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膑骨劳损系指膑骨的关节软骨面和膑骨周缘股四头肌张腱膜附丽部的慢性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目前,对膑骨劳损的治疗常以消极的休息停训治疗,效果不甚满意。我们在郑怀贤教授的指导下,治疗中配合积极的练功,医治膑骨劳损,  相似文献   

2.
运动性劳损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运动性损伤。持续地超负荷训练往往造成组织结构微细损伤,微细损伤的积累是运动劳损的主要原因,运动性劳损的本质是组织的慢性炎症.在悭性炎症过程中,前列腺素(PGS)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在炎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治疗运动性劳损的关键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降低其活性,从而减轻慢性炎症。本文还讨论了过度训练时肌腱、软骨和骨组织发生运动性劳损的特点以及解剖结构的异常与运动性劳损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胫骨疲劳性骨膜炎(亦称劳损性骨膜炎)是体育教学与训练中较常见的一种运动损伤,较多发生于以跑跳为主的运动项目,我们于1978年5月至1979年底对门诊病例进行专册登记,计107例,其运动项目分布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篮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中,膑骨软骨病发病率较高,对系统地进行训练影响较大.有的篮球队在15名队员中,甚至有9名患此症,占全队人数的60%(1).目前,对膑骨软骨病的治疗还缺少疗效较  相似文献   

5.
越野滑雪陆地训练中经常会发生下肢运动性损伤.训练实践证明,基于中医经络理论的"马步站桩"法有助于下肢疲劳性骨折、膑骨损伤、韧带拉伤等运动性伤害的预防与治疗."马步站桩"法同时可以提高腿部力量和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对国内优秀女排进行创伤调查表明,创伤发病率高、分布广,急、慢性损伤多集中于膝、踝、腰、肩;各种伤病发生率以踝关节扭伤、髌骨劳损、腰肌劳损、肩袖损伤等位居前列,与过去报道相比,髌骨劳损减少,踝部成为新的易伤薄弱环节;技战术训练为损伤的主要场合.进一步研究多发性损伤与新的技战术训练的关系,改进训练方法,注重正确技巧训练,大力加强全面身体训练及易伤部位的肌力、柔韧性和协调性,使用护具保护,重视伤部治疗及康复训练等,可预防和减少损伤.  相似文献   

7.
在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膝关节的损伤比较常见,其中髌骨劳损在膝关节损伤中占较大的比例,对髌骨劳损的损伤机制及治疗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篮球运动中膝关节受伤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篮球运动中膝关节受伤一般发生在突发性的变向运动,急停及急停后的起动或起跳,膑骨受伤,膝关节受外力损伤等情况下。可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专门练习加强对膝关节的锻炼,增强肌肉力量,防止或减轻受伤。  相似文献   

9.
北京奥运会运动员医疗服务和保障是科学训练的重要环节.文章认为,备战北京奥运会的运动损伤康复体系应制定医疗、安全训练与康复的系统化措施,通过康复干预,有效地开展安全训练、康复训练与带伤训练的医务监督.以均衡的全面身体素质尤其是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保护专项训练的安全.重视慢性劳损的安全训练与康复训练的结合以及相关代偿能力的强化训练,预防急性损伤的发生.从整体疼痛控制入手开展伤病的康复防治.  相似文献   

