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在需求不确定及供应可能发生中断的情况下,同时考虑订货过剩风险与短缺风险,构建了双重采购条件下期权合同与回购合同协调合作的三级供应链模型,通过设定相应参数达到供应链协调。供应链协调时的最优订货量及整体利润大于分散式模型;供应中断风险不影响价低不稳定制造商的订货量,而价高稳定制造商的订货量随风险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马亮  刘玉洁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0):184-193
在闭环供应链视角下,为提高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率,构建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实施成本分摊契约和责任分摊契约双渠道电池回收博弈模型,并以单渠道回收模式为参考,研究不同回收契约下双渠道回收模式对新能源汽车零售价格、市场需求、电池回收率及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通过理论研究发现:一定条件下,两种不同的回收契约双渠道回收模式总能降低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扩大市场需求以及增加电池回收率和供应链成员利润;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当自身回收成本系数较大时,更偏好采用回收成本分摊契约,而当自身回收成本系数较小时,则更偏好采用回收责任分摊契约;零售商当自身回收成本系数较大时,更偏好采用回收责任分摊契约,而当自身回收成本系数较小时,则更偏好采用回收成本分摊契约.  相似文献   

3.
针对制造商生产过程中随机扰动问题,构建了一个供应扰动背景下的二层供应链模型。以短生命周期产品为例,分析了供应扰动对于制造商、零售商以及整个供应链的利润影响。通过构建现货市场协调供应扰动模型,揭示了扰动发生时间点以及现货批发价格对于零售商的现货市场策略选择行为的影响,从而识别出在不同情景下现货市场补货策略绩效的差异性。通过研究表明,现货市场协调只能减少供应扰动带来的损失而不能消除扰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供应链融资的供应商与制造商委托代理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供应链融资的中小型供应商和核心型制造商之间,物料供应合约归结为委托代理激励合约。在信息对称情况下,核心制造企业通过设计线性激励,使供应商达到帕累托最优努力水平,并且能够实现制造商收益和供应商成本损失之间的帕累托最优均衡。在信息非对称情况下,制造商通过设计线性激励,以付出最小代理成本为代价,使供应商选择最优努力水平的同时承担一定份额的风险,能够实现制造商和供应商期望收益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雷鸣 《未来与发展》2010,31(2):35-37,13
本文分析了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美、日汽车巨头所面临的困境和产生困境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大企业病”、企业利润来源市场单一、产业转移和升级速度缓慢等问题造成的。同时分析了汽车对新能源的要求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探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基于消费者低碳偏好下,供应链中制造商对于信息收集与质量披露策略选择的问题,文章建立了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时的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博弈模型。通过对信息收集和质量披露策略不同选择下供应链决策结果的比较,分析制造商在不同策略选择下的收益差异,得出了质量披露的成本和消费者低碳偏好差异程度和制造商策略选择之间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对于以上的结论进行了说明和验证。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优化和改善政府补贴效果,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的发展,本文针对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引入产品回收、节能减排、市场竞争等因素,建立了消费补贴与技术补贴模型,研究供应链最优定价策略与最优补贴水平,分析了成本、单位减排率、回收价格等因素对最优批发价、最优零售价和最优补贴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消费补贴与技术补贴水平有利于降低制造商生产和研发成本,扩大国内外市场规模,提高新能源汽车回收价格;当制造商生产成本大于某门槛值时,政府可以控制技术补贴水平来提高新能源汽车单位减排率。  相似文献   

8.
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对于厂商研发积极性的实际激励效果一直令人感到困惑。在考虑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存在异质性的基础上,将制造商战略决策层面的异质性因素引入到财政补贴对研发投入的关系分析中,应用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微观层面数据开展了门限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力度总体较大,但是制造商研发投入强度相对较小,适度的财政补贴对于制造商研发投入表现为激励效应,超过一定额度则表现为挤出效应。较高的高管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和独立董事比重等战略决策层要素对于有效发挥财政补贴在研发投入中激励效应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阶段,财政补贴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必须要将财政补贴力度退坡到"适度区间",要实施对不同制造商的差异化财政补贴方案,对高管持股比例高、股权集中度高、独立董事人数较多的制造商适度倾斜,以进一步充分发挥财政补贴对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研发创新的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9.
供应违约会大大增加制造商的成本,并提高风险暴露水平。当供应可靠性为非对称信息时,会影响风险管理工具的使用效率。对于供应商供应可靠性为私有信息的问题,分别从激励机制、竞赛机制以及学习机制的角度讨论了对于供应商类型的甄别和供应商选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1,(13)
新能源汽车产业受到了政府的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单一银行贷款融资模式不能覆盖新能源汽车的整个供应链,供应链融资模式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对新能源生产制造商供应链融资模式进行分析,了解新能源汽车供应链融资服务主要模式、并深入剖析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商供应链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研究风险条件下大科学工程制造商的采购策略,讨论需求和供应的不确定性对制造商最优采购决策的影响。分别在需求不确定、供应不确定、需求和供应同时不确定3种情况下得到制造商最优采购量的隐形表达式,假设需求和供应服从均匀分布,计算3种情况下最优订货量的显性表达式,对最优订货量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并将3种情况下的最优采购量和最优利润进行对比。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闭环供应链中回收价格变化的回收渠道选择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闭环供应链中回收渠道选择问题,建立并求解了回收率随回收价格变动的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的最优利润模型.引入初始投入系数,以区分不同供应链成员建立回收通道的难易程度.通过案例分析,给出了不同情况下回收渠道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13.
研究基于消费者低碳偏好下,供应链中制造商对于信息收集与质量披露策略选择的问题,建立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时的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博弈模型;通过对信息收集和质量披露策略不同选择下供应链决策结果的比较,分析制造商在不同策略选择下的收益差异,得出质量披露成本和消费者低碳偏好差异程度与制造商策略选择之间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对于研究结论进行说明和验证。  相似文献   

