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慕课”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采用文献调查分析法和网络调查法,在分析慕课及其特点、类型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慕课发展的整体状况、信息素养慕课的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大学慕课的建设步入稳定发展的阶段,信息素养慕课的建设未受到足够关注与重视,开设大学生信息素养系列慕课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
采用网络调查法对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类慕课的开设现状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查,依教学内容从信息素养、媒体素养、计算机素养、数据素养和视觉素养五个角度对课程进行分类和分析,并提出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利用文献调查法、网络调查法调查美国、英国、日本以及我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大陆地区图书馆已开设的慕课,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国内外图书馆在慕课开设过程中的合作、课程内容、课程周期及授课总时长、课程面向对象及认定形式、课程开放形式、考核方式、慕课发布平台、课程的前期宣传、课程的持续性及收效等方面存在异同点.最后提出我国大陆地区图书馆开展慕课建设的五点建议:重视慕课开设中的合作、扩展慕课的内容、制作微型慕课、加大慕课的宣传与推广、进一步开放慕课资源.  相似文献   

4.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 OOCs),又称慕课,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它的出现是对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挑战。阐述了国内外慕课应用现状,分析了慕课的内涵、特点及存在的典型问题,重点探讨了基于慕课课程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高校图书馆应关注学分认定、平台选择、慕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团队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采用网络调查法对国内信息素养教育类慕课的开设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国内两项相关调查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我国信息素养类慕课在高校中四个层面的应用方案,包括学习环境支持与辅导、教师培训与考核、直接引入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支持,最后提出共建信息素养慕课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新信息环境下信息检索课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周毅华 《图书馆论坛》2003,23(5):154-155,148
新信息环境下高校信息检索课的教学目标应当定位在强化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上。为此,文章指出了课程内容深化和体系拓展的方向,从而对课程的主体内容做了较详细的勾画,并从改变教学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信息资源建设、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完善教学保障体系等方面,对实现新的教学目标的条件与措施作分析,提出信息检索课是一门发展着的学科,应当深入地、不断地对现行的信息检索课程进行改革与研究,使之成为人们信息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  相似文献   

7.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2):103-110
采用文献调研方法,对美国图书馆界及教育界的元素养教育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元素养徽章系统、元素养慕课(MOOC)、数字故事讲述、嵌入课程、新生馆员等教学方式进行介绍。美国的元素养教育虽然教育主体相对单一、受众面也还有限,但为我国信息素养教育升级为元素养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我国在引入元素养理念的同时,也应通过坚持图书馆主导,与相关机构广泛合作;以学习者为中心,借助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基于信息素养教育成果,融入元素养核心理念等方式,推动元素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文结合逆向创新的思想,提出了践行信息素养慕课的四条关联策略,分别是开放注册、自由参与、任务驱动以及团队教学,重点分析了这些策略如何带动起课程教学要素的转变,并探讨了信息素养慕课的教学管理、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关系四个教学要素的创新路径和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主要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信息素养教育已成为信息社会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文章采用横断面抽样方法,通过网上调查和现场发放问卷两种方式,对甘肃省主要高校信息检索课的开设形式、信息检索方式、所利用的主要信息资源等十多项信息素养教育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提出了加强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建设、高校图书馆要担负起信息素养教育责任、加大数据库资源宣传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从个体和组织的角度开展调查并评估研究生信息素养现状与需求,提出建设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的对策建议.[方法/过程]通过随机调查问卷和定向电话访谈两种方式分别对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及其培养与管理单位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生在科研信息检索、获取、评价、使用、管理和传播等信息行为中的现状、不足与需求.[结果/结论]调查表明,研究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基础,但整体信息素养水平偏低;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管理单位都对信息素养课程有明确而强烈的需求.针对现状和需求,从课程类型、内容、教学模式与评价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高校信息素养MOOC关键成功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意义]研究高校信息素养MOOC的关键成功因素,旨在为国内高校信息素养MOOC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 调研国内外主要MOOC平台上高校开设的27门信息素养MOOC,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法和基于专家访谈的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根据教学设计包括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和教学效果5个主要环节,分析并总结高校信息素养MOOC的关键成功因素。[结果/结论]总结阐述6个关键成功因素,对国内高校信息素养MOOC建设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国内39所“985工程”高校图书馆为调查对象,通过网络调查法,从图书馆主页中的发布途径、开放程度、资源内容、表现形式和资源来源等方面,分析在线信息素养教育资源的建设情况,提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建设策略,包括纳入资源服务系统,实现一站式检索;借鉴MOOC的合作开放理念,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加强信息道德和法律内容的建设,注重特色资源建设;丰富教育资源的多样化表现形式;扩大馆外优质资源的收集与推荐等。  相似文献   

