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阐释“体育生活化社区”的内涵,与《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其特色之处;提出体育生活化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分析其构建原则、步骤及原则;在经验选择、对比分析基础上初步构建出“体育生活化社区指标体系”内容框架,并对其五大目标系统的“特色”之处加以说明;最后指出指标体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旨在为有关政府部门推广和评价体育生活化社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需要与创造:体育生活化研究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人们生活需要和新生活创造与体育生活化现象之间的联系,对“需要与创造”是研究体育生活化的逻辑起点这一论点从三方面进行了论证,指出:(1)体育生活化的运行,离不开人的需要与创造性;(2)需要与创造的关系是唯物辩证地理解体育生活化途径;(3)需要与创造地关系也是说明体育生活化历史发展的一个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3.
从终身体育教育观审视我国高校体育生活化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回顾终身教育与终身体育概念形成历史的基础上,反思了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教育观相背离的典型现状:1)过分注重技能学习和体能增长,忽视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2)脱离现实生活,缺乏对大学生可能生活的合理构建;3)远离大学生活,偏重学科世界;4)高校体育教学预留给大学生的精神空间狭小。揭示了高校体育教育生活化与终身体育的关联在于,首先,体育教育生活化实现了体育的最高目标一服务于人的生存与发展;其次,体育教育生活化是促进体育生活化的催化剂;再次,唯有根植于生活的,方有可能是终身的。在此基础上,从终身体育教育观的视角,进一步明晰了我国高校体育生活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在阐明体育现代化内涵的基础上,指出体育现代化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世界性历史过程,体育的后现代发展不能取代现代化发展的必然性历史阶段。尽管目前我们尚未形成相对较为一致的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但具有较强量化特征的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必要的。笔者最后对我国未来体育现代化的实现途径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5.
体育生活化之视角:大众体育权利和义务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历史相结合方法,借鉴法学理论,对体育生活化运行中的大众体育权利与义务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指出:大众体育权利义务观的确立,是激励体育生活化运动的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体育生活化构建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生活化是现代社会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社会文明的必然.通过分析我国"后发展效应"与"不平衡效应"对体育生活化所产生的影响,提出一系列合理措施、途径和策略构建我国体育生活化,为加速我国体育生活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体育生活化与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评析 ,对体育生活化和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指出 :经济与体育生活化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性。由此 ,我们在考察体育生活化运行问题时 ,始终不应脱离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运用特尔斐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文献研究等方法,对"体育生活化"、"体育生活化社区"进行了概念的界定;避开管理、行政路线,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反映体育生活化本质的指标入手,提出两个特色指标"体育家庭"和"体育骨干";共进行专家问卷法3轮,最终构建的《体育生活化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集,其中四个一级指标分别为政府提供体育公共服务产品、社区体育社会化程度、锻炼人群行为与态度以及家庭体育活动与体育家庭等;12个二级指标分别为场地设施及经费的社会化、居民锻炼的行为与效果、体育家庭健身特征等;29个三级指标分别为有3个以上社区体育居民自治组织、有民间体育社团、辖区内单位体育场地开放率80%以上等。旨在为政府有关部门推广、评价体育生活化社区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街道、社区管理者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9.
体育生活化是体育行为融入人的生活世界而形成体育生活习惯及其过程,是全民健身和终生体育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从"场"理论视角,借助对"大学生体育生活化场"的关系性解构,分析"场"中影响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排斥力与吸引力。提出加快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使高校体育回归学生生活世界;树立"场"思维意识,从关系角度统筹大学生体育生活化各因子协同发展;纠正高校体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增强体育生活化吸引力;实事求是,突出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校本特色。  相似文献   

10.
体育生活化的发展及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体育生活化在我国已初见端倪。分析了体育生活化的发展和面临的制约因素.并提出推动体育生活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体育生活化成为当今世界人们生活发展的一种趋势和潮流.解析青少年体育生活化的内涵,从青少年体质现状、营养、心理诸多方面分析青少年体育生活化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青少年的体育需求,以及实现体育生活化的途径,期望为改善学生健康状况,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发展的视角出发 ,对我国体育生活化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 :需要与创造是体育生活化全面启动的根源和本质。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体育是在人民军队体育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军队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很多鲜明的特点,包括领导重视,身体力行;为战争服务,体育也出战斗力;艰苦奋斗,因陋就简;重视宣传,健全组织;坚持广泛的人民性,坚持体育大众化、生活化与经常化的发展方向等等。这些特点,对于当前军队体育乃至国家体育的规划和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大量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全面总结了我军早期体育工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体育这种特殊的人类社会现象,先后经历了竞技化、商品化、社会化以及生活化和大众化的发展阶段。现代体育的发展和变化是一个有其客观发展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因此,改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过分依赖国家和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办体育的高度集中的体育体制,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国家调控,依托社会,自我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育体制与良性循环机制,是我国体育改革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5.
对体育生活化的再论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体育社会学的角度,对体育生活化的内涵及意义作了阐述,研究和分析了目前开展体育生活化的不利因素,同时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求为体育生活化形成一定的态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百姓总体上朝“小康”社会迈进,由此决定了我国体育生活化运行的可能性。体育生活化的运行是现阶段人和社会进步的真正体现,它有利于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心理需求健康、科学和明的方向发展,也有利于凝聚、整合我们的社会。体育生活化的实现,体现了人们生活方式中深刻的人内涵。  相似文献   

17.
人本经济学视角下的体育生活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从人本经济学的视角对体育生活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人类现有的生活方式与人类追求的身心健康的目标已经背道而驰,最终损害了人本身的发展;体育生活化倡导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符合人本经济学追求人的身心健全发展的根本目标;体育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地节约人的生命成本,从而增强了人们积极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体育的生活化有助于人类自身的健康长寿,从而有助于实现以人类寿命的延长作为标志的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18.
大众体育的理性回归--体育生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生活化的实现,体现了人们生活方式中深刻的人内涵。分析了体育生活化对健康生活、经济生活、职业生活和化生活的影响,并提出良性发展的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19.
从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现状出发,论述了学校体育对生命存在、生命安全、生命维护、生命发展的"源本性、应急性、生活化、健康性"诉求;提出了学校体育教育与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教育思想理念、组织管理机制、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等方面有机契合的措施,阐明学生在自然与社会双重危机考验下,学校生命安全与生存发展必须作为学生首要素质的基本体育活动能力发展,构建置身生存全部,面向生活细节,体验健康人生的生活化、情境化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体育强国”战略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体育强国"是我国体育未来的发展目标。"体育强国"是一个综合概念,具有相对性和动态性特征。"体育强国"的内涵以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促进人类和社会发展,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为目标。"体育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横向指标体系和纵向指标体系。横向指标包含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三个一级指标。纵向指标包含体育资源、体育科技、体育传媒、体育产业、体育法规和体育管理等六个一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