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兴趣与动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深入了解徐州市区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与动机出发,以区域、规模的大小分层随机抽取了徐州市第一中学、徐州市第五中学、徐州市高级中学的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八个班共400人(其中男生300人,女生100人)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向以上400名中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和座谈的方法收集资料,问卷、座谈内容涉及徐州市区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兴趣;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以及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问卷调查方法,通过对浙江省普通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动机明确,但活动频度不稳定,随意性大;活动项目选择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有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较差;体育意识薄弱、活动习惯、能力差及场地器材不足是影响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许昌学院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女生在兴趣程度和动机上要普遍低于男生,学生在锻炼的强度、次数、时间上还不够,体育场馆、器材不足,场馆质量相对落后,严重制约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4.
关于高中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对我县四所高中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能认识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也愿意参加,其动机显示多层次,喜欢的项目有性别差异。而影响学生参加活动的因素较多,主要方面是学习负担过重,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在活动的组织上,笔提倡俱乐部形式。  相似文献   

5.
关于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福建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 :大部份的学生是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动机是好的 ,活动项目以球类项目为主 ,时间每次在 1h左右居多。另外 ,调查中反映 ,学校场地不足 ,器材缺少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长沙市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长沙市四所高校普通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得知长沙市高校的部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不够明确、态度不够端正、形式比较单一,客观上也存在一定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学校应加强科学指导、完善体育设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福建省十所普通高校的肥胖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肥胖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是想减肥健身、提高身体素质和娱乐身心等,但实际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不尽如人意,被调查参加课外体育活动3次/周以上仅占13.3%,每次运动时间30min以上仅占68.3%,且所选择的活动项目比较单一,缺少一些针对性的内容,也缺乏适宜运动强度的知识,难以达到减肥的效果。肥胖自身存在的问题、缺少场地器材、学习紧张、余暇时间少、缺少理论知识与实践指导、缺少伙伴、缺乏组织管理等是造成肥胖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不佳的主要因素,结合现状提出改善肥胖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普通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旨在系统了解浙江省普通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改善学校体育工作提供依据.研究表明,浙江省普通高校有75%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抱有兴趣,健身、娱乐等是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价值取向.有79%的学生能经常不同程度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也有25%的学生从不参加课外活动.从调查中发现场地器材少和学习负担过重是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障碍.建议各高校要进一步认真贯彻有关法规制度.改变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不足的现象,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增强学生体质,培养终身体育的兴趣、能力和习惯的重要阵地,是实现高校体育目的、任务的主要途径之一。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对普通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对以后课外体育活动更好地开展,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地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目前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状况,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展开研究,调查收集的数据使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总体达到了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水平,但是仍有17.4%的学生完全没有或者很少参加体育运动。上海普通高校大学生主要以参与中、高强度的课外体育活动为主,参与的主要动机是能够在参与的过程中享受到乐趣、提升能力并保持身体健康。时间上的障碍是制约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课外体育活动干预对农村留守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针对提高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参考。以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某农村中学留守学生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实验组(50名)和对照组(50名),实验组进行12周课外体育活动干预,对照组正常生活学习,采用张兴贵编制的《青少年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测量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研究认为:课外体育活动对农村留守中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于留守中学生家庭亲子关系的改善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中学生不同群体(男生与女生、初中生高中生、普通中学生与重点中学学生、城市与农村中学生)之间体育学习兴趣的差异研究表明,中学男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明显高于女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学校级别的升高,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呈下降趋势;城市与农村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少,但最重要的是如何通过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去激发中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首先要提高中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同时,还需要历史教师掌握一些上课的技巧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博茨瓦纳两国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组织管理和活动内容等方面对中国和博茨瓦纳两国中小学课外体育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博茨瓦纳中小学课外体育以体育俱乐部的组织形式为主。并以体育俱乐部为单位来开展课余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活动。这种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培养学生体育的兴趣和能力以及提高课余运动训练水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之下,我国中小学现行的课外体育组织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形势的需要。未来我国有条件的中小学应开展“体育俱乐部”方面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石家庄市区部分中学进行调查,对中学生节假日开展体育活动的意义与作用、当前节假日开展体育活动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节假日体育场馆的开放等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与研究,同时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旨在提高中学生节假日体育活动的质量,进一步配合好学校体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6.
从体育与道德素质的关系入手,通过分析中学体育教学对学生道德认识能力、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三方面的促进作用,全面阐释了体育教学对中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的促进作用,为中学德育教学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0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检测细则,对广州城市7—18岁男女中小学生24个年龄组,共计2400名学生“九五”期间体质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城市中小学生形态指标随年龄的增长符合一般发育规律,但存在明显的肥胖趋势,女生优于男生;与1995年体调结果相比,2000年城市中小学生体质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身体机能的下降尤为突出;小学阶段体质增长情况优于中学阶段;小学阶段身体素质水平男女间无明显区别,中学阶段以后差距拉大。建议体育教育管理部门加大青少年体质检测力度,深入体育素质教育改革,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对兰州市中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动机的调查与统计分析表明,兰州市中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动机有其相应的特点,应该做好5个方面的工作,以提高中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动机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学生体育需要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了中学生体育需要的基本特征。作者认为:中学生体育需要由9 种因子构成,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欲求,是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动力,对中学生的体育行为具有驱动、导向、支持作用;各种需要相互制约,其中既有正价的促进作用又有负价的牵制作用;中学生体育需要具有较大的差异,其中有强度结构水平上的差异,也有年龄特征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生参与体育学习评价的元评价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针对中小学广大体育教师普遍存在"是否应该让中小学生参与体育学习评价"以及"中小学生是否具有评价能力"等困惑,对中小学生互评和自评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了相应的元评价实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学段的中小学生在评价他人所做动作质量上均有着明显的一致性,与教师的评价结果之间呈显著的中度相关,具有明显的评价主体一致性信度和评价结果一致性信度,中小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在体育学习评价中进行互评是可行的;不同学段学生的无意识自评结果与教师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信度,但这种一致性信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而有意识自评结果与教师评价结果的一致性信度均普遍低于无意识自评结果,因而在中小学阶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