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对2006年田径大奖赛中黄海强越过2.28m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6年全国田径大奖赛决赛(郑州站)的男子背越式跳高冠军黄海强的最后一步助跑至起跳的技术分析,起跳腿脚触时的膝角度到最大缓冲时膝角,缓冲角度较大,与起跳腿的退让收缩、膝、踝的快速屈伸能力差有关,快速蹬伸能力影响H1高度,起跳时带有“偏心”的起跳也相对的降低了H1的高度,黄的身体腾起高度H2和身体重心腾起的最大高度,都达到国际优秀运动员水平。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解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参加第11届全国运动会田径比赛跳高决赛的前11名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摆动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摆动的方式有"折叠式"与"屈腿式"两种;摆动腿着地瞬间的着地角、髋角与运动员身体重心水平速度、腾起初速度有着显著的相关性;与运动员起跳的腾起垂直初速度、跳高专项比赛成绩有着显著的负相关性。起跳腿着地瞬间两大腿夹角与重心腾起垂直速度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性;起跳腿离地瞬间两大腿夹角与身体重心腾起的高度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摆动腿蹬离地面瞬间起跳腿踝关节的摆动速度与起跳腿着地瞬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腾起初速度都存在着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对2007年全国田径冠军赛男子跳高项目前六名运动员最好一次试跳起跳技术进行三维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被试H2远低于世界优秀选手;根据起跳时运动员质心降低的方式,将本次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分为三类:低-高型、高-低型、低-平型;助跑平均水平速度和起跳垂直速度分量小;起跳阶段水平速度损失值与起跳离地瞬间重心垂直速度呈显著性正相关性;起跳腿离地瞬间膝关节蹬伸较充分。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7名优秀青年男子跳高运动员助跑最后阶段及起跳技术的三维生物力学分析,提出我国优秀青少年男子跳高运动员倒数第2步缓冲动作过大,摆动腿蹬离地面时速度水平较低;起跳脚着地时的身体质心水平速度水平较高;起跳结束瞬间的垂直速度水平差别较大;起跳蹬伸距离的长短与起跳垂直速度水平并无直接的相关;起跳垂直速度水平与起跳时间有较高的相关等结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王宇在2019年重大赛事中的运动技术表现,获得关键运动学参数,对比世界级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关键技术指标,探究王宇现阶段的技术特点,提出合理化的训练建议。 方法:运动现场拍摄法、视频图像解析法、专家访谈法和统计分析法。结果:①王宇助跑倒2步步长为2.16±0.06m,倒1步步长为1.95±0.04m,步长差值为0.21±0.05 m,倒2步步速为 7.63±0.16m/s, 倒 1 步步速为 7.51±0.17 m/s; ② 王宇起跳着地时的水平速度为 7.68± 0.18m/s,离地时的垂直速度为4.72±0.17m/s,助跑速度转化率为61.50±2.0%;③王宇起跳阶段 H1的值为 1.28±0.02 m,ΔH 的值为 0.38±0.02 m;④ 王宇起跳着地时膝关节角度为 162.44±2.40°,踝关节角度为126.78±3.07°;起跳离地时膝关节角度为165.78±3.19°,踝关节角度为139.56±3.28°;⑤王宇的腾起角度为48.79±1.86°,腾起初速度为6.33±0.21 m/s, 起跳距离为 1.20±0.24 m;⑥王宇过杆时头颈角度为 158.33±3.84°、胸腹角度为 129.67± 3.04°、膝关节角度为140.78±6.76°,过杆速度为4.11±0.12m/s。结论:与世界级优秀跳高运动员相比,王宇助跑速度偏快,助跑倒1步降速明显;起跳离地时的垂直速度偏慢,起跳腾起初速度偏慢,离地时的质心高度 H1较低,整个起跳过程中质心上升高度偏低;采用 “大背弓”的过杆姿态,过杆技术较好。现阶段在起跳技术、助跑速度的转化、起跳腿蹬伸力量、垂直弹跳等方面的技术和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对背越式跳高过程中起跳腿肌肉的SSC活动进行研究,为指导我国跳高运动员起跳腿的专项力量训练,提高跳高成绩提供理论参考。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部分极具代表性的优秀跳高运动员起跳过程中起跳腿的起跳参数进行比较发现:一级运动员较二级运动员膝踝退让幅度大,时间短;国外优秀运动员较国内优秀运动员蹬伸距离大,时间长;起跳的蹬伸速度和整个跳高过程中人体质心的腾起高度(H2)并不总是成正比例关系。对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起跳腿肌肉的SSC活动能力表现为3个相互联系的方面:蹬伸的距离、起跳时间和起跳的动作速度。相应的SSC活动能力就对应这3方面相应的最佳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7.
针对对国内外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效果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从运动员的助跑、摆动动作实效性以及起跳蹬伸技术的质量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在起跳过程中获得较小的垂直速度而导致较小的起跳腾空高度(h2)是导致我国男子跳高运动成绩落后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张树峰是我国在本世纪第一个越过2.30m的跳高运动员,蝉联了第10、第11届全运会男子跳高冠军,通过对他在第11届全运会越过2.28m的技术动作进行运动学研究,结果表明:张树峰的摆动腿着地点到身体重心的水平距离相对较大;起跳开始阶段的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有所下降;起跳开始瞬间身体重心高度低于摆动腿最大缓冲瞬间的身体重心高度;在起跳过程中起跳腿在最大缓冲瞬间膝角在背越式跳高膝关节缓冲最佳角度范围之内;起跳阶段的蹬伸距离较小,缓冲时间相对较长,腾起角度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9.