14.
刘家国  李俊 《软科学》2011,25(9):44-47
研究突发事件风险在定价推动型供应链中传递的效应和规律。以博弈论思想为指导,分析了突发事件风险在定价推动型供应链中传递的过程,建立了相应的风险传递模型,计算了供应链双方利润对成本的风险弹性系数。研究表明:需求敏感系数越小,市场需求总容量越大,供应链双方面临的定价风险就越小;扩大需求总量和减小需求敏感系数有利于减少供应链利润对成本的风险反应,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倾向对于削弱成本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有库存的情况下,生产商通过巧妙的定价策略将成本变动的风险更多地转移到零售商利润的变动上,一个合理优良的定价策略对于定价风险分担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一个质量影响需求的贴牌生产供应链系统中给出品牌商、制造商在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的最优策略,分析在投资成本分担情形下随着投资成本分担比例的增加,制造商的利润是单调递增的、品牌商和供应链总利润先增大后减小,得出使贴牌生产供应链总利润最大的分担比例取值,进一步给出各方实现收益Pareto改进的分担比例的取值区间。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文中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软科学》2014,(7):76-81
考虑市场需求为随机的两级供应链,以零售商是风险中性及公平中性决策者时的博弈结果为参照,研究零售商风险规避和公平关切对供应链运作的影响,并对由一个风险中性及公平中性的制造商和一个风险规避及公平关切的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提出了协调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零售商风险规避和公平关切改变了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的定价策略,影响了零售商、制造商以及供应链整体的期望利润大小;对于一个风险中性及公平中性的制造商和一个损失规避及公平关切的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可以设计恰当的收益共享契约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和优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能源汽车需求风险关键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提出19个需求风险影响因素,对421份问卷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确定新能源汽车技术、外部政策和商业环境、消费者行为及能耗成本4个公因子,识别关键需求风险因素并进行解释,为有关方面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加快绿色交通发展与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引入前景理论与演化博弈论耦合,构建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根据模型的复制动态方程分析政府、汽车企业、消费者的策略选择演化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Matlab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汽车企业及消费者的决策行为会受到另外两者的决策影响;现金补贴政策能够促进汽车企业及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但补贴过低达不到预期效果;部分限制燃油汽车政策能够增加消费者使用燃油汽车感知成本,同时增加新基建的投入能够提高使用新能源汽车感知收益,有助于策略组合朝理想状态演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井喷式的发展对关键原材料形成了强劲的需求,使原材料面临更加严重的供应风险。本文界定了钴、镍、锂、稀土等23种新能源汽车关键原材料,从地质性、技术性及经济性因素,社会发展水平和监管政策因素以及地缘政治因素3个影响因素出发,设计了5项二级指标,对新能源汽车关键原材料的全球供应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并进一步分析了城市矿产循环利用对新能源汽车关键原材料供应风险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不考虑城市矿产循环利用的情景下,新能源汽车23种关键原材料中,锡的风险最高,铬、锗、钴的风险依次降低,锂的风险最低;在考虑城市矿产循环利用的情景下,这些关键原材料的全球供应风险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中高风险原材料种类减少,中低风险原材料种类增加。鉴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对其关键原材料的强劲需求,应尽快实施关键原材料的分类管理,加强城市矿产的开发利用,以提升新能源汽车关键原材料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引致铜资源需求快速增长,资源需求和产业链风险不断增大,亟需通过有效的循环利用策略降低对原生资源的需求压力,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弹性和可持续性。本文基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构建了铜资源—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的分层级动态物质流模型,评估循环利用策略有效性,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对铜资源的影响。研究表明:①新能源汽车中纯电动汽车是实现铜循环利用的主力,再生铜资源对资源供给总量的乘数效应逐渐显现;②电机和电池是实现新能源汽车中铜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零部件,再生铜循环利用水平不断提升;③实施单一循环利用策略的有效性有限,需要通过执行复合策略,在减少原生铜消费的同时,增加再生铜供给,降低铜废料产出。为了发挥再生资源正外部性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推动原生铜消费与资源需求总量脱钩,需要铜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产业、消费者及政府之间的多主体协同合作,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中铜资源循环利用策略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