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主要采用实验法探讨不同的放松训练方法对游泳运动员训练后恢复情况的影响。研究发现,渐进放松训练作为运动领域中心理技能训练的常用方法之一,不仅能促进心率的恢复,而且这种效果可以持续一段时间,有助于运动员第二天能更好地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并会对运动员的心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能有效降低运动员心境状态中的消极因素(紧张、愤怒、疲劳和慌乱),提高其积极因素(精力和自尊)。  相似文献   

2.
采用量表测试法、试验法对陕西省游泳运动员在心理训练前后两次比赛的临赛情绪和心境状态进行测量,分析运动员临赛心理状态。结果显示:心理训练后运动员临赛情绪和心境状态更加稳定、积极,特质自信、自尊、精力提升;个体失败焦虑、躯体焦虑、愤怒、紧张、抑郁降低。建议重视心理训练,将其纳入整个训练计划之中,长期、系统地进行。  相似文献   

3.
运用追踪实验法和统计分析法,对上海体育学院跆拳道运动员赛前集训期间进行心理疲劳监测,以周为训练单位,共4周.测试心理指标:闪光融合频率、心境量表(POMS)、主观体力感觉等级表.结果表明:跆拳道运动员赛前训期间闪光融合值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闪光融合值能够准确反映出运动员中枢疲劳;当运动员出现心理疲劳时,消极情绪增加,在运动训练中经常表现为烦躁易怒;RPE值能够有效反映出运动负荷并受其大小而影响.  相似文献   

4.
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冬训期心境状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优秀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进入冬季集训期后,大负荷训练对其心境状态的影响,以监控训练。方法:选取28名运动员,分别在集训前、集训4周后、调整1周后对其心境状态进行测试。结果:大负荷训练4周后,POMS的紧张、愤怒、疲劳、抑郁和TMD(情绪紊乱分数)值显著升高,精力显著降低;调整1周后,除精力恢复外,其余指标没有改善。大负荷训练4周后,ATSMS的情绪应激、疲劳、心理耗竭和心理疲劳值显著升高,感觉良好和自我效能显著降低;调整1周后,除感觉良好和自我效能感恢复外,其余指标没有改善。结论:集训期心境状态变化有其特殊规律,具有持续性、弥散性的特点,应结合指标变化的特点,把握其规律性,综合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5.
自行车运动员在恢复过程中运用冥想训练的现场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良好的恢复手段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健康水平和运动寿命.通过分组实验,控制组在下午的训练结束后,进行常规的身体整理放松,实验组在每天下午的训练结束后,采用冥想练习放松.实验的因变量为:心率、心境状态、焦虑、疲劳度、血乳酸.对处在同等训练状态下被试的因变量进行测试.将数据进行数理处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冥想训练能够有效地降低运动员心境状态中的消极因素,能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状态自信心水平;能有效地降低运动员的认知焦虑状态、躯体焦虑状态、心率、血乳酸及疲劳度;能有效地提高运动员心境状态中的积极因素;是自行车运动员最优化恢复手段之一,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有针对性的心理调控措施,结合日常田径训练,对23名青少年田径选手进行附加心理干预的田径训练,结果显示,实施了适当心理干预的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在正式比赛中,竞技水平的正常发挥比率比未实施干预者有了明显的提升。对此,提出了一系列在青少年田径训练中实施心理干预的建议办法。  相似文献   

7.
摘要: 作为探索性研究,通过运动员心理疲劳组和运动员无心理疲劳组在完成对情绪刺激图片分类和无情绪刺激图片分类实验过程中的行为实验结果和事件相关电位实验结果的异同,来探讨运动员心理疲劳对刺激图片分类过程影响的特点。结果表明,在情绪刺激图片分类实验中,运动员心理疲劳组与运动员无心理疲劳组相比,前组被试在心境状态上更多地表现为负性且差异显著;前组被试更多地作了中性选择且差异显著;在LPP(Late positive potential)(400-600ms)平均幅值这个指标上,运动员无心理疲劳组则在脑部顶区的左/中/右部都表现出正性显著大于中性,负性显著大于中性,正性和负性差异不显著;而运动员心理疲劳组在脑部顶区的中部和右部表现出正性/中性/负性无显著差异。在无情绪刺激图片分类实验中,运动员心理疲劳组与运动员无心理疲劳组相比,两组在目标图片1和目标图片2的分类反应中,反应时和正确率均无显著差异;在LPP(400-500ms)平均幅值上,两组在不同脑区的不同部位均未呈现出显著差异。结论表明,运动员心理疲劳影响情绪刺激图片简单分类的结果,不影响无情绪刺激图片简单分类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有氧健美操运动对女性大学生身体自尊与心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测定普通女性大学生经过八周60分钟有氧健美操运动后身体自尊和心境状态的变化,研究有氧健美操运动对普通女性大学生身体自尊与心境的影响。结果:经过四周60分钟有氧健美操锻炼后,PSPP总分效果显著,八周后更加明显(p<0.05),主要表现在身体价值感、身体吸引力和身体状况三个方面。四周有氧运动后POMS全量表分数、紧张、抑郁和自尊差异显著(P<0.05),八周后全量表分数、紧张、愤怒、疲劳、精力和自尊差异显著(P<0.05)。结论:八周60分钟有氧健美操运动能有效地提高或改善普通女性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可以有效降低普通女性大学生心境状态中的消极因素,提高其积极因素,有利于心境状态的改善,对普通女性大学生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田径运动员进行8周振动训练,对比训练前后运动员下肢肌群爆发力及身体成分的变化,旨在了解数周振动训练对提高下肢爆发力的作用,探讨振动训练对田径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意义,为田径运动员力量训练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20名青年男性田径运动员,随机分为振动组10人,对照组10人。振动组采用振动训练台30 Hz频率、2 mm振幅对下肢进行为期8周的振动训练,对照组则进行8周传统的下肢力量训练。训练前后分别对运动员进行身体成分测试和下蹲跳测试(CMJ)测试。结果显示,振动组与对照组8周训练前后CMJ成绩出现非常显著的提高(P<0.01),骨骼肌含量出现显著性增加(P<0.05),而体脂百分比无显著性变化(P>0.05)。振动组与对照组组间CMJ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骼肌含量和体脂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得出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8周振动训练方案可以有效提高田径运动员下肢肌群爆发力,且效果比传统器械力量训练更为明显,但对运动员身体成分组成影响效果并不显著,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影响田径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因素及其心理训练的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田径运动项目的特点,论述了影响田径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因素及田径运动员的一般心理训练和赛前心理训练的方法,为田径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江苏男子花剑的10名一线运动员进行了2个多月的连续的渐进式心理放松训练,结果显示,渐进式心理放松训练对于降低男子花剑运动员的躯体焦虑和特质焦虑水平的效果非常明显;在离赛事还有较长时间时,渐进式心理放松训练对于降低男子花剑运动员的状态焦虑的水平有效果,但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田径运动员比赛失常与赛前心理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田径比赛,对手实力接近,竞争相当激烈,如果稍有失常,就会对比赛结果产生很大影响.本文着重分析了田径运动员比赛失常的心理状态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进行赛前心理准备的方法,同时列举了跨栏跑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训练计划示例,目的是为了提高运动员各种心理能力,形成良好的参加比赛的心理状态,以便在紧张和激烈的比赛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体力、技术和战术水平,避免失常.  相似文献   

