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以南京博物院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为案例,从话语研究的视角阐释了综合性博物馆非遗活态展的策展理念,并探讨了非遗活态展对综合性博物馆打造多元文化空间的促进作用。该馆在策展过程中,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活态保护"的非遗保护原则,开展"活态展"的创造性展陈实践,试图贯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构的非遗话语体系和我国传统文化语境对非遗项目的文化阐释;化解了传统博物馆以专家为主导的策展传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活态叙事之间的矛盾;加强了社群和非遗传承人之间的关联;形成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综合性博物馆中的互补,助推了综合性博物馆朝着"全遗产观"下的现代博物馆转型,打造与区域、社群深度互动的文化传承空间。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简称"非遗档案")形成于非遗保护和非遗传承活动中,是非遗项目、非遗保护及传承活动的原始性记录,其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社会实践的深入,及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博物馆的藏品不再仅限于文物、标本,而是扩展为包括记录藏品信息的档案资料.博物馆在致力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建立了比较系统规范的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但对于尚处起步阶段且各方面条件还不完备的非遗博物馆来说,非遗档案建设在指导思想、工作理念、技术方法等方面仍须努力探索和创新,如此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博物馆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竟 《文化遗产》2016,(5):12-15
笔者根椐自已多年来从事中国民间美术教育的经验教训和体会,对当前一些高校开办"中国非遗人群培训与研习班"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笔者认为,抓教育是传承与发展非遗的关键;非遗进校园,应该请非遗传承人进入高校给师生当老师,传授非遗文化与技艺,而不是由高校教师将非遗传承人当学生。笔者对非遗人群培训班与研习班进行了调研,提出了三个探讨的问题:一、是抡救保护非遗,还是经营开发非遗;二、是民间传承非遗,还是学院传承非遗;三、是培养中国非遗人,还是培养西洋画家。笔者根椐不少专家学者的意见,对当下一些高校开办的"中国非遗人群培训班与研习班"提出了质疑,并希望有关部门深入调查研究,听取不同意见,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物种的传承处境堪忧,文化传承的老龄化、断代化以及文化流变等诸多问题不利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进程,为了应对非遗此种发展趋势,文化部、教育部推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将大学与非遗的文化传承联系了起来,调动大学的力量并介入非遗,激发其在国家非遗传承保护事业中发挥应有作用。大学与社区间的交流互动是一个文化互益的过程,非遗进校园,给大学提供了来自非遗社区的宝贵的文化资源;研培进社区,对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记录,在保证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推进非遗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对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的回访,也是高校与社区互动互益、互惠共生的过程。大学与社区间的互动模式,既有助于促进非遗教育传承、连结非遗与现代生活,也给大学学科体系、教学与研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5.
宋俊华 《文化遗产》2016,(4):57-64,158
可持续发展是非遗保护的核心难题。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源头上创新非遗保护是解决这个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传统非遗供给的保守、僵化及与需求的错位,导致了非遗生产与供给活力不足、流通不畅,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导致了非遗保护政策边际效应的递减态势。因此,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非遗供给的结构、内容与机制,把非遗保护纳入社区文化、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等文化供给体系中,创新非遗保护机制,激发非遗生产活力,打通供给与需求联系的"最后一公里",是非遗保护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短视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我国非遗传播的整体格局,形成了以短视频技术和商业优势为主导的新媒体场域。新场域对我国非遗的整体生态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但也由此产生了不利于非遗发展的一些问题。在新的局面下,我们需要探索非遗短视频的转化创新路径,推进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需要从文化价值和意义的阐释提炼、短视频内容和形式创新、媒介事件的策划传播、政府职能的优化发挥,以及非遗短视频海外传播力与影响力提升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发挥短视频的优势,克服和解决其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我国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健康发展,提升我国非遗的整体保护水平,传承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李健  曹莹 《东南传播》2021,(2):69-71
影像载体对于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及文化传播有着明显的优势与价值。随着数字影像技术与新兴媒体在非遗多元化保护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文化圈层的概念也延伸到了非遗影像传播领域。基于圈层传播的视角,通过对近年来一些学者观点和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可将受众圈层对应划分为原生型、次生型和植入型,在探讨了"非遗热"背后的现实困境及认识误区之后,从良品守圈、爆品破圈、新品出位三个维度对非遗影像的创作提出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数字化保护的研究文献,对非遗数据库整体建设的研究、非遗项目分类体系的研究、非遗数字化技术应用研究、非遗数字化保护实践研究四个议题作了综述。目前学者在非遗数据库建设内容的研究上没有形成权威的、统一的模块,非遗数据库建设的评价机制尚没有建立;非遗的单线性分类研究较多,多层次分类研究较少,元数据技术的应用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在三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各地区及非遗具体单个领域方面进行非遗数字化保护应用研究较多,其它非遗数字化保护机构研究较少,实践研究缺乏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在当代中国,已由单一行业行为演进为多领域广泛参与的社会事项。其一,"非遗热"持续升温,非遗的内涵及价值在各类大众传播实践中得到愈加广泛的传递,传播促传承的效应已经显现;其二,蓬勃发展的文化消费市场及制造业、服务业等各行业"产业文化化"趋势,为非遗资源提供了宽泛而多元的传播载体与场景,在生活日用与艺术欣赏之间开辟了文化传播的新路径;其三,社交媒体已由人际沟通工具升级为文化传播的主流渠道,基于网络社交的"圈层文化"在年轻人中逐渐成为传统熟人社会的替代形态,因而基于网络媒介环境开展的非遗普及传播往往覆盖面更广。研究非遗在当代中国的各类传播实践及其效果,有助于了解当代人对非遗的真实认知与切实需求,应作为非遗保护方向确立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的完善不仅是制度问题,也是文化问题。该制度虽然从身份界定、权利与义务、社会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制度层面的意义设定,但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意义在商品消费文化领域却被重新阐释,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本。传承人根据身份认同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意义进行策略性地接受,其中部分传承人更重视商人的身份,利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品牌价值满足自己盈利的欲望,忽视了官方认定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社会责任,这导致了非遗传承效果大打折扣。基于此,综合运用培训、财政与监督等方式,强化传承人对官方认定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身份认同,是改善制度实践效果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1.
