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实现我国城乡协同发展的重要枢纽,也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构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宜居、宜业、宜游的“三生空间”,已成为当前运动休闲小镇建设的关键所在。解析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三生空间”的内涵、逻辑以及要素,分析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 “三生空间”面临的挑战,发现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三生空间”建设过程中,面临着产业链条有待补强、基础设施有待夯实、生态环境有待改善、类型特色有待优化等问题。进而提出从生活空间“宜居”、生产空间“宜业”、生态空间“宜游”3个维度出发,重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三生空间”:强化高质量规划引领, 指导多类型错位竞争,培育多主体协作运营,健全全方位公共服务,推动多业态融合发展,以推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三生空间”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当前运动休闲体育小镇的发展存在相关的政策文件制定不够完善、小镇建设缺乏文化特色、体育产业缺乏基础设施与配套等问题,通过研究认为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路径包括:科学合理制定发展政策、把地域特色与文化特色融入规划建设和健全体育产业的相关配套,促使运动休闲体育小镇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视域下的“体育小镇”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与体育产业发展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对于扶持我国服务三产发展,实现供给侧改革、推动本土体育文化建设、调节自然资源分配、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内涵以及建设背景和意义,认为建设互联网+体育小镇的作用机制在于以下三方面:1)为推广特色体育小镇内容提供了宣传平台.2)为找准体育小镇特色定位提供了科学分析.3)为小镇获得商业资本投资提供了有效吸纳渠道.4)为体育小镇的综合运营提供技术支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育和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对策和建议:1)系统构建互联网宣传,多加利用移动化联网、自媒体等群众口碑性宣传平台.2)立体式构建互联网+体育小镇,通过数据分析实现体育小镇的特色定位.3)以互联网作为实现资本吸收与资本融合的重要渠道,以网络吸引资本,以内容反馈网络.4)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辅助小镇建设,通过数据的预测、分析规避体育小镇的运营风险,提高小镇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海南全域自贸区建设背景下休闲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有利于创新海南乡村发展模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据海南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基于国内外休闲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经验,提出制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体系、创新体制机制等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5.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随着“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日益加深,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专家学者和业界名流齐聚北京大学,集思广益、畅所欲言,为特色小镇献计献策,共商特色小镇建设合作大计。此次中国体育产业高峰论坛分论坛以“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主题,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这个概念进行了全方位、系统性的深刻剖析,并结合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相关成功实践经验,从前期策划、设计、投资到后期的建设、运营,再到内容为王、跨界融合、聚集建构效应,多层次、多角度阐释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构的内在机理和方法,为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事业,开创全新体育文化产业格局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健康中国”和“互联网+体育”的内涵及时代背景。以“共享单车热”为切入点,探索共享单车兴起的原因及对健康中国建设的影响。认为共享单车具有丰富居民运动方式、缓解国家财政压力、促进全民心理健康等优势,能够有效推动全民健身开展,展现“互联网+体育”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但是联网和体育产业的融合还存在着制度层面、政府层面、市场层面的问题。健康中国背景下,“互联网+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完善互联网体育立法,构建法律保障机制;创新治理方式,实现线上线下协调发展;强化大数据平台建设,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增强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7.
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与体育产业发展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对于丰富体育产品有效供给、优化体育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了运动体闲特色小镇的内涵以及建设背景和意义.研究认为,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作用机制在于以下三方面:1)为丰富体育产品有效供给搭建了重要平台;2)为优化体育产业空间布局创新了鲜活载体;3)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有效抓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育和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对策和建议:1)在发展定位上,把人本理念贯穿规划与建设的全过程;2)在产业布局上,坚持以特色为导向的体育产业发展;3)在动力机制上,建立完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导,对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空间结构进行深度剖析和理论构建。研究结果如下:①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形成以体育特色产业为鲜明特征的一个“磁域空间”;②“权力、资本、市场、人文、生态”是构成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磁域空间”的5类核心磁力线,其中,“权力、资本”是“重心线”,“市场”是“生命线”,“人文、生态”是“差异线”;③“磁域空间”产生“引力”的强弱与各类磁力线建设的良莠紧密相关,明确磁力线间的内在关系与建设次序,厘清磁力线建设的内容与方法,是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以来,为推进“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国家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现状,明确建设体育特色小镇的重要价值意义,提出通过明确乡村居民需求、挖掘乡村各方资源,依托体育赛事活动和丰富体育运动项目等方面推进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使之多元化、多样化、品牌化和产业化,最终达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贯彻落实,全面优化和整合乡村体育、文化、旅游等资源,提高乡村民众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推动乡村体育、旅游等特色产业的发展,激发乡村发展潜力,实现乡村产业融合,促进乡村经济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将对体育产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河南省体育产业现状还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要。因此,我们应理清现阶段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并积极探索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为缓解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而贡献体育智慧。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实地调查法、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深入探析现阶段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要还存在的矛盾,并在充分认识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优势、理清体育产业发展的矛盾基础上,提出中原特色体育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积极推进中原特色“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满足人民群众体育旅游需求;大力发展中原特色户外健身休闲产业,满足人民群众的休闲健身需求;以中原特色体育竞赛活动带动体育产业发展,满足群众观赏赛事需求;积极建设中原特色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核心区,带动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文化精神需求;合理开发公共体育服务场地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健身场地需求;积极培育社会性组织管理体系,缓解政府体育组织管理体系管理职能压力。  相似文献   

