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南京青奥会与江苏学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阐释了"青奥会"的起源、宗旨和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办赛理念,论证了2014年南京青奥会与江苏学校体育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认为有效把握这种互动关系对于南京青奥会的成功举办,对于进一步推动江苏学校体育改革和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非凡的实际意义。因此,以学校体育为切入点,探讨南京青奥会和江苏学校体育之间存在什么样的互动关系,两者之间又是如何互动(彼此积极作用)的,如何选择互动方略以有效利用南京青奥会这一全球性青少年顶级体育赛事和文化教育盛典的契机解决江苏学校体育及其改革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并通过江苏学校体育来进一步推动南京青奥会的成功举办,促进奥林匹克价值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以实现互动双赢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实践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南京青奥会与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互动进行了研究。认为青奥会的"绿色青奥、人文青奥、活力青奥"理念能够实现对学校体育理念的渗透、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青奥会的举办能够为学校体育教育提供一个鲜活的教育样板;学校体育发展能够促进青奥会理念的传播和赛事的推广,能够促进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能够培养大批的青奥志愿者中坚力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者互动的策略:深度研究青奥会的文化教育意义,在学校中开展各类青奥主题活动,发挥院校优势服务青奥。  相似文献   

3.
青奥会是世界青少年运动员的盛会,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盛会,比赛项目更多地融入了青少年的特点。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生力军,青奥会在对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价值导向、心理能力的培养都有着巨大的教化作用,其创新之处在于看淡竞技而注重运动的教育和文化功能。而学校体育在促进奥林匹克文化传播、推动奥林匹克文化的全球化和多元发展的过程中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4年青奥会的举办将与江苏省学校体育发生交融与互动,那么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如何能将青奥会的优势转化为动力,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通过对新加坡青奥会的回顾与总结,结合南京实际情况,提出推动学校体育发展及与青奥会协调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体育是中国当前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战略的重要指标,也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发展的战略内容。着眼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办与发展,尤其是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到来,将给中国青少年体育事业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作为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新生儿",青奥会无疑肩负着其母体百年奥运的梦想,肩负着将其发扬到人类社会更广阔领域的神圣使命,对于历经百年沧桑洗礼的现代奥运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异化现象而言,也是一次绝好的改革和创新契机。那么,青奥会的理想是什么?她的理想是否就等同于奥运会的理想?肩负着神圣理想的青奥会,尤其是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到来将为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将带来怎样的启示?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方法展开调研,试图立足体育社会学研究尤其是奥林匹克研究和学校体育研究领域,就这些真问题即所谓的"实然"问题和"应然"问题进行发问和思考,为不断前进中的青奥会和中国青少年体育研究,做出颇有价值、颇具启示的学问探究。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围绕南京青奥会对青少年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途径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南京青奥会对青少年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促进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培养青少年的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等方面。实现途径主要有:通过南京青奥会标志的载体作用、榜样教育等。研究还对"后青奥"时期推广南京青奥会的教育价值提出了建议,以期形成南京青奥会的教育遗产,为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推动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互动论视角看青奥会与基础教育体育间的文化互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社会互动的原理出发,通过对青奥会与基础教育二者良性运行机制的分析,着重探讨了即将在南京召开的青奥会与我国体育教育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认为:首先,青奥会必将引领基础教育体育,具体体现在青奥会的运动感召、青奥会的普世价值及青奥会的文化共享层面;其次,我国体育教育铸就青奥会基础,具体应验在以下几方面:1.基础教育体育是宣传奥林匹克精神的载体;2.基础教育中的体育是实践奥林匹克教育的阵地;3.基础教育中的体育是培养青奥会选手的基地和摇篮;4.发展基础教育体育,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了基础教育体育在青奥会中的先导性作用和基础性地位,并由此提出了发展基础教育体育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社会共生论是研究社会共生现象而建立的一种社会哲学,社会共生关系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渗透到千家万户。那么青奥会与学校体育同样也存在共生关系,本文从社会共生论角度出发,探讨青奥会与学校体育的关系,试图寻求两者之间和谐发展的途径,从而真正实现青奥会的价值,充分发挥其影响力,更好的服务青少年,更好的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最终达到青奥会与学校体育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体育软实力和南京青奥会精神的解读,认为承办南京青奥会,弘扬奥运精神,对南京城市体育软实力的影响具体体现在:(1)让南京城市广大市民真正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提高健身意识,成为推动南京城市体育文化发展的精神动力;(2)青奥会的举办可以更好地把中国传统体育精神传达给外国朋友,使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新魅力,促进中华体育精神在新世纪、新时期的弘扬;(3)南京青奥会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精神将带动南京公共体育精神的巨大飞跃;(4)青奥会所特有的青少年教育功能,将为南京城市营造了良好的竞赛氛围、文化氛围、体育人文氛围,有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提出借青奥会之东风,提升南京城市体育软实力的策略选择:(1)利用青奥会契机,重视南京城市营销,提升南京城市体育文化辐射力;(2利用青奥会契机,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以保护整理文化遗产为核心,提升文化传承力;(3)以青奥会为契机,以"文化名牌"打造为重任,提高文化创新力。  相似文献   

