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竹君 《科教文汇》2014,(6):130-13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念也日趋进步。新的教育观念下心理健康的教育也引起人们普遍重视。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学生不良心理现状来加以分析,从体育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提出进一步可行性建议,对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实施“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具有促进作用并提供理论依据。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在逐渐深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在新的健康观中地位日益突出。我们所倡导的“三维健康观”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其中心理健康对人生成就的重要性已被人们所认识,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和谐的状态,而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内容,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注重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健康第一"思想的提出,课程改革的深入",健康"在体育教学中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众所周知,"健康"不仅包含着躯体健康,还包含着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发展,是一个社会人适应社会的基本条件。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普受全社会的关注,更加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对此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体育也是一种育人的过程,是教育育人与体育育人的过程。同时《新课程理念》下提出提出“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不仅要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体育教师与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体育教学良好开展、学生的健康发展所必须的。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是促进健康的有效手段.体育活动能让学生乐于同他人交往,融于集体中,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做到人际关系和谐;体育能使学生情绪稳定,能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把握体育教学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积极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尤其把心理健康放在重要地位。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是十分必要,也是可行的,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设置挫折要谨慎,不要排斥成功教育等问题增强学生经受挫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刘艳丽 《科教文汇》2014,(16):159-160
教育性的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积极中肯的分析,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入21世纪,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已进入深化阶段,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逐步向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融合的方向发展已成为趋势。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坚持锻炼,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养成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可见一个健康的人,除了生理上的健康外,还必须具备心理上的健康和对社会良好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教育性的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积极中肯的分析,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入21世纪,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已进入深化阶段,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逐步向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融合的方向发展已成为趋势。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坚持锻炼,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养成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可见一个健康的人,除了生理上的健康外,还必须具备心理上的健康和对社会良好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健康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主要包含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它有助于促进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顺利进行,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李庆华  赵文凯  巩磊 《内江科技》2008,29(4):160-161
本文通过分析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体育教育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了体育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进而提出了体育教学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以求充分利用学校体育教育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作用,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身心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联合国世界性组织(WHO)认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基本保证,是培养大学生高尚道德的基础,体育教学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持与增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翁亮 《内江科技》2008,29(4):162
将定向运动引入中学体育课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还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以及环境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学生的自身健康和能力培养都将产生全面而积极的影响;同时,它适应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需要,对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和实现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具有积极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2.
贯彻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握体育教学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积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学如何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根据目前学校体育教学现状与中央提出的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要求 ,认为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应从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出发 ;加强研究 ,重视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立足未来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4.
中学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学相结合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心理健康教学和体育教学相结合的原则,相互融合.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从而实现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从在体育教学中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在体育教学中培养自信心,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和个人追求的统一观念等方面加于总结.中学体育教学不仅培养人强健的体魄,而且培养人健康的心理,使学生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课程新标准,提高学生的交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本文对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现状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同时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意志品质教育的策略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要在体育教学中突出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内容,为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创造良好教学条件,加强高职体育师资进修培训,提高高职体育教师理论水平,并面向全体学生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高职体育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叶萌 《今日科苑》2007,(8):143-143
本文首先对“健康素质”的基本内涵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其次,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收集和研究,认为目前我国高校体育对“塑造大学生健康素质”的认识和实践还存在一些偏差和误区,主要表现为:忽视了体育教育应该是身心合二为一的教育活动,体育教师队伍中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教师,体育课程中缺乏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盛红镭 《科教文汇》2007,(9X):141-142
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心理健康教学和体育教学相结合的原则,相互融合。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从而实现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从在体育教学中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在体育教学中培养自信心,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和个人追求的统一观念等方面加于总结。中学体育教学不仅培养人强健的体魄,而且培养人健康的心理,使学生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体育教育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方针。健康体育是高校体育教育的主导思想。体育与健康课程要体现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和道德健康四大要素的大健康概念。体育与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编写体育与健康新教材也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体质迅速增长,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阶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在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有目的地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总结了一些建议,防患于未然,使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