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研究体育强国进程中,2014年南京青奥会召开将对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产生的积极价值,借青奥会召开的契机,切实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培养青少年终生体育意识,发展我国的青少年体育事业,促使我国尽快实现体育强国梦想提供决策依据。研究在解读体育强国内涵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状况,结合青奥会的赛事参赛对象、赛事宗旨、目标,提出发展体育强国,实现南京青奥会价值的构想:1.引起社会、学校对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重视;2.奥林匹克精神将对青少年产生深刻的影响;3.对提高青少年体质,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4.为我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问卷调查,对上海市青少年学生奥林匹克教育的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奥运会的奥运教育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研究结果对2014年将在南京举办的第二届青奥会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意义。总结北京奥运会经验,克服存在的不足,为南京青奥会的成功举办服务。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围绕南京青奥会对青少年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途径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南京青奥会对青少年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促进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培养青少年的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等方面。实现途径主要有:通过南京青奥会标志的载体作用、榜样教育等。研究还对"后青奥"时期推广南京青奥会的教育价值提出了建议,以期形成南京青奥会的教育遗产,为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推动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青奥会是世界青少年运动员的盛会,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盛会,比赛项目更多地融入了青少年的特点。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生力军,青奥会在对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价值导向、心理能力的培养都有着巨大的教化作用,其创新之处在于看淡竞技而注重运动的教育和文化功能。而学校体育在促进奥林匹克文化传播、推动奥林匹克文化的全球化和多元发展的过程中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4年青奥会的举办将与江苏省学校体育发生交融与互动,那么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如何能将青奥会的优势转化为动力,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通过对新加坡青奥会的回顾与总结,结合南京实际情况,提出推动学校体育发展及与青奥会协调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南京青奥会与江苏学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阐释了"青奥会"的起源、宗旨和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办赛理念,论证了2014年南京青奥会与江苏学校体育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认为有效把握这种互动关系对于南京青奥会的成功举办,对于进一步推动江苏学校体育改革和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非凡的实际意义。因此,以学校体育为切入点,探讨南京青奥会和江苏学校体育之间存在什么样的互动关系,两者之间又是如何互动(彼此积极作用)的,如何选择互动方略以有效利用南京青奥会这一全球性青少年顶级体育赛事和文化教育盛典的契机解决江苏学校体育及其改革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并通过江苏学校体育来进一步推动南京青奥会的成功举办,促进奥林匹克价值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以实现互动双赢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体育软实力和南京青奥会精神的解读,认为承办南京青奥会,弘扬奥运精神,对南京城市体育软实力的影响具体体现在:(1)让南京城市广大市民真正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提高健身意识,成为推动南京城市体育文化发展的精神动力;(2)青奥会的举办可以更好地把中国传统体育精神传达给外国朋友,使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新魅力,促进中华体育精神在新世纪、新时期的弘扬;(3)南京青奥会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精神将带动南京公共体育精神的巨大飞跃;(4)青奥会所特有的青少年教育功能,将为南京城市营造了良好的竞赛氛围、文化氛围、体育人文氛围,有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提出借青奥会之东风,提升南京城市体育软实力的策略选择:(1)利用青奥会契机,重视南京城市营销,提升南京城市体育文化辐射力;(2利用青奥会契机,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以保护整理文化遗产为核心,提升文化传承力;(3)以青奥会为契机,以"文化名牌"打造为重任,提高文化创新力。  相似文献   

7.
奥林匹克奋斗的目标是通过体育运动和教育的结合,使人类逐步向协调和谐、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的创立,不仅开辟了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新天地,传播了奥林匹克精神,进一步加强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的融合,以奥林匹克的特有形式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促成青少年群体的全面发展。南京青奥会的成功申办,为研究青奥会对青少年的教育价值带来一个历史性的契机。以青奥会的视角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挖掘青奥会对青少年的教育价值,并探讨如何实践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等,以南京青奥会为契机,考察节俭办赛的思想由来,梳理节俭办赛的辩证认识,在此基础上,对南京青奥会节俭办赛提出理论性建构与实践性思路。结果表明:节俭办赛基于奥林匹克回归本源的理想愿景和奥林匹克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诉求,与"奥运瘦身"、"规模控制"本质相通;对奥运节俭理念应树立辩证性认识;"文化节俭"、"务实节俭"、"效益节俭"和"适度节俭"的四维节俭观是南京青奥会对节俭办赛理念的理论性贡献;提出四点筹办性的节俭思考。  相似文献   

