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第30届奥运会中国女排与欧美女排优秀接应二传运动员从年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以及竞技等方面进行专位竞技特征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世界女排接应二传队员在专位特征上具有较大的优势;中国女排接应二传队员在年龄、身体形态方面处于中等水平,身体素质具有较大的优势;中国女排接应二传队员的进攻能力及对球队的贡献率次于欧美女排优秀接应二传。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据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优秀青年女排高大队员和超高大队员的位置特征和其专项身体素质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青年女排各位置上高大和超高大运动员的选材和人数比例符合现代女排发展的需求,高大和超高大队员各项身体素质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应加强针对性训练,以提高高大队员的成材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女排队员主攻、副攻、主二传、接应二传等不同专位及所需要的全面技术快速掌握与运用期限——敏感期的调查 ,来探讨女排队员开始专项训练的年龄 ,专项技术及全面技术掌握与运用关键期的年龄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女排队员主攻、副攻、主二传、接应二传等不同专位及所需要的全面技术快速掌握与运用期限——敏感期的调查,来探讨女排队员开始专项训练的年龄.专项技术及全面技术掌握与运用关键期的年龄特征。  相似文献   

5.
现代篮球运动高度争夺愈演愈烈,为此,提高我国篮球运动水平的当务之急应是加强对高个子队员尤其是特高队员的发现和培养.以1999年参加全国少年甲组比赛的28名特高队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比较法、数理统计法,对少年甲组男篮特高队员的身高状况、体重状况、伤病状况、训练年限及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水平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从而得出结论:现阶段我国从事篮球训练的特高队员人数少、参加训练的年龄晚、身体形态不够匀称、运动员过早地出现运动损伤;特高队员篮球专项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训练水平中存在着运用有球技术较差、快速灵活的移动能力及完成动作的规范性方面急需加强,无氧状态下的专项耐力素质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6.
运用Data volley排球技战术信息侦测法和高速摄像视频解析等研究方法,以世界女排强队及世界顶尖女排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进攻特点与技战术发展趋势。认为:欧美国家女排强队进攻实力占优,球队内各位置上均有进攻表现突出的顶尖球员担纲重任,不同位置进攻端协同作用明显,呈现出欧美国家女排强队的进攻表现总体强于亚洲国家女排强队的态势;世界顶尖女排运动员在进攻核心指标上具有优势,进攻区域选择具有一致性,接应二传参与进攻任务;中国女排球队的进攻依赖4号位强攻,接应队员在击球高度、球体过网高度、击球速度等核心指标方面与欧美国家女排部分顶尖球员存在差距;欧美国家女排强队在进攻区域分配相对平衡且进攻迅速,后排进攻位置多变,与前排队员的协同性强,具有较高的纵深组合度。  相似文献   

7.
以参加2004年全国女排甲级联赛七支队伍的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四项排球专项身体素质进行测量和数理统计分析.揭示我国甲A女排运动员四项专项身体素质在运动员全过程多年训练中的变化趋势及特点.使排球运动员对自己在全过程多年训练中专项身体素质变化过程有个整体、清晰的认识;教练员能够有一个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正确思路,使运动员有更好的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8.
对2009年全国优秀青年女排集训期间的专项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经过近两个月的集训,青年女排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有非常显著性的提升,但与现代女排的发展趋势和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研究旨在寻找集训成功经验,为我国女排的整体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运用体育测量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对福建省少年男排运动员身体形态及专项身体素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省少年男排队员身高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队员的整体素质在提升,但个别项目发展不均衡,专项素质训练水平较高,成绩突出。  相似文献   

10.
为提供我国女排专项身体训练水平鉴定及训练的量化依据,从近两年女排集训中测定的4个专项身体素质数据着手,采用资料查阅法、数理统计法,从综合和均衡两个角度出发,初步制定了我国甲级女排专项身体素质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建议我国甲级女排集训及各省市队女排的日常专项素质训练参考这一个量化的评价方法和标准,避免训练偏态,有利于各队专项身体素质全面而均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临场测试统计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参加全国集训的U18男篮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体能和技术状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青年男篮中锋队员身高、体重和身臂高度均高于前锋和后卫,前锋高于后卫,优秀后备男篮队员在弹跳、快速奔跑和上肢力量方面与总体水平相比有一定优势,但是同位置之间比较不存在差距,优秀后备男篮的技术水平与总体水平相比不存在明显优势,优秀后备中锋技术水平较比同位置中锋存在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文献的阅读与分析,发现了一些网球体能训练中的热点、难点以及有较大分歧的问题。结合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对体能的概念、网球比赛中运动员的耐力、运动员击球过程中身体稳定性、比赛中的营养补充、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等问题进行整理与辩析,以期与相关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推进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天津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的男子篮球队员24名(其中前锋、中锋、后卫队员各8名)为研究对象,通过跑台测试、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不同位置篮球运动员的跑节省化、无氧阈和最大摄氧量进行评价研究分析。结果显示:篮球运动员的前锋队员跑节省化在第一公因子中载荷最大,中锋队员跑节省化的相对值因子载荷最大,后卫队员的第二公因子跑节省化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跑节省化、无氧阈和最大摄氧量三指标在评价不同位置篮球运动员,跑节省化指标优势明显,提示我们可以采用跑节省化对不同位置篮球运动员进行评价,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训练。  相似文献   