13.
论文对国外发达国家的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在方式、内容、媒体形式、合作开发等方面的特征,并分析了从加强合作、扩展形式、完善内容、加强个性化服务等方面对我国开展大学生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Social technologies such as Weblogs, wikis, and social bookmarking are emerging both as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as tools for research. This paper reflects on these technologies and suggests they may be well placed to build fluency in the higher-order thinking skills outlined in various information literacy frameworks, particularly in an educational context. A high proportion of today's learners are very comfortable with technology and Web 2.0 resour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formation they are accessing are also changing, bringing a stronger need for sophisticated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skills. Where do social technologies fit within information literacy frameworks, and where can they be used in the day-to-day i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skills? This paper suggests social technologies perform a dual role: they are not only useful sources of information but also resources to be used to develop ideas and research, using collaboration and community platforms that learners today are familiar with. Librarians who provide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 would benefit from an awareness of these tools and where they sit within today's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5.
周琪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2):143-148
[目的/意义]立足于我国信息素养类MOOC课程建设的实践,提出行之有效的发展建议,旨在为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对27所高校或机构在国内知名的MOOC平台上开设的35门信息素养类MOOC课程展开调研,对照最新颁布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学互动与反馈等方面分析国内信息素养MOOC建设的现状。[结果/结论]通过对我国信息素养类MOOC建设与应用现状的分析,提出改进建议,对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建设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方法论的角度,回顾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的体系与技术。研究从英文综合类和图书情报专有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依据内容分析方法形成分析框架,包括测度对象、测量方法、工具来源及依据、测量内容四方面;依据分析框架对随机抽取的64篇文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测度对象来看,大学生占据了多数;从测量方法和工具来看,填答类特别是问卷类型的测量工具应用最普遍,并且,吸收了教育领域的评价方法;从工具来源及依据来看,有多个机构开发的应用较广泛的量表或问卷,ACRL《标准》是信息素养测量工具形成的重要依据,测试题的内容则结合被调查者的专业或学习背景嵌入具体的信息资源类型或工具。研究较全面地分析了信息素养评价英文文献,对信息素养指导者实施教学成果评价和学生水平测试提供方法论层次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高校图书馆进行问卷调查,在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浙江省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信息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为总体目标,全面构建包括基础类的平台课程、提高类的拓展课程和巩固类的实践课程等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管理杂志》2013,53(1-2):243-253
Abstract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Library Information Literacy Plan has been in place since 1999. Following a slow start, information literacy has begun to be accepted throughout the University. Faculty collaboration, dogged determination of librarians, and impressive assessment results have helped pave the way for this program. In this paper, a program overview will be briefly discussed followed by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LIC Librarians (virtual librarians at the regional learning centers) discussing faculty collaboration efforts, a University core curriculum class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19.
基于学生视角,从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资源与支持、教学效果与评价方面构建了信息素养MOOC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开设的信息素养MOOC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分析了学生视角下影响信息素养MOOC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评价,发现四所学校信息素养MOOC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势和劣势。  相似文献   

20.
The Global News VILLAGE (Virtual Information Literacy Learning and Growing Environment) is an online tutorial developed a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to help undergraduates learn how to use the library to find current information about global events and issues. Supporting the interdisciplinary Global Studies curriculum, the tutorial invites the learner to think critically about the products and practices of journalism. Through an introduction to concepts central to media literacy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learners are provided with frameworks for understanding some of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factors that shape the news and are guided through the process of dissecting news stories to understand the perspective from which the stories frame events and issu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