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宏 《全国新书目》2022,(4):127-129
<正>本书是以考古视角呈现5000年中华文明的通识读本。考古学家们精彩讲述亲历的考古故事,生动阐释考古发现背后中华文明的大建设、大交流、大梦想。全书根据考古发现时间编排,从1921年至2020年,致敬中国考古百年,致敬中国考古人。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香港历史博物馆共同承办的《中国考古新发现展》于7月24日~9月24日在香港历史博物馆展出。该展主要汇集了全国九省份、十几处重要考古发现的120件(组)文物精品。上迄新石器时代,下至明清,大多是近年来中国内地考古的新成果。这些考古发现,为研究中国  相似文献   

3.
一座现代化地下遗址博物馆20世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2006中国博物馆十大陈列精品中国最大的汉文化核心景区中国国家旅游名片汉阳陵博物馆是依托20世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西汉景帝与王皇后合葬的阳陵陵园建成的融现代科技与古代文明、历史文化与园林景观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位  相似文献   

4.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是2015年江西省的一个大事件,也是中国考古的重大发现之一。江西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推出的海昏侯墓系列考古直播做足了可听性的文章,深挖新闻点,体现进程感,将劣势转化为优势,为未来广播考古直播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5.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及新中国考古学事业发展60周年,各地展开了多种形式的考古工作成果汇报。多家博物馆以展览形式对新中国考古学发展、现状与收获进行回顾,展现白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学的发展情况、重大考古发现以及考古学研究成果等。  相似文献   

6.
凌家滩:聚焦中国最早的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前不久披露了一个重大考古发现:正在发掘的含山凌家滩原始部落遗址是中国最早的城市,这表明中国早在约五千五百年前就出现了城市,从而使中国城市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一千多年。 中国城市史上溯千年 据考古专家描绘,远古时期的凌家滩是一座繁华、热闹的城市,养殖业、畜牧业、手工业初步形成规模。这一惊人的发现意味着中国城市文明的起源远远早于人  相似文献   

7.
甲骨文的发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三大考古发现之一.甲骨文是谁发现的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目前尚存在着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8.
一、一个受到忽视的重要领域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考古报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领域。考古是以古代实物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又是近代出现的一门崭新的科学学科。中国是一个文物大国。我国古代文明为世界所瞩目。近四十多年来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如长  相似文献   

9.
《中国考古大会》作为一档考古探秘类文化节目,不仅为建构中国特色的现代考古学提供了多元的展现空间,还创新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路径.该节目强调考古文化与社会历史之间的互动意义,实现了媒介情境中考古现场的独特演绎,即虚拟与现实交融的沉浸式考古、社会意义深度阐释的文化式考古、历史事物多维展现的故事式考古.多种意味的考古形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世界历史卜各个远古文明的研究,都必须以考古成果为主要依据,例如对古代埃及、对两河流域等,都是这样.考古的发现是研究青铜器起源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是最重要的依据.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11.
状若“天书”的中国古谱译解之繁难,使国际性的中国乐曲考古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王德埙先生在“乐曲考古”概念和建立“乐曲考古学”学科构想的基础上,写成了《中国乐曲考古学理论与实践》一书,它是论述乐曲考古学这门新学科的第一部学术专著。 通观全书,我们可以发现其构  相似文献   

12.
章兵 《图书情报工作》2001,45(11):84-85
根据古代文献,结合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进行综合考证,指出“河图洛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图书,殷墟甲骨文是现存最早的图书。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考古学家通过考古、挖掘而发现的我国古代文字记录、官府和民间文书、档案的情况 ,作了较系统的介绍 ,并论述了建立中国文书档案博物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考古发现揭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考古成果的公众表达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新时代对考古成果的公众化传播提出新要求。以展览为手段实现考古成果的公众表达,是博物馆的职责所在,优势所在。博物馆应加强对考古成果展策划实施的研究,在展览主题、叙事结构、展品选择、传播推广方面形成适应考古展特点的策划实施方式,讲好考古故事。  相似文献   

15.
走向公众的“国际考古日”
  2014年考古文博界最大的主题或许是一个全新概念的提出:“公共考古”。随着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政府、公众、社会组织、团体机构对文物、博物馆、文化遗产等方面愈加重视。响应国际号召,中国先后设立国际古迹日(4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5月18日)、中国文化遗产日(6月第二个星期六)。其中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文化遗产日是当前中国文化遗产方面最重要的节日。今年6月18日,《中国文物报》、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公众考古与艺术中心、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联合提出一个倡议,将每年10月第三个星期六的“国际考古日”作为我国考古界和考古人的正式节日。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存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的传统说法,直至今天,中国的教科书也这样告诉学生。但是,随着新的考古发现,“蔡伦造纸”的传统说法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亚洲的许多纸张史专家中引起了争论——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是考古发现极为繁盛的时代,被誉为“四大考古发现”的殷墟甲骨文、敦煌写经和古文书、汉晋简牍文书以及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源源不断地为古代文史的研究提供着新资料。以考古发现所得的新材料为基础从事古代文史的研究已成为最前沿的学术领域,毫不夸张地说,整个20世纪,学术史上的重大突破,几乎无一不是以此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考古会"创立于1933年5月14日,是由考古学家顾鼎梅、关百益、田玉芝,美术家刘海粟、滕固、王济远六人倡议,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任主席的近现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考古学会,集合了当时各地方性考古与历史学会成员。虽然由于动荡时局的影响,这一考古会存在时间不长,但是其组织全国学者齐心保护历史文物和启发当代全国性考古学会创立的作用不可低估。本文通过河南博物院藏关百益画像及新发现的相关史料,对中国考古会成立的背景、倡议者、酝酿过程、成立大会、章程、理事等相关内容进行梳理考察,力求全面呈现中国考古会创立的原貌。探讨这一全国性考古学会成立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意义,力求推动学界进一步加深对我国近现代考古学史的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19.
斯文·赫定发现楼兰举世震惊,20世纪前30年成为外国探险家、考古学家的楼兰大探险时代。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楼兰成为军事禁区。1979年借中日合拍《丝绸之路》的机缘,中国考古学家第一次到达楼兰,中国学者在楼兰被发现半个多世纪后,才实现到楼兰考古的梦想。  相似文献   

20.
从2000年持续了将近一年的北京老山汉墓发掘,到世纪之交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勘探,再到去年云南抚仙湖水下考古,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内,媒体介入文物考古报道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文物考古”、“重大发现”类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