非遗档案蕴含着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将领域知识图谱应用于非遗档案资源的知识组织中,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首先,对非遗档案资源知识组织现状进行了调研;其次,在非遗档案资源的特性基础上,探讨领域知识图谱在非遗档案知识组织中的适用性;最后,以“华县皮影”非遗档案资源为例进行实证验证.将领域知识图谱应用于非遗档案的知识组织能够揭示非遗档案丰富的文化内涵,促进非遗档案资源开发,更好地发挥非遗档案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非遗的产生、发展与传承都依附于特定的文化空间,借助文化空间中有形载体的时空及属性等特征,可以构建时空数据模型来表达非遗演化的整个过程,从而从整体上把握非遗的发展动态和规律,促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方法/过程]在对非遗的文化空间进行时空特征分析、载体类型划分和时空表达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非遗文化空间的时空数据模型,并选取孝感雕花剪纸传承人作为分析对象,建立其传承信息的时空表达模型。[结果/结论]该模型能够表达传承人时空信息的变化,以此建立的原型系统能动态回溯和检索传承人的时空信息,并提炼出对其发展有所影响的一些信息,有利于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为其他非遗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保护,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及相关实物和场所。非遗的分类体系完善对相关数字资源组织与建设、促进非遗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已有的非遗分类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以分面分类法构建非遗数据资源概念模型的研究思路。最终通过非遗项目相关概念的梳理,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划分了主面与类目,构建了非遗项目的分面分类概念模型,以期为非遗数字资源组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张一 《北京档案》2013,(9):29-3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而非遗档案则承载着人类文化的宝贵记忆。档案部门凭借自身专业优势,在非遗档案的建档和保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档案部门不应将非遗保护工作仅局限于建档和保存,应创新工作模式,改变工作思路,立足馆藏和现有条件,积极开展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促进非遗的传承和传播。本文将立足于非遗的传承和传播现状,对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等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赵跃  周耀林 《图书馆》2017,(8):59-68
近些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数字化保护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文章从非遗数字化采集、保存和开发三个层面对国际非遗数字化保护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指出非遗数字化保护研究领域已经形成,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将发挥重要作用;非遗数字化保护研究主题相对分散,非遗数字信息组织、管理成为关注的焦点;非遗数字化保护研究内容不断深入,非遗数字化保护理论与知识体系亟待构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互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非遗产业化层次较低、非遗开发路径较为单一、对非遗资源重开发轻保护、机械化生产方式消解非遗产品文化个性及非遗与文化产业良性互动保障机制不健全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有效促进和保障我国非遗与文化产业良性互动、共赢共荣,必须正确处理好宜产型非遗保护与非宜产型非遗保护的关系、非遗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的关系、非遗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非遗产业化中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奠定了国际层面非遗保护的基本框架,国际合作是非遗保护的基本要求。作为非遗保护国际合作最常见的模式,联合申遗符合《公约》以社区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强调了非遗保护的整体性原则,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依然面临诸多挑战。研究发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现有的非遗保护机制的约束力不足,同时不少缔约国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理解与实施不到位。出于经济利益和文化外交层面的考虑,一些缔约国将申遗工具化。针对上述问题,缔约国需要在联合申遗的过程中加强沟通与交流,有关的社会组织也可在其中发挥重要的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研究越来越受到各方面关注,如何让非遗在文旅视域下保护和传播?一方面加强文旅视域下非遗保护生态圈培育、立法保障和文旅深度融合的三个层次进行非遗保护;另一方面在新技术、新语境和新文化的背景下,采用"非遗+多业态"模式,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坚守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非遗与社会各个领域的黏合度,激活非遗内在潜能,创新非遗的传播手段.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民族文化资源,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地方政府的职责,也是地方高校,尤其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使命。在介绍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传承人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保护现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参与非遗传承保护的实现途径: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在做好地方非遗文化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馆资源、人员等特点,加强与地方各部门的合作,丰富宣传手段,设立文化推广部、建立非遗平台,提高大学生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意识,激发他们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相似文献   

20.
张智妍  郭枫 《东南传播》2021,(1):100-102
新媒体在非遗文化保护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若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新性保护,必须重视非遗在新媒体上的叙事表现。新媒介叙事系统相较传统叙事有所变化,非遗文化在新媒体中的叙事表现也发生了变化。针对这些变化,在三个方面分析在新媒介环境下非遗叙事的"年轻化"策略:传承人媒介形象的年轻化;叙事话语的年轻化;媒介叙事载体的年轻化。为此,搜集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媒体上的相关叙事案例,从媒介叙事的角度来阐释非遗年轻化形象的建构,并针对现有的媒介叙事情况提出问题与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