂直速度随之加速上升和增大 ,加快助跑速度有利于提高起跳效果。  相似文献   

3.
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技术理论和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越式跳高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和利用助跑速度提高起跳效果,由于受传统跳高直线助跑理论的影响,对弧线助跑技术还存在模糊认识。通过对有关运动员技术进行三维解析得出:起跳效果与弧线助跑段步速并无直接关系,与起跳时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呈现正相关;身体重心水平速度从弧线助跑到起跳变化值越大,起跳离地时所获垂直速度也就越大;身体重心在不断加速上升而使垂直速度不断增大。并据此采用步格和俯角15°斜板等手段,改善背越式弧线助跑技术,为提高运动成绩和进一步加深对技术动作特点的理解,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爱捷运动录像测量分析系统 ,对我国优秀女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技术进行细致的分析 ,结果表明 :在整个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摆动角速度增大可使身体重心垂直速度增大 ,身体重心高度增加 ;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损失发生在起跳腿支撑过程的缓冲阶段 ;提高摆动腿摆动速度 ,可减小起跳腿着地时所产生的冲击力 ,使缓冲时间相应缩短 ,提高腾起垂直初速度  相似文献   

5.
论背越式跳高的技术特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背越式与俯卧式跳高的助跑速度、着地起跳时的人体重心投影点离着地点的距离、起跳时的摆腿特点的对比分析,找到了这两种方式跳高起跳的动力学差距;根据曲腿摆动的起跳与过竿特点,分析了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过程的必然性;依据背越式起跳时的骨盆转动特点,分析了背越式跳高起跳后身体自然转向背对横竿的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6.
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摆动的技术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献资料方法对背越式跳高的起跳过程进行分析,阐释了起跳过程中摆动腿的摆动与身体重心运动轨迹、身体重心垂直速度及位移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在起跳过程中摆动腿的摆动动作对身体重心的运动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和起跳机制进行分析,认为背越式跳高起跳是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垂直支撑开始到起跳腿蹬离地面结束的“两步”起跳过程,起跳机制是在“两步”起跳过程中,两腿共同参与起跳,肌肉收缩用力产生加速度,使速度不断积累,当速度达到一定临界值时(支撑反作用力为零)人体按一定的腾起初速度和角度离地腾空。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解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参加第11届全国运动会田径比赛跳高决赛的前11名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摆动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摆动的方式有"折叠式"与"屈腿式"两种;摆动腿着地瞬间的着地角、髋角与运动员身体重心水平速度、腾起初速度有着显著的相关性;与运动员起跳的腾起垂直初速度、跳高专项比赛成绩有着显著的负相关性。起跳腿着地瞬间两大腿夹角与重心腾起垂直速度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性;起跳腿离地瞬间两大腿夹角与身体重心腾起的高度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摆动腿蹬离地面瞬间起跳腿踝关节的摆动速度与起跳腿着地瞬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腾起初速度都存在着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对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实质和起跳垂直速度获得途径进行分析,提出了背越式跳高是"双动力"起跳,起跳"速度-幅度"五种不同组合形式构成了起跳垂直速度的获得途径.背越式跳高"速度-幅度"训练思路是以速度为中心,在不同训练时期,在保证助跑起跳速度不断增长的前提下,不断加大起跳幅度,使起跳速度、幅度与个人技术特点有机结合,表现出最佳的起跳效果和个人技术风格.  相似文献   

10.
起跳训练是背越式跳高训练的基础,而起跳腿的爆发力训练则是起跳训练的重点。必须充分利用助跑、起跳等来实现运动员速度、力量与技术的有效配合,打造出最快的起跳速度、最佳的垂直腾起高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背越式跳高起跳腿爆发力训练的质量。阐述背越式跳高起跳的特点,分析起跳腿爆发力训练的科学依据,提出起跳腿爆发力训练的科学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1.
张树峰是我国在本世纪第一个越过2.30m的跳高运动员,蝉联了第10、第11届全运会男子跳高冠军,通过对他在第11届全运会越过2.28m的技术动作进行运动学研究,结果表明:张树峰的摆动腿着地点到身体重心的水平距离相对较大;起跳开始阶段的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有所下降;起跳开始瞬间身体重心高度低于摆动腿最大缓冲瞬间的身体重心高度;在起跳过程中起跳腿在最大缓冲瞬间膝角在背越式跳高膝关节缓冲最佳角度范围之内;起跳阶段的蹬伸距离较小,缓冲时间相对较长,腾起角度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2.
在背越式跳高过程中,运动员身体的运动可分解为重心的运动和身体其他部位绕身体重心轨迹的转动两部分。起跳腿蹬离地面后,身体重心的运动沿着起跳角形成抛物线运动轨迹,身体其他部分绕身体重心的转动可分解为:绕垂直轴、矢状轴、额状轴三个转动,这三个方向的转动是运动员从起跳到顺利绕过横杆技术的关键,转动动能来源于助跑动能和人体弹性势能,转动角动量主要是通过蹬地和起跳摆动过程获得的,在整个跳高过程中,转动角速度是运动员通过调整身体各部位形状而改变的。  相似文献   

13.
运用影片拍摄法、图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的助跑与起跳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以揭示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的助跑与起跳技术特征。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最后助跑倒数第二步摆动腿着地瞬间身体的内倾角均偏大,而离地瞬间的内倾角度则比较小;在起跳开始瞬间两大腿夹角都小于摆动腿离地瞬间夹角。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着地瞬间着地点距身体重心投影点的距离与运动员着地瞬间速度的损失具有非常显著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快速伸髋在获得助跑速度中的作用;从摆动腿的快速伸髋在保持最后一步助跑速度、形成好的起跳用力结构和起跳的摆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等三方面详细论述摆动腿的快速伸髋在背越式跳高助跑速度转化成起跳速度中的作用.以期对背越式跳高的项目特征有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背越式跳高弧线段助跑的生物力学分析及其技术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背越式的助跑速度突飞猛进提高的当今,使人体在弧线助跑过程中,获得一个既合理又适宜的内倾角度,从而加大腾起角,加快助跑速度,获得良好的起跳效果,以达到更理想的跳高成绩尤为重要。运用生物力学理论,对弧线助跑人体内倾角及其动作特点与助跑速度和圆弧半径等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找出相关因素的内在联系,避免实践中片面地去追求内倾和加速,用于实践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采用技术动作录像拍摄与分析,对参加2004年全国田径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两臂和摆动腿摆动技术有关的运动学参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摆动角度速度最大值为腾起垂直初速度呈非常显著性的正相关,两臂和摆动腿的摆动使身体重心高度运动轨迹曲线呈上升趋势。另外,改进摆动技术,提高两臂和摆动腿的快速摆动与制动能力,是提高背越式跳高成绩的有效训练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