跨步跳是三级跳远中的关键一跳,具有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的技术优劣对其成绩影响较大。通过现场摄像与图像解析的方法对参加2009年第11届全运会女子三级跳远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跨步跳起跳三个时相的技术参数进行运动学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在跨步跳起跳三个时相中,着地角、身体重心的水平速度、摆动腿摆动角速度、两大腿夹角、蹬伸幅度、膝关节的角度、腾起角度等运动学参数的合理性均不及世界优秀运动员。三级跳远跨步跳起跳腿着地瞬间摆动腿角速度与身体重心水平速度、着地角、两大腿间夹角、起跳腿的缓冲幅度、身体重心垂直速度增加值、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损失值都有显著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与速度、距离、角度和角速度等运动学参数的相关性,探讨其动作运动学特点,为跳远科学训练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德国SIMI—Mo-tion9.01三维录像系统分析了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子跳远决赛录像,比较了国内外优秀运动员运动学参数,将国内(n=7)跳远成绩与助跑、起跳阶段运动学参数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助跑阶段:国内组倒6米平均速度、倒2步速度、倒1步速度均值显著小于国外组(P<0.05).倒3步步长、倒2步步长均值非常显著小于国外组(P<0.01).倒11米-倒6米的平均速度、倒6米内平均速度与成绩呈中度显著正相关,倒1步速度、倒2步速度与成绩呈高度显著正相关;(2)起跳阶段:国内组着板角、起跳过程髋转动角、摆动腿平均角速度和腾起垂直速度均值显著小于国外组(P<0.05),而水平速度损失率显著大于国外组(P<0.05).起跳过程髋转动角、摆动腿平均角速度、腾起速度与成绩呈中度显著正相关,而腾起水平速度、腾起垂直速度与成绩呈低度显著正相关,起跳时间与成绩呈高度显著负相关.结论:增加起跳前步长、步速、着板角,提高起跳过程摆动腿摆动角速度、腾起垂直速度,降低水平速度损失率是提高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的重要运动学因素.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跳高运动训练思路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文献资料法 ,对我国曾打破过跳高世界纪录的运动员们的训练思路进行探讨。分析认为 :我国的跳高运动项目要重振雄风 ,必须在向前人学习的基础上 ,打破陈旧的思想框框 ,在训练方法和手段上有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通过查阅大量关于跳高助跑起跳技术的文献资料,从影响跳高的因素入手,着重分析助跑速度、身体内倾程度、最后一步的步长、以及起跳时间与速度(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的联系。我国跳高运动员的弧线助跑起跳技术逊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原因是助跑速度慢;从我国运动员的起跳技术与助跑速度和力量等素质的匹配关系看,我国运动员的起跳技术与其运动素质是相匹配的,有其必然性,但匹配层次低于国外优秀运动员。  相似文献   

13.
腾空与过竿是背越式跳高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技术阶段 ,也是影响背越式跳高成绩的主要环节。本文阐述了利用弹簧踏跳板和多块海绵包对腾空与过竿技术进行教学的方法 ,对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提高练习兴趣 ,减少运动损伤和加快技术动作形成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运动学和动力学相结合的原理,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沈阳体育学院24名二级以上运动员跳深纵跳、跳深跳远、跳高和跳远起跳进行测试,力求阐明四者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以便为今后在跳高、跳远训练中采用合适的跳跃练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跳高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与运动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跳高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与运动成绩的关系,采用了自编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调查表,对38名男女跳高运动员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男子跳高运动员的自我监控能力与运动成绩密切相关.其中计划准备性、方法性、反馈性与运动成绩呈显著正相关.运动员的自我监控能力总体上表现出随运动水平的升高而增强的趋势.性别是影响跳高运动员的自我监控能力的一个因素,女运动员比男运动员的自我监控能力强.具有明显外倾倾向的跳高运动员比其他运动员的自我监控能力强,且差异显著;适应性好的运动员在方法性和补救总结性维度上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根据当前背越式跳高技术发展趋势,运用多媒体技术研制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CAI课件并运用于教学进行教学实验研究,以期对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做出积极的贡献,并对田径技术教学CAI课件的制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1982年-1998年间达到健将以上的女子跳高运动员的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运动员都不同程度的损伤、脚、踝处损伤的人数最多为62%,其中10人因伤爱出赛场,因此,科学合理的训练、防止损伤是提高我国妇子跳高成绩水平比较重析内容和环节。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三维摄像法对影响我国16~17岁少年男女跳高运动员成绩获得的各技术因素的运动学分析,指出了我国优秀少年跳高运动员技术水平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准备活动不充分、心理素质差、运动量安排不合理、技术环节运用不当是造成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场地、器材和其他方面的原因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同时,具体分析了这些原因的根源与提出相应的对策,并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