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5 毫秒
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将传统文化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因此,本文从理论和资源教育两方面对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进行分析,并深刻探讨了传统文化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路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提供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渠道,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大学生的需要,对传统心理课程的改革非常重要。笔者将艺术治疗的方法用于课程建设中,把艺术和心理有机结合,在实际的教学中采用以艺术体验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对于个性化学习的需求,网络信息技术的兴起使得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生对于网络技术的熟练掌握和对于多样化知识的需求让互联网教育日益成为大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互联网+教育"和传统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学习的利弊分析出发,将"互联网+教育"和传统教育模式相结合,改进大学生学习模式,提高大学生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将人们的交流交往带向了一个新的世界,在这个信息爆炸发展的时代,大学生所生活着的环境早已经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由网络化和信息化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网络的广泛传播性以及普遍性使得网络逐渐成为高校大学生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网络的隐形影响和新型关系以及新型的交往方式也很大程度的挑战着当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随着新的问题的出现我们有必要立足现实,找出原因并根据事实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以及解决方法,努力让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时俱进,发挥网络的积极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以分析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为切入点,在解析"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含义的基础上,以"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为视角,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创建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创新团体辅导等方式,可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教育”是以互联网为媒介共享教育信息、创新教育形式、健全教育体系的新理念,这种理念模式为现代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新契机,带来新挑战。因此,有必要阐释“互联网+教育”的概念内涵和本质特征,重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咨询,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服务APP,建立心理健康大数据预警机制,构建“线上+线下”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组建“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打造积极心理体验实训平台等途径,建构适合于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要实现全面发展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较少关注隐性课程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分别论述隐性课程的内涵及作用,不同类型的隐性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基于该影响提出通过隐性课程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问题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教育方针的实现,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举措,因而也受到高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但是,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很不到位,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反而出现愈演愈烈的不良势头.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性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实施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希望能对广大心理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网络技术的发展在大学生的课堂教育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网络催生出一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即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文章对当前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于如何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谈了自己的看法,希望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目前各高校已成为互联网用户最密集的区域,网络以其高速度、大容量、交互性强等特点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网络给我们带来积极影响,但同时,与之相对的是与日俱增的消极影响。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补充和升华,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变得更加完善与平衡,特别适用于艺术类大学生这个群体。本研究旨在探讨根据艺术类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和心理特征,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引下开展行之有效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生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学研究取向,为各个心理学应用领域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现状,基于生态心理学观点,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更好地开展.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整体环境出发,将各种环境的资源相融合,形成系统的、整体的、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层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并进行横向与纵向结合,开展系统、全面、可持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校园心理剧逐渐发展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以H高校心理短剧大赛为例,介绍校园心理剧的形成及演出过程,并参考认知理论、精神分析学说以及行为主义理论分析校园心理剧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改变认知、提供情绪宣泄的渠道与方式、帮助大学生自我反思与自我教育等.同时,研究发现校园心理剧存在表演形式大于内容、剧本创新性不足等问题.据此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寻求专业指导、丰富创作素材、重视拓展等建议,以充分发挥校园心理剧的作用,实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13.
消除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和谐因素,进行和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树立和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形成和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组织。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当前我国教育关注的重要课题,尤其是面对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的趋势,大学生心理健康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高校应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创造能力的同时,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SYB培训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5.
研究分析升本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升本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提供依据.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对升本院校497名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结果显示,升本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但优于国内大学生常模;一年级学生、女生、本科学生、教育类专业学生以及来自农村学生的心理问题相对较为突出.升本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应加强升本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想内容,其作为我党的重要发展思想,从教育层面而言,对大学生个体、群体都具有情绪调控、认知调节、人格塑造、情感培育等重要作用。针对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能以其教育思想内容方式,使大学生在正能量教育信息的引领下身心健康发展。对此立足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及路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但是多年的教学实践也逐步显现出心理健康课程的不足,主要存在于教学目标、内容和方式的问题上,引入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将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积极心理学运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把教学目标、内容和方式结合起来,真正地建立起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和积极人格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重要课程。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也属于课程的一种,具有涉及范围的广域性、影响方式的隐蔽性、作用结果的深刻性等特点,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隐性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了利用隐性课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社会的激烈竞争,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式,对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对其个性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工作中应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网络的发展和普及拓宽了"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增加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机遇出现的同时也对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挑战。面对机遇,迎接挑战,遵循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丰富充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构建新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以期促进"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