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红细胞生成在间歇性低氧训练中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态观察间歇性低氧训练(IHT)对人体红细胞生成的影响,男大学生15名随机分成对照组和IHT组,IHT每天吸低氧(浓度14%~10%)50~60min,连续4周。在低氧训练开始前、低氧训练的第1、3、10、15、17、22、24天,低氧训练结束后的第5、8、14天取血测试,结果发现,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以引起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增多,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增多,红细胞计数和压积明显升高,血红蛋白浓度变化不明显,结论: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以引起造血系统的活跃,并至少可持续到低氧结束后8天。建议:运动员可在间歇低氧训练结束后8天内参赛,获得良好效能。  相似文献   

2.
运用扫描电镜和全自动血球分析仪研究针刺足三里穴对运动小鼠红细胞形态和血红蛋白浓度的影响 ,结果发现运动组小鼠红细胞畸形率显著高于正常组、针刺组和假针刺组 (均P <0 0 1) ,针刺组小鼠红细胞畸形率分别高于正常组和假针刺组 (均P <0 0 1) ,正常组与假针刺组小鼠红细胞畸形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运动组小鼠HGB浓度显著低于正常组、针刺组和假针刺组 (均P <0 0 1) ,针刺组、正常组和假针刺组小鼠红细胞HGB浓度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表明针刺足三里穴能明显降低大强度训练小鼠红细胞畸形率 ,提高HGB浓度 ,为针刺足三里穴在体育实践中的运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红细胞的功能是转运氧,红细胞正常的形态与其功能密不可分,运动训练会造成红细胞形态学的改变,是影响红细胞功能和破坏增加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对大鼠进行7周的递增负荷跑台训练,运动引起大鼠红细胞中刺状细胞显著增多,异常率显著增加,红细胞破坏增加,是引起运动大鼠血红蛋白浓度显著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经过7周中药干预同样运动大鼠的红细胞异常率显著下降、刺状细胞数显著降低,表明中药干预有利于改善运动大鼠红细胞形态以及功能,对减少运动造成的红细胞破坏、维持血红蛋白浓度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动物实验对运动大鼠红细胞参数及影响因子EPO、T含量变化的研究,表明复方中药能够减缓运动训练造成的红细胞参数下降现象,血清中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含量运动服药组与其他各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可见,复方中药能在运动训练期间刺激血清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含量的增加,协调相对稳定的血睾酮量共同作用红细胞各参数的变化,进而改善机体血液载氧能力,为复方中药在消除疲劳、提高运动能力方面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环保酵素对土壤中有效氮、全氮及有机质改良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施加化肥及农药20多年的耕作土壤中,通过施浇5组不同浓度梯度的环保酵素液对其进行土壤改良,经过为期8个周的实验后,分析环保酵素对土壤中全氮、水解氮和有机质的改良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持续施浇环保酵素达到7周时,其对土壤的改良效果较为突出,且在浓度梯度为1∶500和1∶750时,士壤的改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红细胞通过CR1粘附循环中的IC等功能参与机体免疫。运动过程中RBC-C3bRR和RBC-ICR均发生变化。RFER和RFIR、血乳酸、β—内啡肤的变化是可能的影响因素。对存在的问题和前景也作了一定论述。  相似文献   

7.
