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国内外社区体育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发展模式的研究。提出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发展模式的理论框架。并提出主要的对策以及首先在穗、沪等经济发达城市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论依据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前人的全民健身服务体育的研究成果,采用问卷调查、专家咨询、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中部地区省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进行调查分析,系统构建我国中部地区省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内容与框架,并对我国中部地区省份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因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全民健身工程建设部分缓解了群众对健身场地设施的需求,促进了全民健身发展;全民健身信息供给系统正在由单一的宣传、传播手段转向多元化发展,基本能满足群众对健身信息的需求;全民健身活动指导数量整体不足,城乡差距悬殊,需大幅度提高日常健身指导的群体数量;群众对健身服务的消费受经济的发展整体水平影响较低,消费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服务模式,体医结合是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应有内容;作为一种服务理念,体医结合对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具有特殊要求。基于体医结合视角,分析了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组织管理体制不健全;相关基础设施薄弱;复合型人才匮乏;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亟待完善。提出了建构和优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对策:树立“大健康”大体育“大卫生”理念;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管理体制;加强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培养造就复合型人才;完善全民健身政策法规体系等。  相似文献   

4.
以河北省全民健身服务发展现状调查为切入点,分析了影响我省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因素,指出当前我省全民健身体系存在的问题:市场容量不大,参与性体育消费所占份额较小;全民健身服务业经费来源单一,产业层次低、规模小、品牌化不够,没有形成规模集聚和集团优势;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独立统一的政策体系和优惠政策的扶持;人才短缺,缺乏职业技能鉴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寻深圳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的建议,提出了完善深圳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统筹规划公共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促进全民健身供给主体的社会化发展;加强全民健身组织管理体系和人员队伍建设;完善健身信息服务网络体系;保障全民健身服务的财政投入,广辟资金社会化筹集渠道;加大健身锻炼信息反馈力度,形成信息反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6.
地方全民健身法规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文化学和现代社会学业已研究证明的中层制度文化、外层物质文化和内层精神文化密切相关的理论,从法制的角度研究在社会最基层筹建小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法规保障问题,主要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专家咨询和座谈等调查法,就全民健身体系的概念、在全民健身纲要实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我国现有地方全民健身法规建设进行分析,研究结论是: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呼唤地方法规要提速建设,促进中层制度文化与外层物质文化、内层精神文化相互之间的推动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中西部地区城市社区健身服务体系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中西部地区城市社区附近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远不能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力度不够;城市社区主要组织管理机构中文体管理机构设置“缺位”。在社区体育功能定位上,坚持社区体育建设以“公益性”为主、“经营性”为辅助的原则;以政府“干预”“介入”城市社区体育,实现社区管理与社区居民互动的管理运行机制。在社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逐步形成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有机结合,共同建设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对珠江三角洲全民健身新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该地区全民健身新趋势主要表现为:人们思想观念转变,健身意识增强,健身参与率高,体育人口和体育消费增加;不同档次的消费群体已初见层次化格局的特征;“天候”的趋势;锻炼的品位提升,突现出集约型发展的特点;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新疆乡镇开展的现状及开展优势进行分析,阐明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构建新疆乡镇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积极作用,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目标任务的分析,论证并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进而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而深入地开展。  相似文献   

11.
全国运动会、全国城市运动会与全国体育大会并称为全国三大综合大型体育赛事.全国运动会是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全国竞技体育运动会,而全国体育大会则是以发展非奥运项目、推动全民健身的全国群众体育运动会.通过对全国运动会与全国体育大会的产生背景及性质、赛事运作模式、社会评价等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由全国运动会逐步过渡到全国体育大会是“还原体育本色,回归全民共享”的体育内涵.  相似文献   

12.
解读"举国体制"和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将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从纵向上大致区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至1979年计划模式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创建成型期";1979年至2008年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市场成分逐步增加的"转轨前期";2008年以后的"转轨后期"。本着这样的划分,从:"举国体制"和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解读(性质、特点、形成过程和功绩);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在转轨前期遭遇的挑战和对策;转轨后期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举措等三个方面阐述"坚持和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这一命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大背景下论述了转轨后期模式转换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并列举了七大系统的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试论高校体育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中的优势与改革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高校体育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中的优势,对改革高校体育,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与作用,促进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并提出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法、分析法、比较法,对十运会期间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隐藏在繁杂现象背后的原因,并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及其后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全国运动会发展战略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综合性研究方法,针对奥运战略与全运战略、举国体制与运行机制、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竞技因素与经济因素、竞赛环境与人文环境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论证。提出了全运战略服从奥运战略,改善举国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并行,实现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双赢,执行竞技因素与经济因素并轨,强化竞赛环境与人文环境并重等观点,对于全运会的战略发展具有较好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全运会与全国体育大会同属于全国性综合大型体育赛事。全运会是与奥运会接轨的全国竞技体育类综合性赛事,而全国体育大会则是把非奥运项目吸纳进来,推动全民健身发展的全国综合性运动会。虽然全运会与全国体育大会同为全国性大型运动会,但它们之间却有很多不同之处,把握两者之间的异同点,为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和我国迈向体育强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具有跨行业、跨系统的特性,"生存危机"的培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在坚持完善举国体制的同时,借鉴美国学校人才培养的法治管理模式,健全人才市场,旨在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网络为媒介,综合运用集对分析方法、可拓方法、WAS权重分析法及模糊物元空间决策等方法构建了全民健身信息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IHIA-DSS,对全民健身信息处理科学化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对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组织创编的“健身气功·易筋经”新功法的产生、特点、价值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在全面剖析健身气功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分析俄罗斯《劳卫制》与我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方法:分析俄文《劳卫制》及中国《标准》资料,访谈专家。结论:俄《劳卫制》较中国《标准》表现出:战略出发点为培养人力资本,颁文机构为国家层面,条文规定具体,实施步骤有序;目的任务丰富,既完善国家体育政策,也保家卫国及继承传统;测试项目种类多样、精细并具俄罗斯特色,兼顾地方传统,融进了对运动、保健知识了解及对技能掌握程度的内容,并给出了运动处方;责任主体明确,协调面广。建议:提高中国国民对《标准》的认识;《标准》的各项规定应再具体;增添中国特色、传统及部分竞技运动内容,增加运动及健身知识考察;给各人群开运动处方;由国务院统一颁布《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