9.
奥林匹克教育的实施方式是灵活多样的,学校、家庭、社会及大众传媒在对青少年实施奥林匹克教育方面都在发挥着它特定的功能,这种特定功能的发挥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基于此,本文以隐性课程价值为切入点,探讨"南京青奥会对我国青少年实施奥林匹克教育的隐性课程价值"。通过特尔菲法,归纳获得了相关人员对"南京青奥会对我国青少年实施奥林匹克教育的隐性课程价值"因子:1)提高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风气;2)提倡幸福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终身体育"观念;3)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节约社会公共资源;4)积极投入青年志愿活动,提升青年学生的奉献精神;5)增进青少年群体的沟通与友谊,分享人类共同文化;6)强化对青少年的人文精神教育和奥林匹克文化教育,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园奥林匹克文化"。  相似文献   

10.
奥林匹克教育的实施方式是灵活多样的,学校、家庭、社会及大众传媒在对青少年实施奥林匹克教育方面都在发挥着它特定的功能,这种特定功能的发挥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基于此,本文以隐性课程价值为切入点,探讨“南京青奥会对我国青少年实施奥林匹克教育的隐性课程价值”。通过特尔菲法,归纳获得了相关人员对“南京青奥会对我国青少年实施奥林匹克教育的隐性课程价值”因子:1)提高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风气;2)提倡幸福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终身体育”观念;3)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节约社会公共资源;4)积极投入青年志愿活动,提升青年学生的奉献精神;5)增进青少年群体的沟通与友谊,分享人类共同文化;6)强化对青少年的人文精神教育和奥林匹克文化教育,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园奥林匹克文化”。  相似文献   

11.
在把握青少年体育时代背景、探究青少年体育现实问题、分析青少年体育发展思路、研究青少年体育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提出了建立法治体系、纳入政府考核、转变发展方式等促进青少年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出发,在体育人类学对人文价值理念的研究基础上,首次提出“分享运动”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导思想,结合这一思想构建社会-学校-家庭联系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培育和发展社会力量参与,倡导政府各部门携手进行制度创新,从而探索中国特色的青少年体育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3.
从马克思利益思想入手,对我国青少年体育综合改革的利益关系进行研究。指出马克思关于利益范畴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研究和解决青少年体育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分析了国家与个人、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体育教师与文化教师、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围绕青少年体育形成的利益关系。认为青少年体育发展有赖于青少年体育综合改革,关键是协调好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人各方的利益追求,通过利益驱动从根本上促进青少年的体育参与,解决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体育兴趣是个体积极认识和从事体育学习或身体锻炼的心理动机,借助合理的手段激发体育兴趣颇显重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从心理学视角探讨体育动漫对少年学生体育兴趣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体育动漫与少年的体育兴趣存在相关性,并对少年的体育兴趣产生一定影响;体育动漫影响少年体育兴趣的心理机制在于:体育动漫可以满足少年学生感官需求、偶像崇拜心理、从众心理及求知欲等。  相似文献   

15.
摘要: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提供青少年体育服务、规模建设和引领示范等方面已经形成初见成效的局面,同时面临着规范性建设的内部问题和进一步发展的行业需求。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分析了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规模现状。研究认为:在初具规模和校外需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加强内部治理是解决其发展问题的关键环节,从整体角度描述了当前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合法性地位、机构设置、制度建设、宣传工作和发展能力等内部治理相关领域的主要问题,最后从俱乐部层面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实体化路径、借助外部支持和利用形象展示等治理要点,从战略的高度改善内部治理。实现自身发展和行业进步的进程中为青少年搭建良好的体育供给平台。  相似文献   

16.
通过长期从事少儿羽毛球运动员的训练所积累的经验,并借鉴其他项目的选材模式,提出一套从形态,机能,素质到心理特征的选征的选材思路和实用的、操作性较强的少体校羽毛球运动员选材方法和具体指标,为广大基层少体校羽毛校教练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青少年体育实业的大力发展需要法律法规体系的支撑,宏观调控法的法理属性在于纠正“市场失灵”的同时防止“政府失灵”,因此构建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宏观调控法体系有利于实现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统筹安排以及法制环境的营造.文中以青少年体育开展现状为开端,在分析了青少年体育法律法规出现的问题之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构青少年体育宏观调控法体系的设想,以期为青少年体育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的研究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公益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上海市34所公益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描述并分析了俱乐部的融资方式以及会员发展等现状.指出:目前我国公益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俱乐部融资渠道单一,成本压力大,有效需求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等;建议:公益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应不断提高筹集资金的能力,广开资金来源,增强自身的"造血机能";明晰产权,加强监管,提高有效需求,建立和完善政府、市场、社会与公益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自身的生产要素多中心配置模式,将是促进公益型青少年俱乐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实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与依托单位及主管部门的矛盾问题。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问卷调查、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从国家层面出发在梳理俱乐部实体化内涵的基础上以广州市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实证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探究出俱乐部实体化的六项基本要素和四个发展战略的转变,并对广州市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实体化发展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了俱乐部实体化发展的优化措施及未来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