11.
归化与异化--内容与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指出了翻译理论中归化与异化措辞方面的不一致而产生的误解及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归化和异化的观察角度问题,归化与异化和内容与形式的关联,即内容可归化,形式可异化。  相似文献   

12.
微量元素锌、镁、铬与运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于运动员来讲,保持足够的微量营养素可以保证能量消耗增加和工作强度增大的需要.在一些要求控制体重的运动项目中,锌、镁的摄入存在不足的现象,女运动员较易出现体内微量元素偏低的情况.剧烈运动导致的汗液和尿液中丢失的矿物质往往可以在运动后的恢复期减少以至恢复.当机体缺乏某些微量元素或一些病理条件下,外源性补充锌、镁可以表现出提高力量和肌肉的代谢状况;对青年运动员补充铬的研究证明:关于铬的补充能否促进肌肉增长、加速脂肪消耗和增加力量,现在并没有统一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法作为规范的一种,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极易与政策相混淆,造成实践中操作混乱。同时从经济发展、社会变迁的角度而言,法逐步出现社会化的趋势,民间法也需要纳入法的视野。因此笔者认为法首先应强调其是作为司法机关办案的依据的规则。  相似文献   

14.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着丰富的习用性比喻,但喻体的运用却存在很大差异。本从化角度,通过分析地域环境、事物的联想意义、学典故以及音韵效果四方面的不同来探讨两种语言中明喻喻体差异的成因,从而克服跨化交际中的障碍。  相似文献   

15.
休闲娱乐体育活动与身心健康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休闲娱乐体育活动对身心健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讨论了休闲娱乐体育活动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的良好影响,并分析了它在提高认知能力、促进个性发展,缓解心理压力、获得精神自由和解放,以及更好地享受生活和生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中,学生由不会到熟练掌握各项技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肌肉的不适应到“自动化”的质变过程。强调肌肉运动感觉的作用。确是一个不庸忽视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9世纪中后期就对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有所论述。他们的共同课题是创立具有浓郁生态审美意识的唯物实践观,即人们不仅要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按照美的规律改变世界。马克思有力地批判了导致自然与人异化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力主"异化的扬弃",重建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恩格斯则以其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论述批判"人类高于动物"的观点,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意与象是中国古典美学理论的重要范畴之一,在中国绘画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太平广记>中特拈出"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两条"艺事要言",发人之所未发,于谈艺赏文之道大有裨益.本文分析了"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的内涵,说明了"想象"和"视觉"两个因素在"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审美鉴赏中的重要作用,最后论述了"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佛禅的修证原则、内容和理论的影响下,金诗流露出浓重的闲适清净、野逸淡泊的意识和倾向。有些诗作通篇反映的都是这种内容,而带有这样的色彩的诗语就更多了。这一现象丰富和深化了金诗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骨干专业以改进与诊断为契机,围绕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国家骨干专业建设目标,从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课程改革、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技能大赛与创新创业、科研与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八个方面进行诊断与改进。结果表明,教师诊改意识增强,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技术技能积累更加显著,社会服务成效斐然,“走出去”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