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摘要:休闲体育专业是高等院校为了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对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而产生的一个专业。休闲体育专业培养方案则是高校确定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指导性文件。采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基于能力本位视角对所选的20所院校的休闲体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发现现阶段休闲体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应用型人才,都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且各校的课程设置都包括了应有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层次。但也看到培养规格中的人才培养类型未能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忽视综合素质养成、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足和培养方案的规范性不高等问题。提出基于能力本位构建应用型本科休闲体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才能解决现有问题:应围绕市场导向,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分析休闲体育专业能力需求,明确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构建以能力为导向和本位的课程体系,实现休闲体育专业人才课程的整体优化;突出休闲体育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既注重专业素养的培育又要注重综合素养尤其是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社会需求矛盾的分析,认为培养教育教学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就业能力突出,教学型和应用型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是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主要目标;并提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包括调整落后的竞赛体系、培育多元的评价体系、搭建丰富的社会交流体系、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等四个方面;为深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就业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工作情况的社会调查和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规格的要求,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方面优化教学环节,以"以人为本、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多能一专、复合应用型"的专业人才为目标,以"系统论、协同论"为理论基础,以体育教育专业术科专选教学模式和策略运用为切入点,构建体育教育专业术科专选教学以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训练"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具体操作策略,使4个培养方面协同、渗透和融合,达到"4×1/4≥1"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4.
"单招"制度是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和竞技体育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这一招生制度在降低了运动训练专业入学门槛的同时,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以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为依据.提出了构建运动训练专业"多方向职业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设想,经过近五年的研究与实践,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制订并实施了体现"多方向职业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了多方向职业综合实践课程并经三轮教学实验;完成了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及职业综合素质的整体设计.研究的创新与突破主要是:构建了"通识教育+专业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较为新颖的高等体育教育的教育价值和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健康中国"的背景下,市场对于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然而体育行业相关人才仍旧呈现出需求旺盛与供给短缺不对等、服务质量与需求预期差距大、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衔接不畅通等现实问题。面对高职体育专业人才与大众体育产业融合发展这一目前高职体育专业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如何推进高职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社会、市场需要的标准化、高质量健身人才就成了高职教育者和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有效构建"校企共同体"模式,运用产教融合模式,提升高职院校体育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对于培养新常态下职业教育相关专业人才在从业中的工作能力与创新能力而言就成了一条有效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6.
应用型复合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社会对体育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部分高校相应地增设了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培养方案.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当前国内外体育经济管理人才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根据当前社会所需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特征,提出了应用型复合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在培养模式构建过程中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高专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系统运行、能力系统运行和素质系统运行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研究.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构建了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培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借鉴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高专体育专业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体育翻译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成都体育学院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体育翻译人才的现实需求与成都体育学院外语系体育翻译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互动发展为基础,从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理念、设计思想以及实施效果三方面论证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发展为目标,构建复合式、应用型体育翻译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对体育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以及体育教师的“双师性”培养起到重要作用,是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实践教学体系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因此,围绕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保障,探索实践教学体系有效运行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着重构建和完善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保障体系及其管理中的质量监控与评价运行机制,提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思路、总体架构,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体育教育专业特色的形成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和规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发展应用型体育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从应用型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征出发,结合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和CDIO教育理念,分析体育院校应用型人才本科教育的内涵、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CDIO教育理念在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具体应用.最后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提出了体育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山西省六所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对比研究,认为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围绕“地方性、教学性、应用性”,依托整体化课程平台,制订出适应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以期达到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冰雪体育运动发展迅速,冰雪体育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备受关注。三阶段六方向雪花式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当代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为背景,以2018版《高等学校体育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坐标,根据G-S理念设计形成。该模式将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三阶段分为基本能力培养阶段、专业能力培养阶段和职业能力培养阶段;在课程设置方面,提出北方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冬季-夏季运动项目双(项)专项课或三(项)专修课(夏季专项、冰上项目专项、学生项目专项)课程设置方向及冰雪体育通才与冰雪体育专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13.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技能人才的摇篮,高技能人才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事关人才的质量。本文就创新型技能人才的涵义以及所具有的素质特质作出了初步分析,对西部职业教育基地如何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作了一定的探索,以期对职业教育实践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打破了传统的以会计理论为主、少数实践教学为辅的课程教学体系,以及在教学中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而是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特点,以及民营中小企业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创新和优化课程体系中,按照"321"工学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基础,以企业会计"工作过程或工作流程"方法为教学改革内容的新型会计专业理论和实践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提供高素质的体育人才支持必不可少,高校体育人才培养应该以“健康中国”的战略需求为目标,以体育产业市场发展为导向,不断调整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体育人才供给与社会产业需求的平衡,这不仅是实现“健康中国”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高校体育人才核心素养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基于健康中国视域分析高校体育人才培育的必要性,探索高校体育人才核心素养的基本构成,并从创新培育理念、调整培养方式、完善课程结构、突出专业技能等方面创新健康中国视域下的高校体育人才核心素养培育路径,促进高校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16.
创新型国家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保障,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虽然我国已经进入到教育大国的行列,但是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还存在不足之处。研究生质量不容乐观,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科研能力还需要再上台阶,研究生就业困难等。通过调查、访谈、文献资料法探骊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观念、培养模式、导师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四个方面整合出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旨在提高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体育招生与体育专业人才选拔是两个不同层级的人才选拔工作,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体育招生能够促进体育专业人才的初步选拔、初步培养,并对人才选拔培养方向发挥宣传作用;体育专业人才选拔则有助于体育招生专业设置、确立培养模式和促进教学改革。协调处理好体育发展与国民体质之间的关系、体育教育人才与专业竞技人才之间的关系,以及体育发展环境与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体育招生与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双赢。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育“四结合”学生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发展现状及知识、能力、素质的内在发展研究,以寻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发展的途径.对现阶段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和就业市场对本专业的要求进行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在转变专业发展理念和专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出构建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和科研训练相互协同、渗透与融合的"四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并在保障措施方面对教学管理、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推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AHP”层次分析法,通过构建影响排球后备人才培养因素评价指标模型及一致性检验,对影响排球后备人才培养因素进行了综合评判。其目的是对长期以来始终难于定论又函待量化的这一问题给予较为客观的评判与计量,明确哪些是影响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关键因素?哪些是辅助次要因素?其比重各占多少?研究结果显示:准则层对总目标影响最大的是后备人才培养体制问题,因子层对准则层重要性影响最大的是后备人才管理体制、培养模式及运动员自身条件等,根据方案层41项指标的权重值对上一因子层影响重要性最大的主要有后备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标准、培养目标的多样性和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最终,根据计量结果给出了排球后备人才培养因素排序,并对其进行评价,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