13.
以54名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为测试对象,使用心理测试和现场观察等方法对拳击运动员运动动机、意志品质、赛前情绪和心境等赛前心理状态进行检验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拳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和运动员的运动动机、赛前情绪具有显著性相关(P<0.05);2)拳击运动员的心境与运动员的运动动机和赛前情绪具有显著性相关(P<0.05),并能有效预测运动员运动动机和赛前情绪;3)拳击运动员的运动动机和赛前情绪具有显著性相关(P<0.05),可以通过运动动机的培养和训练来提升运动员赛前的良好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运动员心理疲劳、训练比赛满意感、自尊及心理控制源之间的关系。通过对193名运动员进行心理疲劳、训练比赛满意感、自尊和心理控制源的测查。结果表明,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各个维度与训练比赛满意感、自尊均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另外成就感降低与内控性存在显著负相关,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各个维度与机遇、有势力的他人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心理疲劳各变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心理控制源和自尊的基础上对预测训练比赛满意感做出了新的增值贡献,可靠地解释了训练比赛满意感总方差的另21.4%;自尊对心理疲劳的3个维度都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心理控制源中,内控性对成就感降低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机遇对运动员的情绪体力耗竭、运动负评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北京市残疾田径运动员在云南昆明进行为期五周的高原训练进行跟踪,观察运动员在平原—高原—平原交叉环境下肺功能的变化规律,分别对MVV、VC、FVC、FEV1%、PEF、PEF25~75%用力肺活量平均呼吸流速各指标进行测试。结果显示:高原残疾田径运动员训练后肺功能各指标有明显上升,高原训练有利于残疾田径运动员肺通气功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软式网球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的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量表》对53名大学生软式网球运动员进行了调查,分别比较了不同性别、训练年限、运动等级的大学生软式样网球运动员在流畅心理状态9个指标上的差异。结果发现,男性大学生软式网球运动员比女性大学生软式网球运动员的得分情况更好,运动等级高的大学生软式网球运动员对自己的技术比较有信心,并对自己的目标非常清楚。  相似文献   

17.
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田径运动技术的掌握和发挥,从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影响心理状态变化的因素以及赛前心理训练的目的,提出了应把心理训练作为田径运动中重要的训练内容并贯穿在整个训练体系之中,把身体训练、心理训练、技战术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以认知干预为代表的心理技能训练被广泛用于运动员技能的改善,其中表象训练和自我谈话对运动操作表现的改善获得大量的研究支持,但在不同水平的运动员中的适用情况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考察能否通过认知干预来加以改善不同水平网球选手的发球准确性。研究对象为国家网球青年集训队男运动员( n =24)与网球专项大学生男运动员(n =24)。研究采用3×2组间设计。实验组在两周间进行6次发球表象训练或自我谈话训练,对照组观看体能训练录像。因变量为一发击中目标区域的准确度改善率,协变量为身高。结果显示,对高水平选手而言,表象训练与自我谈话对一发准确性均有改善效果,表象训练效果更优;对大学生运动员而言,只有自我谈话能改善一发准确性而表象训练无显著效果,但自我谈话对大学生运动员一发准确性的改善效果比优秀运动员更明显。本研究总体支持了认知干预的有效性,同时提出针对专项需求和训练目的将心理训练方法与运动水平进行匹配是确保心理训练有效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9.
女子散打运动员比赛前后FFF、POMS值的变化及其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部分心理指标监测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状况。结果显示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FFF值在赛前集训期间呈下降趋势,并在赛后回升,表明负荷的增减会影响运动员的中枢疲劳;运动员TMD值在大负荷周与小负荷周出现明显差异,说明POMS心境量表对监测运动性心理疲劳具有一定的敏感性;运动员FFF值与TMD呈中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竞技体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运动员除了需在技术、技能等方面较量外,还需在心理方面进行较量。通过对大学生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赛前焦虑特征的研究,旨在了解焦虑产生的原因及规律,以便更好的为教练、教师的心理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