14.
依据足球运动的特点和规律,通过文献研究、德尔菲法,分析足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指标构成和权重分配;采用数理统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足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评价模型,实现以不同位置为着眼点的球员竞技能力水平的定性与定量评价;并提出基于不同位置评价得分的六边形描述方法。旨在为足球运动的训练、比赛等提供球员竞技能力评价的参考,也为足球运动员科学选材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乒乓球运动产生以来制胜因素的发展历史,对我国乒乓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构成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运动员高水平的专项身体素质是中国乒乓球队夺得整体优势的因素之一;将此因素训练的系统化过程概括为"乒乓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中国流";并对乒乓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学生体质的影响,通过20名学生分为2组进行为期8周的不同运动方式的运动锻炼,以形态、机能、素质和免疫指标的对比研究为手段,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学生体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8周的不同运动方式的运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和免疫能力均得以提高,实验组因运动强度的控制,学生体质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沙滩排球男子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沙滩排球男子运动员体能水平的调查,分析我国沙滩排球男子运动员的体能状况的主要特征.提出促进沙滩排球男子运动员体能发展水平的训练策略,提供系统制订体能训练计划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时间-运动"分析法对中国女子手球队不同场上位置运动员在模拟比赛、4打4训练、6打6训练、半场传射训练中的不同维度负荷进行比较,探讨使用不同训练方法的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的加速、减速、左右变向、跳跃的负荷特征。结果:模拟比赛中运动员的累计负荷与4打4训练相近,而高于半场传射训练和6打6训练。模拟比赛中各场上位置运动员的加速负荷、减速负荷与4打4训练相近,而高于6打6训练和半场传射训练,其中加速负荷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低强度加速上。4种训练方法中各位置运动员不同强度左右变向负荷呈现出模拟比赛高于4打4训练、半场传射训练及6打6训练的特征。半场传射训练的外围运动员跳跃负荷与模拟比赛相似,高于4打4训练、6打6训练;6打6训练中底线运动员和边锋运动员跳跃负荷低于4打4训练、半场传射训练、模拟比赛;半场传射训练边锋运动员跳跃负荷显著高于4打4训练和6打6训练,其中中强度跳跃负荷和高强度跳跃负荷差异非常显著;模拟比赛中底线运动员中强度跳跃负荷最高。各场上位置运动员专项训练时的变向负荷比例较高,但强度较低,高强度变向比重低。结论:参考各场上位置运动员不同强度跳跃、变向、加速、减速的负荷,更接近比赛的训练方法是4打4训练,半场传射训练的外围运动员、边锋运动员的跳跃负荷和底线运动员加速负荷训练上有一定优势,而6打6训练在各场上位置运动员的不同维度负荷的不同强度训练都较弱。建议:要加强高强度变向和加速能力的训练、不同训练方法的组合及精细化训练负荷的监测,明晰4种训练方法的负荷特征,优化中国女子手球队专项技战术训练的运动负荷,以提高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专项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足球,本质上是一种集体性身体竞技游戏。身体竞技游戏是人类以现实社会为对立参照系所进行的、富于生命活力的艺术化身体活动,足球运动根本的社会及商业价值也根植于此。作为游戏的足球运动,已经被我们过度地推向它的对立面———参照系化,遮蔽了游戏中的身体自由与艺术之美。那些被现实的物质追求与外在权利意志所控制意义的身体,无法对属己的身体进行自由地表达,也无法对队友与对手异己的身体作出恰当地回应。以一元化的垂直行政权力为核心、以资源效率为特点的举国体制,在足球这类身体游戏中面临"体制失灵"的困境。从"身体与游戏"视角,对我国足球运动员"技术性"的身体表达实践进行解构与反思,以期我国足球训练思想的改进、足球政策的设计乃至最终竞技实力的提升提供帮助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