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0 毫秒
1.
新课改是对传统的续接、扬弃、补充、整合和发展,而不是简单的否定.基础教育改革思想理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应单一朝向西方.基础教育阶段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  相似文献   

2.
中国书画艺术界关于传统与创新的争论常常不绝于耳.实际上,艺术传统从来都是多元的,也是发展变化的,并且有极大的包容性.侈谈传统与侈谈创新都于事无补,优秀传统最本质的精神是"继往开来".  相似文献   

3.
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利用乡村传统文化、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山山鼓作为乡村文化的一部分,在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在通过分析通山山鼓文化对当地的影响和其史学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保护与"活态"传承山鼓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雅"作为中国传统文学中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它的产生是与中国传统儒道文化的长期漫染、熏陶有着直接的关系.而我们理解"雅"的审美内涵.也必须以此为前提,否则就难以真正把握"雅"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在多元语境中.诗教传统仍得到了隐性绵延.当语教理念成为独尊并罢黜多元之后,语文教育的诗魂就进一步迷失了.在"大一统"的格局中,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不可能异彩纷呈,更不可能形成流派.尊俗敌雅的偏颜不仅降低了语文教育质量.也降低了全社会的语文水准.在商业驱动和畸形评价的双重挤压下,语文无法不急功近利.语文教育需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到常识.续接传统.并在诗与语之间找到平衡,使雅与俗达成交融,全面实现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原生态"价值取向与高校体育的"善本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是最高教育机构,也是文化发展的中心,引领文化是高校的重要功能.以"原生态"价值取向"再造"民族传统体育,是高校体育的责任,也是高校体育的优势,体现着高校引领文化的应有之义.由于民族"原生态"体育具有自然性、内生性、地方性、民间性、永恒性等基本特性,是我国高校体育"再造"的"善本"资源,当代高校体育的再造不宜模式化,迅速模式化之后带来的后果必然是文化多元的泯灭,文化生命力的消失."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再造应重在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创新,而创新至少应当循着两种发展思路与方向:一个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融入更多的现代科技与人文理念,反映体育运动和体育科学的复杂性;另一个则是以原生态的赤子之心,还原生态的赤子之体.如果将这两种思路与方向融为一体, "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善本再造",将促使我国高校体育呈现中西体育文化珠联璧合局面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道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老子开创的,崇尚自然,赋有辩证法因素,主张无为,反对战争.道家思想通过与儒、墨、法等各家思想文化互补,成为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的理论框架和思维方式的建构者.本文对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道"略陈己见.  相似文献   

8.
中国当代的革命历史叙事,可以分为三种不同又互相联系交叉着的类型."类史诗叙事"比较靠近主流政治,与西方的史诗写作传统和中国古代的小说诗学之间有多重的内在关系;"类传奇叙事"比较靠近市场和通俗文学,与中国古代小说传统之间关系最近;"类成长叙事"基本来源于西方小说概念,是十七年中知识分子叙事的惟一合法形式.三种叙事类型各自产生了一批在叙事结构与美学方面具有共同或接近特征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无意识是20世纪现代文化中的经典术语,其内涵宽泛、复杂、含混.通过弗洛伊德和拉康的伟大探索,循着无意识的"移置"这一思路,来展示由于能指的滑动所带来的对无意识意义的逼近过程.首先介绍弗洛伊德传统精神分析中的"无意识"及在文学批评中的滥觞与流弊.在此基础上,又阐释拉康语言学精神分析中的"无意识"对弗洛伊德理论的继承和其本身的巨大影响.最后,把传统精神分析与语言学精神分析对于无意识的阐释加以比较,指出后者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法制教育需要做到"四个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法制教育应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教授与情感相结合;坚持法理与案例相结合;坚持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从而增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特色性、互动性、趣味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以"人本质"解释"美本质"是实践美学及后实践美学的理论基点.一切美的其它范畴由此发轫而来.但是,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无论如何论争,都难以取得建设性成就.笔者认为美学研究要摆脱如此困境,必须重新审视中国当代美学的理论基点,其"美本质"即"人本质"的思想观点值得商榷.审美发生及美本质所依赖的因素不仅仅是人的一般本质,而人的智能发展水平,是决定审美发生及美本质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的观点,值得商榷。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劳动是人的本质的第一个层面,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的第二个层面,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准休闲时代"的到来为背景,以追求"人的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对休闲体育与人的和谐发展进行探讨。研究认为:体育正逐渐成为休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体育休闲是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休闲体育追求"畅"的心理体验,是追求和谐的社会文化活动,是促进人类和谐发展的有力载体和重要手段,具有构筑和谐精神家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特征,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和思路、方法和手段、机制和制度需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从观念上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群众观念,充分体现和实现人的本质;从方式方法上必须把握“变”和“不变”的策略;从制度上必须建立系统性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对中国先秦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的人性思想进行分析后发现孔孟的理想主义色彩较浓,也较接近"自我实现".他们虽然并不否认"基本需要"的满足,但他们更多地关注在实现欲望过程中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道德理想的实现和道德境界的提升.而在与马斯洛理论结合的过程中,孔子、孟子关于人性、关于人的道德理想的理论,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  相似文献   

16.
“境界说”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境界分为物境、意境、情境三种。在山水画发展进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三种境界的偏重不同,从重物境一意境一情境是一个动态流程。当今社会是重“情境”的时期,当代山水画家为表现“情境”在“图式”方面做出了很多有意义的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扩展了山水画的审美领域,彰显出画家自我情境及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17.
从马克思哲学的高度解读"以物为本"和"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催生各种"拜物教",导致道德滑坡;官商勾结;"以物为本"的"拜物教唯物主义"的经济增长战略,是我国生态破坏的哲学思想根源."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对"以物为本"的发展观的纠偏,践行这一发展观就是把人当作目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把人的"精神力量"视为人的"内在本质",并把人的"实践力量"视为人的"外在本质".  相似文献   

18.
体育的生命力取决于是否有人去做,去实践,其本质很难用文字表达。这种体育的实践性与文字性表达的高度矛盾,正是体育在人类文明中具有的特殊之处。“体育的本体就是身体运动,即体育以身体运动本身为目的。”这样表达体育的本质既可以在操作性上排除被动运动、生活自理和工作等非体育,又可以在价值层上净化体育思想、保持体育的纯粹性。在哲学上,我们应处理好体育的两对矛盾:一、人的身体或意志谁是第一性的问题。二、“人”与“物”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只有通过反复思考,我们才能从当今的体育现实中汲取一种智慧。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农村体育"科学发展"的新理念   总被引:45,自引:3,他引:42  
农村体育的发展应当建立在先进的发展理念之上,"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农村体育"科学发展"的现时代要求.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法、比较法等方法,用"以人为本"的思想剖析了农村体育发展中"以少数人为本"、"以城市为本"、"以物为本"、"以政绩为本"四种偏离"人本"的不良倾向,提出了新的思路,旨在为当前社会体育的全面发展和全民健身体系的完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需要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一块基石,同时也是分析全部历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逻辑起点。它为人提供安身立命之所,回归生活世界,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把握生产和需要的关系,肯定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能动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