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增强学生体质是当前学校体育的主要和首位目标。身体素质是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应重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纠正对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错误认识,采用更为多样和有效练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体质的增强。  相似文献   

2.
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体质。身体素质不仅是掌握各项基本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而且还是衡量体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教学中,安排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是体育课不可  相似文献   

3.
学校体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提高运动成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一大批体育骨干;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观念和习惯。其中的增强体质、培养终身体育的兴趣是学校体育的最直接也是最基本的目的,而今学校体育在越来越得到上级重视的情况下,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在砖杖的表现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及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身体素质是人才综合素质中最基本的素质,体育与健康意识影响着大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行为,当然也就直接影响到他们身体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如何加强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及行为的培养,是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对广东省20所本科院校大学生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研究,了解广东省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及行为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寻求对策。以利于学校体育改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学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育课采取多种有效的练习,给予学生机体以适宜的负荷量的刺激,以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和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发展。所以测定和评定课的运动量对完成学校体育教学的任务是有重要意义的。怎样来测定体育  相似文献   

6.
广场舞教学引进中学体育课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增强学生体质、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给学校阳光体育和大课间带来勃勃生机,更好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河北联合大学2010级入学新生体质状况进行测试分析,表明学生整体身体素质偏低,状况令人堪忧。因此,学校体育设置必须加强对增强学生体质锻炼方式方法的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相似文献   

8.
从我校体育教学现状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今天,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何抓住教育改革契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力度,切实实现“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体育教学目标,进一步转变观念,变单一的体育教育为“育体,育智,育心,育德”合一的多元育人模式的教学改革行动势在必行,围绕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本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与不足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改革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北京农学院96~98级学生身体素质测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院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场所,学校体育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体育教学,达到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通过对北京农学院96~98级学生身体素质测验结果分析,了解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贯彻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连续20多年呈下降趋势,学校体育采用的形式是影响初中学生身体素质的问题之一.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沿海、北方、南方、西部、中部11所学校的中学生进行了10个月的分组教学,一组采用大课间和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体育活动模式,一组按多年延续下来的传统模式教学.结果发现分组后两个群体的身体素质有明显差异:每天一小时与大课间体育活动下的初中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明显好于传统形式下的体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心理测验和身体素质综合评价分数的对比分析,发现正常组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明显优于心理障碍组。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组合体育锻.陈的内容,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与针对性地发畏学生的心理品质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增强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延伸与补充,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有目的、有计划的课外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高师体育教学的最基本的任务之一是增强学生体质,近年来,通过对学生的体质测试表明,学生的体质状况总体呈下降趋势,这与近年来的体育教学片面强调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忽视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发展有很大关系,我校提早开设专修课,既尊重学生意愿,又得以因材施教,对增强学生体质作用明显,教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体育既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国民体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提高全社会体育水平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体育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使学生体质有了明显增强,体育业余训练有了相当发展,培养了不少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体育活动会影响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因而限制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造成一部分学生整日埋头读书.使身体素质下降,眼睛近视,形成了带眼镜的一族。  相似文献   

15.
学校教育的任务是要从德、智、体诸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但在实践中还有一部分学生体育不能达标,健康状况较差。为了转化体育差生,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对他们必须因材施教,培养兴趣,贯彻以优帮差,循序渐进,及时鼓励,以期提高差生的体育成绩和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6.
自体育课程研究进入中国学校体育研究领域以来,中国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与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还是"运动技能教学",一直是中国学校体育研究领域争论的问题。为解决体育课程"增强学生体质"的问题,中国学校体育史上曾出现过许多不同的理论假说,包括"2-1=1"策略的"体质教育论"、"1+1=2"策略的"课课练"、"2-1=2"策略的"运动技术健身论"及"1+X=?"策略的"健康教育论"。上述理论假说在不同年代的中国学校体育理论研究中各有侧重,各有缺陷。中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课程不仅应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使青少年学生在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中增强体质"作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改革的重点,还应将"增强学生体质"作为评价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指标。为使中国的体育课程教学实践能增强学生体质,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1)以精准监测、精准分析、精准干预的"体质提升三精准"作为体育课程的增强体质导向;2)开发有效的、有趣的"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游戏";3)普及"体育趣味课课练";4)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5)强化"学科融合""课内外结合"及"家校结合"。  相似文献   

17.
终身体育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必由之路,是我国体育工作的重心,必须坚持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学校教育应重视体育课程的设置,教学目标重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重视体能和身体素质的提高,进而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养成终身体育的行为习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8.
通过引进社会有资质体育服务公司对学校体育俱乐部进行社会化管理,购买课外体育活动服务的实证研究,探索高校体育俱乐部社会化建设途径.随机收取我院612名学生作为干预对象,实证结果表明:经过一年干预后,学生体质全面增强,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都有明显改善;能调动学生参与锻炼积极性,每周参加锻炼次数、时间都有明显增加;学生对体育俱乐部引进社会化管理后满意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体育课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 ,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形式。体育课应从锻炼学生身体 ,增强学生体质的实际效果出发。若要达到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合理地安排好运动负荷是一个重要因素。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课上做练习时 ,在机体承受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作用下 ,机体反映出来的生理机能变化。只有将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安排的科学、适宜 ,才能发展和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多年来 ,人们都是以运动负荷有效价值阈理论为依据来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的。所谓运动负荷有效价值阈是指人体在锻…  相似文献   

20.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实施将对高等学校体育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体育课程建设、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以及在全面贯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精神工作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且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将进一步得到加强,学生身体素质水平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高校体育工作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工作的推动下上到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