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法,对江苏省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公共基础课程结构及设置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比较研究。研究认为:江苏省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公共基础课程是由政治思想品德类、教育科学类、方法工具类、人文社会科学类四大类课程组成,全省七所普通高校的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平均学分为48.4学分,平均学时为812.1学时,其中公共必修课平均学分与学时分别为39.4学分和669.8学时。七所普通高校的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共开设70门必修课程,平均每校开设10门。平均学分与学时与《规范》中学分要求相符,但课程结构及课程设置总体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
对闽台两地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与管理的比较分析发现,闽台两地高校体育课程均列为必修课程,但在体育课程目标、课程类型、修读年限、修读学分和修读要求等存在差异。比较发现台湾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理念、课程类型拓展、课程资源开发、赋予教师课程权力等方面值得我们借鉴,提出了福建省高校应加强体育课程"生成机制"的研究、赋予教师一定的课程权力、加强课程政策研究、加大室内体育馆建设的投入、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凸显体育课程特色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学分制下高校公共体育的课程设置、结构及其内容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分制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实施方案中涉及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在课程设置上要打破学年制壁垒,将体育学分贯穿于大学四年的体育学习中;课程结构应取消单一的选项内容,扩大体育学习涵盖范围;课程内容要淡化固有理念,实行模块化教学。  相似文献   

4.
以高校体育课程三个层级目标为比较对象,分析发现福建和台湾高校体育在课程目标取向、表述内容、表述语汇和语体修辞等方面存在差异。提出福建省高校应能动自主地设计体育课程目标取向,凸显课程特色,以及福建和台湾高校应加强交流,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课程目标语体表述的内容与形式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广东省具有代表性的广州、珠海、汕头、湛江四市体育绘图知识的普及和推广现状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广东省群众对体育绘图知识比较感兴趣,女性识图能力强于男性,但健身运动场所关于体育绘图方面的设置不均衡.建议在体育专业和大学普通体育课中开设体育绘图的课程、健身运动场地中增加有关体育绘图的图案,增加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体育硬件和软件投入,并将体育绘图作为社区指导员上岗的培训项目.以期为从心智拓展及形象思维能力培养方面拓宽全民健身途径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调研等,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大学公共体育太极拳选项课的设置可行性进行论述,并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开设太极拳课程进行利弊分析,指出开设太极拳选项课符合西部大学公共体育教学,突出太极拳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福建省5所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课程目标、课程设置模式、课程内容与课时、课程组织、课程评价五个方面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医药高职高专院校职业的特点,提出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融入体育课程的对策,并建议从护理专业着手。  相似文献   

8.
体育课程设置小型化、课题化在许多高校中已经开始实施,且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本文通过对深圳大学和苏州大学这两所高校开设的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组织形式的小型化、课题化体育课程进行研究,总结这两所高校小型化、课题化体育课程的开设情况、特点和经验,从而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地推进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阳光体育运动"视角下大学体育课程设置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在"阳光体育运动"视角下,我国大学体育课程设置存在课程目标力求全面,难以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课时安排上不利于完成"每天锻炼1h"的任务、课程内容上难以养成学生"终身体育的兴趣和习惯"、课程开发上没有发挥"校本优势"、课程结构上不利于学生"体育锻炼效果的形成"、课程资源配置上不能保障学生"多元化的体育学习需要"、课程评价上不利于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方面的困惑,同时从课程目标、课程管理、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配置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反思大学体育课程设置改进策略。对推动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以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对美国波士顿大学运动防护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我国今后开设运动防护专业及其课程设置上提供借鉴和启示。研究表明,波士顿大学运动防护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教育、健身、医疗等行业培养运动防护专门人才。其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必修课程有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并且对必修课程的考核较为严格;选修课程注重人文学科课程和运动项目术科课程。该专业特别注重临床实践课程,这类课程数量多达7门,对这些课程的考核也主要侧重于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等方面。此外,该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特征是其课程目标务实明确;课程容量较大;课程结构较为合理;课程所在院系多元化;重视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人文学科课程及实践技能等。最后认为波士顿大学运动防护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对我国开设运动防护专业的启示有制定务实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设置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制定严格的课程考核标准;重视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人文学科类课程和临床实践课程等。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针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系统评价中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体育课程系统的评价应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为更加科学有效地评价体育课程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新时期体育课程改革的原因,同时通过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从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一为谁生产三个层面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内容:课程目标、教学观念、课程内容以厦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阐明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合理性,增强体育工作者对改革重要性的认识,加快推动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部分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学时、学分、实践环节、技能要求、教育专业类课程及卫生保健类课程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认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要突出专业课程与人素质教育,保证外语与计算机学习的连贯性,增设教育学类与体育卫生保健类课程,扩展学生体育教育与健康指导能力。  相似文献   

14.
综合东西方课程的演化过程,从历史角度探讨了体育课程演进历程,揭示出在体育课程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其向前的每迈进一步,受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影响,但同时也无不受到社会的制约,进而指出目前我国体育课程中“健康教育”内容出现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评价研究中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 ,阐述了国内外体育教学评价的现状和改革思路 ,明确了“以人本主义的个性发展成为评价改革的主体思想”和“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主观性评价与客观性评价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原则。强调评价方法要多样化、评价内容要突出个性化以及要加强终身体育教育 ,重视进步性评价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教育建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之理性选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江苏省江阴市职业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积累的成功经验为例,重点介绍了课程模式的构建过程;包括准备性部分、指导性部分、实施性部分、控制与推广部分,整个构建过程分10个步骤,可用1个闭合回路来表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及建模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目前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核心内容不突出、教学模式单一、体验类课程缺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课程建设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把体能课、体验课、专项课三种类型课程进行组合、多种教学模式并存的高校体育课程方案。  相似文献   

18.
体育课程标准中"情意"目标的历史演化见证了我国学校体育的现代化进程。通过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认为体育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情意因素正逐步从现实功利性走出,突出个性发展、关注人自身价值的教育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已成为当今体育课程朝着应然、良性方向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大学体育"主、副项制"课程模式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课程改革形势与师范大学办学方向的转轨,对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提出新的课题。课程的结构与设置是教育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通过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情况的调查,提出“主、副项制”模式在课程设置上的定位和改革思路,以期推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