EPO即促红细胞生成素,成年人主要由肾脏分泌,其作用是促进红细胞的生成。现在人们已能用基因工程技术重组红细胞生成素,即rhEPO,其作用和天然EPO一样,可提高人体血液中红细胞的含量。rhEPO的问世给竞技体育的公平竞争带来了挑战。因为rhEPO和天然EPO一样可通过增加红细胞的数目提高运动员的耐力。某些耐力性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大剂量地使用rhEPO以达到提高成绩夺取金牌的目的,但大剂量的rhEPO注射会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也亵渎了体育比赛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观察高住高练低训(Living high Exercising High training low,HiHiLo)对优秀国家跆拳道女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影响,探讨运动员有氧能力在低氧训练中变化的规律。研究方法:13名国家跆拳道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低氧组(8名)和对照组(5名)。分别于实验前、急性暴露(10 h)、实验1周、实验2周、实验3周、实验4周取清晨、空腹肘静脉血检测血像、红细胞2,3-DPG、AT功率、递增负荷血乳变化、.VO2max的变化。研究结果:3周HiHiLo使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实验前(P<0.05),且血红蛋白浓度高于同一时间的对照组(P<0.05),4周时血红蛋白浓度仍维持较高水平,并高于实验前(P<0.05)。低氧组进舱2周和4周,红细胞2,3-DPG分别高于实验前和同时间测试的对照组(P<0.01和P<0.05)。实验结束后,低氧组AT功率从实验前(148.56±20.01 W)提高至实验后的(158.79±22.34 W)(P<0.05)。在150 W至240 W递增负荷(△=30 W)蹬功率自行车,低氧组血乳酸浓度低于其实验前水平(P<0.05和P<0.01)。低氧组与对照组运动员.VO2max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结论与建议:本研究提示HiHiLo训练中跆拳道运动员机体的载氧、血红蛋白在组织中释放氧以及有氧运动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在进行低氧训练时,还是要先检测运动员对低氧的适应能力,制定个体化的低氧训练计划,以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采用高住(氧浓度为11.3%相当于海拔高度5000m)低练对大鼠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ic)、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s,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等的影响.将5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天高住低练组置氧浓度为11.3%低氧舱中3小时,每周6天,运动持续时间为2周,并常氧下为跑台训练,运动负荷由18×30m/min递增至28×60m/min,坡度始终保持10%.最后得出两周实验后,网织红细胞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是RBC和HGB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结果显示低氧刺激了骨髓的造血功能;②通过高住低练可以提高机体的载氧能力.  相似文献   

10.
冬泳对老年人红细胞SOD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12名冬泳爱好者安静时和一次定量冬泳后红细胞SOD活力及血浆MDA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冬泳锻炼可以提高老年人红细胞SOD的活力,增强红细胞抵御氧自由基损伤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高原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血液携氧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血液携氧能力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能够促进红细胞的分化成熟进而提高血液中血红蛋白(Hb)的含量来提高血液携氧能力,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在高原低氧情况下,合理训练可提高体内的EPO水平,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通过对中长跑运动员高原训练前后EPO和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的观察,为高原训练手段的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大鼠为实验对象,研究7周大强度跑台训练对大鼠红细胞糖酵解代谢及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的影响.结果发现:1)7周的大强度训练能够明显提高大鼠红细胞内无氧代谢酶LDH活性及代谢底物葡萄糖的浓度,有利于促进糖酵解代谢;2)大强度训练后的大鼠在一次性运动后,红细胞LDH活性在运动后30 min显著升高,HL浓度在运动后30 min有非常显著性升高,同时伴随葡萄糖浓度的明显下降.3)大强度训练7周的大鼠在一次性大强度运动后24 h,红细胞Pk和葡萄糖均恢复到原有水平,但LDH活性仍处于显著高水平.4)大强度训练7周会造成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显著升高,有利于红细胞向组织释放氧气,但其一次性运动对2,3-二磷酸甘油酸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叶鸣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2):1641-1643
通过对急性运动大鼠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血气等指标进行测试,研究间歇性低氧暴露提高有氧代谢能力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HS、HT组红细胞2,3-DPG均明显升高,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HS组动脉-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及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值均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HT组动脉-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及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值均明显增加,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间歇性低氧暴露可通过增加红细胞2,3-DPG提高向组织释放氧气的能力;间歇性低氧暴露可提高组织对氧的利用率,通过增加组织摄取、利用氧的能力来提高有氧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14.
采用红细胞微核和观察生长指标分析的方法探讨Pb2+、Cu2+、Hg2+三种重金属离子对青蛙蝌蚪生长发育的毒性影响。结果表明:Pb2+、Cu2+、Hg2+使黑斑侧褶蛙蝌蚪红细胞核异常率明显提高,其平均红细胞核异常率分别达到3.51‰、2.20‰、2.52‰,与对照组相比增长了6.02、3.40和4.04倍。重金属离子在一定的处理时间和质量浓度下对蛙蝌蚪红细胞有显著的诱突变作用。另外,实验组的体长、尾长均低于对照组,Pb2+处理组中的蝌蚪出现了明显的畸形现象。  相似文献   

15.
