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实施主副修制课程体系,是体育系教学改革的新尝试,旨在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主修保证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应充分反映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刚修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社会适应性。应确立新的方向,择好课程。实施过程中应与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改善教学管理机制配合进行。  相似文献   

2.
高等师专体育专业培养规格教学方案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才质量的培养,主要取决于培养规格方案的合理、完善。因为培养方案是社会对培养人才质量的要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集中体现,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和人才质量的实现。因此,深化高等师专体育教学改革,首先应抓好培养规格方案的制定,即保证课程体系的改革,使培养规格方案具有师范特点,有较强的针对性、适应性、社会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心理学是一个新兴的本科专业,为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专业人才,在专业建设中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构建完备且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国家体委制定了体育学院体育系的培养目标,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根据培养目标、高等教育的任务和体育的任务,从我省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一个较为全面的,具体的体育系毕业生的规格要求,促进我院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一、体育系学生培养规格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体育院系艺术体操普修课新大纲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查阅、归纳、分析大量国内外的艺术体操专业资料、体育系学生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及多年从事艺术体操普修课的教学经验,并按照国家教委<关于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实施报告"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本文重点对高等体育院校体育系艺术体操普修课大纲进行系统的研究,设计出适应21世纪高规格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的新大纲,同时在山东师大体育学院体育系2001级艺术体操普修课上实施,以求通过实验逐渐改进、完善大纲.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高等教育要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要求,针对社会对各种体育人才的需求,考虑到学生的愿望和体育系实际,本研究讨论在体育系中增加专业方向的具体设想、阶段安排和课程调整模式。要加块学校改革的步伐,就应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发展的眼光为国家培养出高质量的各种体育人才。本课题旨在对体育系调整专业设置、拓宽专业方向、面向社会需要、培养学生能力,以适应国家建设对各类体育人才的要求等方面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是被实践验证了的客观规律,从这一视角出发,对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赖以支撑的课程体系,予以理性检视。回顾、评判了传统课程体系的历史与现状;探讨了现代及未来社会发展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材的需求规格;提出了创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之课程体系的技术路径;阐明了新型课程体系基本框架的搭建原则、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以期为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8.
摘要:休闲体育专业是高等院校为了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对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而产生的一个专业。休闲体育专业培养方案则是高校确定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指导性文件。采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基于能力本位视角对所选的20所院校的休闲体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发现现阶段休闲体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应用型人才,都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且各校的课程设置都包括了应有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层次。但也看到培养规格中的人才培养类型未能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忽视综合素质养成、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足和培养方案的规范性不高等问题。提出基于能力本位构建应用型本科休闲体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才能解决现有问题:应围绕市场导向,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分析休闲体育专业能力需求,明确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构建以能力为导向和本位的课程体系,实现休闲体育专业人才课程的整体优化;突出休闲体育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既注重专业素养的培育又要注重综合素养尤其是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建国前后小学体育师资培养脉络的考察,以及对现代小学体育师资培养的研究,并与国外发达国家小学体育师资培养的比较,结合社会对人才及新课标中对教师要求,提出:提升师范院校师资培养教育目标和规格;重新布局课程体系;调整专业结构;拓展专业培养方向;采取培养与培训相结合的“双轨制”师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历层次。  相似文献   

10.
构建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培养职业能力和提升就业质量的基础性工作,高职外贸专业应明确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找出用于该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开发的工作领域,在对该工作领域包含的典型工作任务框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探讨课程体系的完善机制和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从而顺应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就业导向。  相似文献   

11.
“阳光体育运动”解析及高校实施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全面落实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倡导的"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开展与实施,促进大学生的体质健康,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在全面解读活动内涵的基础上,阐明了活动开展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制约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社会因素和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体制内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将"阳光体育运动"的主导思想纳入到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中,树立融教学、锻炼(训练)、竞赛于一体的完整的体育课程观念,建立了选项分层教学的高校体育课程模式;进一步加大了体育课程资源在健康、娱乐、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开发;将课内外一体化、突出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课程体系,作为全体学生参与和实践"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形式,并把强调体质健康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评价体系的双要素,以强化其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检验、反馈与激励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目前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理论分析,旨在探索优化学校体育周边环境及开辟多元实验途径与办法的改革措施。提出学校体育应联结社会,改革竞赛内容与组织办法,充分利用体育表娱乐等手段,以实现人的价值、提高以创新能力为主的全面能力的发展为前提,把握素质教育本质,全面改革学校体育,实现由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体共同协作,多元培养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3.
重新构建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在对大学生进行系统体育教育的基础上,掌握一般健身理论和健身技能,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兴趣.大学体育教育要重视学生体育态度、体育健康知识、体育情感与自主运动能力的培养.实验结果表明,重新构建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是可行的.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集教育性、健康性、公平性、快乐性、现实性于一体,强化了终身体育意识的教育,体现了大学体育健身教育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逐年呈上升趋势,体育人才也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一方向向适应市场经济需求转变.针对这些变化和市场的需求,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应设立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增加社会体育专业与残障人体育专业方向,逐步要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培养目标的修订、专业方向的设置和课程体系的改造是重点,机构的体制改革则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浪潮的兴起,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带来新思路.针对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教育同质化现象突出、培养理念更新慢、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不够精准以及网络课程平台开发不足等问题,提出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人才培养思路;挖掘大数据资源,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加强网络课程平台建设,打造体育教育专业网络课程体系;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等措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推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6.
任职院校军事体育课教学时间少、任务重,只有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才能适应各任职院校的特色,才能使培训出的人才“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及人才社会需求现状进行调查可知,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并未契合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本研究试图构建一个简便易行、便于操作的基于复合应用型培养目标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研究构建了包含知识、能力与身心素质3个一级指标及16个二级指标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3个一级指标的知识、能力与身心素质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38、0.39及0.23。在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知识与能力并重。  相似文献   

18.
学校体育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对培养合格的体育教师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社会形势对体育院系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学校体育成为适应学生及社会需要而完善自身的体系。本文由此提出,应在科学思维观的指导下,对照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学校体育研究成果,以及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规格要求,对现行学校体育学教材进行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转变传统体育教育观,塑造新型体育人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高校体育课程和体育科学发展的要求,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成为一个高文化素养的体育人才, 阐述了良好的文化素养是体育教师提高职业道德、学识水平、人格魅力、教学艺术和创新意识的基础条件.在新世纪,我们应通过更新体育师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体育教师在职培训,提高认识,博览群书,积极实践等途径,塑造高素质的体育人才,以此来适应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适应体育科学发展的需要,适应体育教师全面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体能素质是单兵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基础,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院校军事体育教学应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加强信息化条件建设.根据部队院校教学的实际,从建设数字化体能训练实验室、建立体能训练学员档案数据库、建立特长项目俱乐部网站、加强教学手段的多媒体化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以便能对院校的军体教学信息化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