9.
奥林匹克教育的实施方式是灵活多样的,学校、家庭、社会及大众传媒在对青少年实施奥林匹克教育方面都在发挥着它特定的功能,这种特定功能的发挥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基于此,本文以隐性课程价值为切入点,探讨"南京青奥会对我国青少年实施奥林匹克教育的隐性课程价值"。通过特尔菲法,归纳获得了相关人员对"南京青奥会对我国青少年实施奥林匹克教育的隐性课程价值"因子:1)提高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风气;2)提倡幸福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终身体育"观念;3)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节约社会公共资源;4)积极投入青年志愿活动,提升青年学生的奉献精神;5)增进青少年群体的沟通与友谊,分享人类共同文化;6)强化对青少年的人文精神教育和奥林匹克文化教育,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园奥林匹克文化"。  相似文献   

10.
奥林匹克教育的实施方式是灵活多样的,学校、家庭、社会及大众传媒在对青少年实施奥林匹克教育方面都在发挥着它特定的功能,这种特定功能的发挥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基于此,本文以隐性课程价值为切入点,探讨“南京青奥会对我国青少年实施奥林匹克教育的隐性课程价值”。通过特尔菲法,归纳获得了相关人员对“南京青奥会对我国青少年实施奥林匹克教育的隐性课程价值”因子:1)提高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风气;2)提倡幸福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终身体育”观念;3)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节约社会公共资源;4)积极投入青年志愿活动,提升青年学生的奉献精神;5)增进青少年群体的沟通与友谊,分享人类共同文化;6)强化对青少年的人文精神教育和奥林匹克文化教育,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园奥林匹克文化”。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教育属性、奥林匹克教育的主要对象以及奥林匹克运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青年奥运会在对青年的文化教育、人才的培养以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暴力是全世界15至44岁人们死亡的重要原因,青少年暴力是社会中最常见的一种暴力形式。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青少年暴力的特征及其产生根源。  相似文献   

13.
青奥会目标对青少年体育人文教育的导向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以南京青奥会为契机,在对青奥会目标的理解中,探讨青少年体育文化教育的基本规律;开拓体育教育功能发挥的多元化路径;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教育提供理论支撑;为奥运文化教育体系植入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综观王蒙的创作,不论是其人生还是其作品都与时代的革命政治运动紧紧纠缠。一方面,革命成就和塑造了王蒙,给予了早在少年时代的王蒙轰轰烈烈的人生经历,也给予了王蒙生命的激情和诗意得以淋漓尽致地抒发的机会。另一方面,革命又抛弃了王蒙,使得王蒙不得不承受革命运动给他带来的人生磨难。因此,透析王蒙的心灵,把握其心灵的冲突与协调,"革命"显然是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50、60年代"政治第一,文艺第二"的社会观、文艺观造成的政治话语/革命话语主导了一切,政治意识形态规范了文学秩序."十七年"文学都打上了"红色"的烙痕,<青春之歌>的显文本也笼罩着这层革命红色光环.从文本当时的阅读实际效果来看,<青春之歌>真正打动一代青年读者的不是林道静成长中的革命故事,而是它的潜文本中所隐蔽的林道静与三个男人的爱情故事,这也正是<青春之歌>具有长久艺术生命力的内在奥秘.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流行的"红色经典"热潮也为我们重新解读<青春之歌>提供了有利的契机.抛开革命故事的外壳,本文试图从叙事学角度出发,来探究<青春之歌>的爱情模式.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青年奥运会发展的动力进行研究,认为:当代奥林匹克运动对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积极追求和全球青年对教育和文化的需要是推动青年奥运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未来青年奥运会将更加突出对青年的人文关怀并不断增强自身的社会影响力,这将推动奥林匹克精神的普及和全球青年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青年》创刊时致力于思想启蒙,曾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也曾扛起了"民主"与"科学"的大旗,为什么在后期转变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主阵地,本文拟从三个方面阐述其历史缘起:一是"民主"与"科学"奠定了《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二是李大钊、陈独秀打开了《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大门;三是共产国际的介入巩固了《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阵地。  相似文献   

18.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德国青少年足球的培养经验进行梳理,旨在借鉴其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青少年足球培养理念、发展目标、计划实施、制度保障等方面的制定提供参考意见。研究结果表明:德国足协制定以未来发展为导向的培养理念,以快乐足球、个性化足球、社会足球、合作型足球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实施“天赋球员培养计划”,并以此为基础完善青少年足球培养阶段、划分七级训练等级、推行儿童公平比赛理念,同时落实一系列保障措施和配套政策确保青少年足球培养的成功。未来我国青少年足球的培养应注重于更新足球发展理念、定位足球发展目标、阶段性完善足球发展管理模式,同时促进足球顶层规划与局部细节执行的统筹协调,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保证我国青少年足球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