研究长时间递增负荷跑台运动最终造成大鼠运动性血红蛋白降低过程的不同阶段中,红细胞参数和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发展变化规律.研究显示:运动负荷递增的过程中有三点提示:1) 运动开始阶段,若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网红体积分布宽度RDWr正常,单个网红内及单个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CH、CHr正常,网红百分比Retic%不变或有升高,则HBC、HCT、HGB下降可能为运动应激引起的生理性血液稀释现象.2) 骨髓由于运动应激的影响而加快加强的造血反应在满足了机体运动氧需求后已暂告一段落时,虽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仍保持较高水平,但高荧光网红百分比或未成熟网红百分比的再次上升提示血液学机能状况下降的开始.3) 溶血性血红蛋白降低的红细胞及网红细胞参数特征为:RBC、HGB、HCT不变或降低,RMI、Retic%、Retic#上升,红细胞及网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和RDWr增加.总结:通过监测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各参数的变化,能早期监控和预防运动性低血红蛋白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拳击运动员补充不同剂量牛磺酸对红细胞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4×4拉丁方设计将23名男子拳击运动员随机分为四组,进行四个剂量水平(A:400 mg/d、B:800 mg/d、C:1200 mg/d、D:1 600 mg/d)与四周期(每周期3 d)的牛磺酸补充;用比色法检测红细胞Na+-K+-ATP酶、Ca2+-Mg2+-ATP酶、总ATP酶活性及血清MDA浓度。结果:与A、B剂量相比,补充C、D剂量的牛磺酸能显著提高ATP酶活性(P<0.05)及显著降低血清MDA浓度;Na+-K+-ATP酶活性C高于D剂量组(P>0.05),Ca2+-Mg2+-ATP酶活性D高于C剂量组(P>0.05)。根据运动员运动成绩分组比较表明,补充不同剂量牛磺酸后,优秀组与普通组间ATP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优秀运动员Na+-K+-ATP酶活性C剂量组显著高于D剂量组(P<0.05)。结论:拳击运动员牛磺酸的适宜补充剂量为1 200 mg/d;每天1 600 mg补充剂量可能有过度清除体内自由基的不利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过度训练大鼠各脏器组织谷氨酰胺 (Gln)的代谢变化及Gin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过度训练大鼠模型 ,通过补充Gln对比试验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观察过度训练后大鼠血浆及各组织中Gln含量的变化。结果 :单纯运动组大鼠血浆 ,肌肉、肝脏、肺脏Gln含量与安静对照组比较 ,明显减少 (P <0 0 )补充Gln运动组大鼠血浆及各组织Gln含量与安静对照组比较 ,下降不明显 (P >0 0 5 ) ,与单纯训练组比较 ,显著升高。结论 :过度训练状态下大鼠血浆及各组织Gln含量显著下降 ,补充外源性的Gln能有效的维持过度训练状态下机体Gln的正常代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住低练对线粒体钙转运功能及能量代谢的影响,为运动与低氧适应机制的研究和高原训练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荧光技术和生物发光技术分别测定心肌、肝脏和骨骼肌线粒体Ca2+浓度和心肌线粒体ATP含量,并用血乳酸分析仪和血糖仪分别测定血乳酸和血糖浓度。结果:急性低氧应激使线粒体游离Ca2+浓度和ATP含量下降,血乳酸明显上升;经过高住低练运动与低氧适应后线粒体游离Ca2+浓度和ATP含量呈上升趋势,血乳酸上升程度减低,提示依赖糖酵解产能降低,能量代谢产生了适应。结论:高住低练能使线粒体钙转运功能加强,能量代谢作用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两次用留置针对广东省田径队7名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连续采血7次,观察1)人体从事间歇性运动过程中血乳酸、乳酸脱氢酶、血气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2)口服谷氨酰胺对人体从事间歇性运动过程中血乳酸、乳酸脱氢酶、血气指标的动态影响.结果发现:1)在三组间歇运动中每组血乳酸均较前一组有显著性增加.运动后6小时,乳酸就可恢复到运动前水平.LDH的变化趋势与血乳酸相似.血乳酸与血气指标的变化具有高度负相关(r=-0.90).伴随着血乳酸的增加,血液缓冲能力下降;2)在间歇运动中伴随着血乳酸的增加,血液缓冲能力下降.外源性补充谷氨酰胺可以提高间歇运动中LDH活性,减少乳酸生成,增强血液缓冲能力,发挥缓解体内代谢性酸中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