10.
关于运动训练原则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动训练原则是人们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所遵循的基本准则,正确认识人体运动竞技能力的变化、提高与表现的规律,是确立运动训练原则的基本依据。在我国竞技运动发展进程中,基于教育学理论建立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与基于跃进思维和军队练兵实践建立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都对我国竞技运动训练活动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但也各有不足。考虑到竞技体育高挑战性与高风险性等特点,应高度重视运用辩证协同思想指导运动训练活动。依此归纳梳理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更好地反映着人体运动竞技能力的变化、提高与表现的规律。辩证协同训练原则理论体系包括: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训练原则、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这些原则的确立,来自于优秀选手的运动训练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成果,并已有力地指导着竞技运动训练实践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运动训练监控释义及其目的意义与内容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献资料分析,结合训练实践,对运动训练监控的定义、运动训练监控的目的和意义及运动训练监控的内容进行了论述。认为:运动训练监控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通过记录、测量、测试等手段获取运动训练的反馈信息,以此评价运动训练安排与运动员现实状态的关系,进而对训练计划进行调整、修改,从而控制训练过程的活动;运动训练监控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运动训练监控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临床治疗工作中,中西医骨科工作者在治疗膑骨骨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学习和总结这些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骨折愈合的矛盾发展与转化规律以及膑骨骨折的特殊矛盾,我们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膑骨骨折的又一种方法——膑骨潜入固定法。该法系在中医膝圈固定原理基础上,结合西医内固定而构思出来的。从我们有限的实践中体会到,该法在避免手术时的过大创伤和缩短疗程以及提高疗效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下面将1974年9月至1975年12月所接治的25例治疗情况报告于后,提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髌骨劳损,在篮球运动员中最为多见,排球、跳高、跳远、跨栏、体操……等体育项目亦有发生,不少运动员因患此病而不能正常的参加体育专项训练,甚至长期休息,被迫停止专项训练者亦有之,故对体育运动训练的影响较大。引起国内外运动医学工作者的重视,对本病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和防治措施等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报道,笔者对其发病机制和病理方面没有新的见解故不做讨论,只谈一下在治疗方面个人的一点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14.
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运动员腰肌劳损3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肌损伤在体育竞赛训练中极为常见,部分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造成劳损,影响训练和比赛,采用穴位注射参脉注射液等药物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少年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158位少年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运动创伤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较多发生在踝、膝、大腿后群等部位,并主要以肌肉拉伤和关节劳损的形式表现出来;2)运动损伤发生的时机主要在速度练习和技术练习中;3)我国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训练负荷过大,尤其技术练习和跳跃练习的负荷过大是产生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运动训练学的体育生物科学切入与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体育生物多门学科的文献资料与综合、分析,结合运动训练的长期实践,归纳、总结与提升体育生物科学在运动训练学中的地位、作用及阐明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使体育生物科学更好地服务于运动训练实践。研究认为:体育生物科学对运动训练学作用表现在:阐明机理、原理的基础作用及发明、创造新的应用方法与技术等;体育生物科学研究方法与技术的变迁与发展不断促进运动训练水平;体育生物科学在运动训练中的运用具体体现在:科学选材、改造人体组成、设计运动技术、训练(练习)方法、安排内容与组成、调控运动负荷、作用于运动疲劳与恢复、对运动员进行运动状态和身体机能评价、运动医疗保健、卫生、疾病与创伤;研究还探讨了运动训练学的体育生物学科研究趋向及体育生物科学的切入与竞技体育异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训练理念的滞后折射出运动训练对科学性的探寻,训练的科学化是提高训练质量的唯一有效途径,创新意识是运动训练科学性的凸显,表明当前运动训练科学性的现实需要。系统性、综合性和实效性是现代科学训练的主要特征;贯彻以专项为核心的训练理念是运动训练科学性的重要要求。运动训练科学性不仅注重对运动“过程”的控制,而且重新审视“比赛与训练”和“比赛与恢复”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8.
运动训练之概念界定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运动训练学与教育学、体育学的关系;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以及运动训练的本质等诸方面来考察运动训练的概念,阐述了笔者对该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1.选题意义和研究目的运动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提高运动成绩,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影响运动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技术、心理,身体素质、训练计划的安排等。要有效地进行运动训练,就要了解运动训练中主项成绩与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运动训练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型学科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上己经根深蒂固,我们的任务不是去否定它,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去发展它。历数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的发展进程,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经历了训练理论曲折发展、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与完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全面发展的阶段,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产生了具有代表性的训练学理论:"三从一大"训练原则、"项群训练理论"、"一元训练理论"。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变迁的过程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训练实践积累的经验及特定的社会因素是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发展的外部因素,训练实践危机是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变迁的内部动力。随着运动训练实践的不断革新及运动训练学理论的全面发展,我国运动训练学呈现出"广泛的学科交叉"、"深化的理论回归及应用"、"注重训练和比赛中的科学与人文之道"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